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台執政以來,特朗普一直緊盯對華貿易不放,不但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還取消了美國對價值低於800美元(約合5860元人民幣)的小額貨物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然而,在外界看來,他這一試圖阻止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免稅進入美國的做法,卻已是弄得亂成一鍋粥。
如今,這項政策“朝令夕改”,特朗普暫停對來自中國的小包裹征稅。路透社當地時間2月14日報道認為,這項倉促且令人困惑的政策生效短短幾日就被扭轉,證明了其難以實施。麵對多個入境口岸已堆積如山的貨物包裹,政府官員們現在則正匆忙尋找實施該命令的方法,以避免美國高度高效的進口係統陷入癱瘓。
“你不能隻是打一個響指……事情不是這樣運作的。”有海關前官員這樣說道。康涅狄格州民主黨籍眾議員羅莎·德勞羅(Rosa
DeLauro)更是抱怨稱,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讓航運業措手不及,聯邦政府通常會征求受影響方的意見,並給予他們幾個月的準備時間。“你必須建立某種基礎。你不能光喊‘我要改變世界’,然後卻搞不清楚該如何做到這一點。”
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恢複針對中國小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直到“建立足夠的係統來全麵、迅速地處理和收取關稅收入”。據美媒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實際上2月5日就簽署了這項行政令,此時距離他2月1日取消這一免稅措施,僅過去約4天。
而就在這短短幾天裏,負責執行該行政令的人員沒有得到足夠的準備時間,導致無數包裹堆積在入境口岸,包括在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就堆積了100多萬個包裹。
物流專家坦言,主要包裹承運商、電子商務平台、美國郵政服務以及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不可能在幾天內就徹底改變其運營方式,開始對先前免稅的商品征收關稅,尤其是已經有數百萬件免稅小包裹已經從中國運往美國的途中。
“你(指特朗普)不能隻是打一個響指……事情不是這樣運作的。”去年已從CBP退休的前高級官員約翰·倫納德(John
Leonard)表示,通常這類重大改革措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實施,而且需要CBP與私營部門密切合作。
美國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條款自1930年代就已存在。2016年,美國國會對《1930年關稅法》第321條進行修訂,將小額免稅的最低額度從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自那時起,靠“小額豁免”進入美國的包裹數量迅速增加,從十年前的約1.4億件激增到去年的逾10億件。
但近年來,這一條款的使用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兩黨議員們紛紛批評該條款,聲稱這是一個“漏洞”,允許廉價的中國產品湧入美國,削弱美國產業。
盡管減少通過“最低限度”關稅渠道進入的包裹數量已成為共識,但多達六名私營物流專家、前海關官員和政界人士告訴路透社,由於包裹數量龐大,對這一法規的任何更改都需要仔細考慮,並在給予托運人和CBP足夠調整時間的框架內實施。
一旦每天從中國運來的數百萬件小額包裹需要支付關稅,這也可能使一個旨在快速運送包裹的運輸係統運行速率放緩,而這個係統並不具備長時間儲存大量貨物的能力。同時,美國購物者已經習慣了從中國網購平價服裝和小商品,這些貨品幾乎可以無縫送達。
據報道,在出現亂象過後,特朗普現已責成美國商務部研究如何實施其政策。路透社則稱,實施這一政策中的挑戰可謂頗多,比如,其中一個特別的挑戰就來自於美國政府機構——美國郵政總局(USPS)。
報道稱,諸如敦豪速遞(DHL)、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和聯邦快遞(FedEx)這樣的快遞公司,內部設有報關部門,這些部門會向包裹收件人收取任何應付關稅,這些公司通常負責從交付到送貨上門的每一步流程。相比之下,USPS曆史上主要是圍繞信件的收寄而發展起來的,不具備評估、收取以及處理包裹關稅的能力。
對此,USPS沒有回複置評請求;DHL、UPS和FedEx則表示,他們遵守所有規定,並有能力根據需要做出調整;而CBP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一些專家指出,CBP還需要更多人力來檢查入境包裹。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額外人員從何而來,因為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專注於縮減聯邦勞動力這一事項。
不過,路透社援引一名美國政府官員的說法稱,特朗普政府打算“很快”恢複對“最低限度”免稅額度的禁令。
“無論何時開始實施,這都可能是又一次坎坷的政策推行過程。”專門從事國際貿易法的律師、曾任美國海關官員的拉爾斯-埃裏克·耶爾姆(Lars-Erik
Hjelm)表示,全球航運路線錯綜複雜,貨物在進入美國之前,往往要經過多個國家,這構成了一個挑戰,因為要確定貨物的中國原產地會更加困難。他預測:“無論如何,這都會很混亂。”
此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評價稱,特朗普的“朝令夕改”,突顯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美國企業和行業可能麵臨的不確定性和動蕩。特朗普重新執政的這幾周裏,在貿易、監管和經濟等領域宣布了一係列重大政策,但很快又收回,美國企業已經疲於應對。
美媒“Axios新聞網”認為,這一變化對Temu和Shein等中國電子商務平台來說“是一個勝利”,這些平台可以繼續直接向美國發貨,並且非常受注重成本的購物者的歡迎。
不過,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有不同分析。他告訴觀察者網,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小包裹的政策改變,很大原因在於美國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一個檢查巨量包裹的係統,麵臨人手不足的問題。但同時,經商多年的特朗普“老謀深算”,內心也少不了盤算。
宋國友提及,除小包裹外,特朗普在對加拿大、墨西哥征稅問題上同樣朝令夕改,宣布加稅後又暫緩30天。他認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可以被視為特朗普的一種施政策略,即在發出“對內交代、對外施壓”的信號後,給自己留出時間解決其中的細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