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旦教授稱985送外賣“很正常”】近日,上海複旦大學教授梁永安有關“985畢業送外賣也很正常”的表態,引發輿論熱議。而海底撈招聘985、211高校學曆外送員的消息,也在社交媒體炸鍋。經過多年經濟發展,中國社會是否真的實現了“中產化“,還是出現職業下沉?
【中國社會中產化還是職業下沉?】
中國複旦大學教授梁永安表示,“985畢業送外賣也很正常。" 一席話在社交媒體炸鍋。另一方麵,海底撈招聘985、211高校學曆的外送員也引起熱議。經過多年經濟發展,中國是否實現“中產化“,還是職業下沉了?https://t.co/HoTxroDIDU… pic.twitter.com/Kd7v8FtwKW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February 14, 2025
複旦大學教授梁永安近日在接受中國大象新聞 《青聽》采訪時指出,“985畢業生送外賣很正常,這個社會職業不分高低。因為中產化之後,收入不會懸殊很大,它跟教育水準、知識結構方方麵麵差距不會太大。”
梁永安說,過去高知識、高學曆集中在一些所謂優越的職業裏,這個社會每一種職業都需要大量的文明人,這樣能提升社會發展的文明水準。
梁永安:有條件的年輕人啃老
不僅如此,梁永安還曾提倡“有條件的年輕人啃老”。他在媒體采訪中解釋,很多“啃老”是年輕人想尋找自己的人生道路,借著啃老的機會去探索、去認識世界,再去生活就不一樣了。不過,他勸告沒有條件的年輕人就不要這麽幹了,父母都很辛苦。
此話一出,社媒評論區裏反應熱烈。有人提議,“這個教授應該去送外賣,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教授的孩子應該去”。還有人表示, “也是無奈之舉,先活著吧”;“等老了連年齡的優勢都沒有時,就可以老老實實去掃街了。”
上海退休的顧老師就此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由於中國經濟衰退,就業出現嚴重的坡,才會出現高教畢業生送外賣的現象:“這證明近幾年來,我們的政策不管是經濟、政治、人的素質都相對滑坡,中國沒有出現(中產)。這都是政策導向所引起,我們應該反思這樣的現象。
海底撈招聘985、211外送員
就在梁永安受訪前,一則招聘新聞也同樣引起輿論關注。據《湖南日報》報道,近日網絡流傳一份海底撈招聘截屏顯示,招聘崗位為“送餐員”和“備餐員”,在福利待遇一欄中清晰標注“普通本科學曆”和“985/211及以上”兩類員工將享受“大學生專享學曆補貼”。具體而言,補貼標準為普通本科學曆1200元/月,985/211及以上2000元/月。海底撈官方強調,外送員作為一線崗位,是許多員工職業發展的起點。近年來,已有部分高學曆員工通過內部晉升機製,逐步走上管理崗位。
海底撈的招聘信息在社群媒體引起熱議。博主“通哥觀察”認為,海底撈的回應表麵上看來有專屬的人才培養計劃,但是背後挺值得琢磨:“雖說行行出狀元,外賣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但名校生接受了那麽多年的高等教育,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送外賣這份工作能有多大的發揮空間,這是不是一種人才浪費呢?”
中國邁向中產國家了嗎?
博主“光頭陳律師”針對所謂的“職業下沉”、“中產化”評論表示,中產階級在中國如果本地化,可參考當地的平均工資:如果是2千,收入水平是這個數字的3倍或者以上就是“中產”。然而,還得符合另外兩個條件。“一個是是否交社保,另一就是靈活、可支配的時間有多少。兩個人如果都掙6千塊錢,其中一個人要用12個小時的工作,另一個人隻需要4個小時,那麽同等條件下誰是中產,這就不言而喻了吧?”
所謂的“中產階級”在中國並沒有官方標準。2021年,時任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對“中等收入群體標準”表示,中國典型的3口之家年收入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來算,中國有4億人,有1.4億個家庭,有購車、購房、閑暇旅遊的能力。
時事評論人士、本台特約評論員陳破空表示,縱觀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將送外賣列入“中產階級”,因為中產階級的國家是“橄欖型”,中間大、頂端和底層占少數。但是,中國是一個“啞鈴型結構”,最富的和最貧窮的占多數。他認為,在習近平時代,中國的中產階級是被削弱,就像中國前總理李克強所說,6億人月收入在1千元人民幣以下:“另一頭,少數人占有大量的財富,官商勾結權錢交易,這些政治和經濟寡頭的結合。中產階級原來還有房地產,但是現在房地產全麵垮塌,中產階級情況很慘。”
陳破空認為,梁永安的表態如果不是奉承上意,就是在奉官方之命出來說話而已。他表示,這些現象背後反映了中國形勢慘淡,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命運前塵暗淡,命運不濟、時不我予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