《六姊妹》大結局:何家歡成大老板!老公24孝
頭號劇委會
2025-02-17 18:29:21
何家歡,是何家唯一沒有靠祖輩蔭庇的。
何家幾乎所有女兒的工作,都是父母或者何家麗、張建國幫忙牽線搭橋的。
唯有何家歡,瞎了一隻眼,憑借自己考上了大學。
她的人生,她做主,最隨心所欲,也最舒心敞亮。
於是,原著中關於何家歡,出現了這樣的一句話:
何家歡不需要為家族付出,她隻需要成全她自己。
整個何家,何家歡是最清醒的,她淡漠親情,也維持表麵,完全不承擔任何人的人生,一輩子隻為自己活著。
而因為她自己活得很好,於是丈夫和兒子,也都受她福澤,活得很好。
3次職業變動。
原著中,何家歡的第一份工作,做到了銀行副廳長。
何家歡,雖然瞎了一隻眼,但戴著眼鏡,自有一股清冷的氣質。
她還是大學生,體製內,有算賬的天賦。她在銀行從職員做起,不過幾年,就做到了主任,再到副廳長,可謂是意氣風發,風生水起。
可偏偏她的師父,當時的行長出了事,跳樓自殺了。何家歡被牽連,被關,被審查,被懷疑,甚至被傳出了和行長的桃色緋聞。
一夕之間,她多年的努力化為烏有。她被迫辭職,從零開始。
原著中,何家歡的第二個工作是,職業炒股。
何家歡自小對數字敏感,而炒股,她也知道有風險,但是屬於她的專業範疇,她自信能小賺一筆。
於是,她借錢炒股,8000元的本金翻到3萬,還錢之後,她手裏一下子有了做其他事情的本金。
不得不說,何家歡的清醒,她一下子看到了股市的不景氣,小賺一筆後,果斷退市。
原著中,何家歡的第三份工作是,注冊了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當了大老板,總會計師。
何家歡真正的“一招鮮吃遍天”,她純靠自己,靠自己的專業技術掙錢。
原著大結局,何家歡這樣形容自己的事業,她還有青春。
也就是,她的事業將更上一層樓。
一個細節:當時的何家歡,甚至已經打算給兒子在上海買房。
怎樣的底氣,怎樣的豪氣。
何家的六姊妹,都靠著婚姻改變命運,唯有何家歡是靠知識,靠自己,靠技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一個女人的事業,永遠影響著她的婚姻。因為靠自己,因為有底氣,所以何家歡的婚姻,一直處在隨心所欲的狀態。
老公24孝。
何家歡的初戀,張秋林,名校畢業的科學家。
離婚後,對何家歡窮追不舍,甚至說出了“非何家歡不娶”的話。
何家歡的丈夫,方濤,37歲,離異男,前妻跟著別的男人跑了。冤大頭,沒上過大學,能力一般,一度失業,開出租,在運輸隊當司機。
何家歡卻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選擇了方濤。
為什麽?
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原因:
方濤,會做飯。
因為從小家裏窮,何家歡又能吃,她一直處在一個吃不飽飯的狀態。她在何家的十幾年,常態是,餓,要吃飯。
想當年,追求何家文的人踏破了何家的門檻。
而何家歡卻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我才不羨慕呢,我這輩子,隻要能吃到好吃的,就滿足了。
在何家歡的人生中,“吃”排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恰恰方濤廚藝了得,兩個人當了鄰居,方濤的一手好廚藝,徹底俘獲了何家歡的心。
何家歡自己有本事,於是擇偶的時候,就隻考慮自己的喜好。她喜歡吃,方濤會做飯,喜歡做飯,簡直天作之合。
於是,有了這場婚姻。
這場婚姻的一開始,方濤就處在一個自卑的狀態。因為,在他心裏,何家歡比他小8歲,年輕又優秀。他從內心裏崇拜何家歡,把何家歡當成了寶貝,於是他幾乎包攬了家裏所有的家務活。兩個人結婚20年間,何家歡都沒做過幾頓飯,一直在拚事業。
尤其是,加上張秋林的刺激,方濤跟何家歡還鬧了一場離婚。
這場離婚,讓方濤更加珍惜何家歡。
因為真的有更優秀的男人,例如張秋林,跟他搶。
更何況,何家歡從來是那種豁得出去的女人,她根本不怕單身一輩子,更不怕離婚。她靠自己,無所畏懼。
在何家歡的小家裏,何家歡是排在第一位的,兒子成成,僅僅是方濤爭取婚姻的籌碼。
方濤是24孝老公,而何家歡是拚事業的女強人。
兒子帥氣。
何家第三代有11個孩子。
何家麗的兩個孩子,長子姓了何姓,欠了還不清的錢,遠走他鄉。小兒子因為哥哥虧空了家裏,頗多埋怨。
何家文的兒子,光明,小小年紀,幾乎嚐遍了人情冷暖,一直為了母親妥協、讓步、痛苦、掙紮。
何家藝的孩子,小時候太胖,長大了禿了頭,躲著不想見人。
劉小玲的四個孩子,各自飄零。她和何其慶更多的曆經世事的湊合。
何家喜的兩個孩子,大女兒跟何家喜幾乎成了仇人,小女兒是何家喜在絕症下生下的孩子。
這11個孩子裏,最幸福的當屬,何家歡和方濤的孩子,成成:
父母相愛,他自己也穩重帥氣,在張秋林的幫助下,還在上海找了一個不錯的工作,子承母業,學得會計。
成成扮演者
母親何家歡開了會計事務所,還想要給他在上海買房子。
退,能得父母蔭蔽;進,在上海,有何家歡的貴人張秋林相助;成成自己,身高相貌也能拿得出手。
原著大結局,劉美心一個勁誇成成漂亮。
成成扮演者
永遠不要低估了一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多事,都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個人能力很重要,背後的原生家庭同樣非常重要。
就這點而言,成成得天獨厚。
男人愛妻子的力量。
原著中,何家歡被關的那段時間,方濤連做飯都敷衍。
他和兒子成成,有過這樣的對話:
成成:“爸,反正我算看明白了,媽不在,我們家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說實在的,如果媽現在就能回來,我寧願她罵我學習不好罵到高三。”
方濤:“你媽現在要能回來,我寧願她罵我一輩子。”
兩個男人的愛,給何家歡營造了一個最寬鬆自由的婚姻生活環境。
劉小玲過得好,源於三婚,源於兒女成雙,源於何其慶的犯罪史。
而何家歡過得好,最大的根源是,源於她的能幹。
最後的落點,想要落在:女人“自我成長”對婚姻的影響。
何家的女兒,何家文最出彩,為什麽她的兒子光明,過得那樣淒涼?
因為,何家文這一生都不曾自我成長。她一直靠美貌,靠著美貌從而靠男人。
她成不了孩子的依靠,反而成了孩子的隱痛。
女人越是進入婚姻,越不能放棄自我成長,不要怕短暫的吃苦受累,當娘家不能成為你的底氣,你就要自己成為自己的底氣。
願你,不論何時何地,都不曾放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