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的銀行太瘋狂了!”1月30日,一位來自福建省的朋友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除夕一早去銀行取錢準備過年包紅包,跑了幾個網點,ATM機上都沒有錢了。櫃台取款超過2萬元,需要提前預約。
春節對於很多人來說,是走親訪友的休閑娛樂時光,但對於銀行工作人員而言,也是保障金融服務順暢的關鍵時刻。
近年來,隨著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普及,不少銀行線下業務辦理逐漸冷清,但春節期間,一些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網點每天都擠滿了人。”
1月31日,一農商行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春節期間,來網點的客戶很多,有的客戶取現金準備發紅包,有的客戶存取養老金、過節轉賬匯款給親朋等。
銀行網點擠滿客戶
“銀行取款機上取現,隻拿到100元。”“從6家銀行ATM機上取出來2000元。”“隻有一家銀行不排隊,衝過去取錢,被告知沒錢了。”
春節前後,多地銀行網點迎來業務辦理高峰,尤其是存取款業務。業內稱之為,一年一度的“現金春運”。
某國有大行江蘇一支行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透露,“銀行幾個ATM機,初一早上加了600萬元,下午就被取空。”
另一家銀行工作人員也表示,銀行做足了應對高峰的準備,但取現的人太多,除夕晚上5點ATM機加滿鈔,晚上10點就被取空了。
除此以外,為了保障金融秩序的穩定和防範風險,銀行對於ATM現金存取業務也設定了一定的限額規定。
當金融防風險遇上春節現金需求增加,多地銀行網點客戶人數也大增。上述福建客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他預約取款5萬元,次日排隊2小時才辦理完。
不少客戶還提到,由於大額存取款都會被詢問資金來曆、用途等,所以業務辦理較為緩慢。
“我取款5萬元,被櫃員問資金來曆,做什麽用,我說是給家中小輩發紅包,對方沒有繼續盤問,順利取款。”一名客戶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他前麵一位客戶取款30萬元,資金來源說是別人還債,櫃員要求出示欠條或相關聊天記錄,被詢問了半個小時。
春節期間,銀行網點跟往常一樣,營業前工作人員還需提前檢查設備、整理現金和憑證、打掃營業大廳等。而除了取款外,養老金存取、補卡、轉賬也是網點重點辦理業務。
“特別多老年客戶來取養老金,由於養老金不限額,有些客戶會將一年的養老金取出,金額較大,業務辦理時間也較長。”1月31日,一名郵儲銀行
某支行工作人員表示。
另一名銀行櫃員表示,同為銀行工作人員,初三去辦理業務拿到了120號,特別能理解該網點櫃員的辛苦。
國有大行陝西一網點工作人員表示,春節前幾天,該網點兩個窗口,每天叫200多個號,春節期間也是擠滿了人,每天傳票80、90,甚至100多筆。
此外,在春節期間,多家銀行網點還增加了“反詐”宣傳,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向客戶講解如何安全使用銀行卡、如何識別非法金融廣告等知識,提醒客戶在節日期間注意保護個人金融信息,增強自我防範能力等。
多家銀行調整營業時間確保業務平穩運行
春節期間,金融服務需求迎來高峰,銀行業務也沒有因為假期而停歇。
麵對客戶節日增加的現金需求,中國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現金中心發文表述,為確保春節期間自助設備的正常運行,該行現金中心提前製定了詳盡的自助設備加班運營計劃。工作人員對天津市220餘台自助設備進行了全麵的加鈔與維護工作,確保新鈔及10元零鈔供應充足,讓市民在享受節日氛圍的同時,也能便捷、高效地辦理各項金融業務。
該機構表示,現金中心還每日安排專人進行銀行卡限額調整工作,積極回應客戶的提額訴求,確保節日期間提額和申訴渠道暢通無阻。
同時,一些銀行上線“現金預約”功能,方便客戶預約取現。例如,廣發銀行的個人電子渠道“現金預約”功能,能覆蓋個人手機銀行APP及“廣發銀行”微信公眾號,支持大額現金、零鈔、零錢包及主要外幣的預約。客戶隻需提前在線上預約,到網點即可快速取到所需現金。
為滿足客戶的節日金融需求,多家銀行還發布公告表示,提前規劃,周密部署,全方位確保春節期間金融服務的順暢與高效,實現金融服務“不打烊”。
其中,網點ATM、自助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電子設備網絡正常運行。一轄區內同一家銀行多個網點輪休等。
網點輪休期間,客戶可前往營業的網點辦理業務,也可通過銀行自助設備、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電子設備網絡辦理業務,還可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預約辦理現金取現業務。
例如,渤海銀行
發文表示,該行各地分行多措並舉開展新春金融服務,統籌做好營業安排和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確保春節期間金融服務“不打烊”“不斷檔”,以金融力量助力人民群眾過上安心年、幸福年。
此外,某地區銀行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春節前接到通知,2025年春節期間各網點初一到初七均對外營業。
另一地區銀行網點工作人員也表示,往年該地區春節期間營業時間縮短,今年全部改為正常營業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