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飯桌上最可悲的一類人:“我有一個朋友如何如何牛X”
學術那些事兒
2025-01-29 09:26:56
沒有受過較好教育的一個典型表現是,隻會通過個例來理解社會,俗稱身邊統計學,基於自己有限接觸的一些人和事,來推論社會的整體狀況。
舉個例子:學曆高的人都是書呆子,小學畢業生都當老板,你看我們村的誰誰誰......
身邊統計學的問題很明顯,樣本較小,且存在偏差,身邊統計學大師往往隻看到、隻願意記住自己喜歡的個例。加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繭房效應,打開手機就是一個個能證明自己觀點正確的短視頻。
過年聚會充斥著基於身邊社會學的無意義交鋒,你說一個個例,我說一個個例,缺乏任何基本的社會科學素養,但偏偏喜歡談一些宏大的問題。
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往往低頭吃飯,不願摻和。偶爾卻會被人問,你文化水平那麽高,怎麽不來談談?
一般而言,談論社會問題歸根到底都是在談個人尊嚴問題,都是為了證明自己很棒棒。比如學曆和成功的關係就是特別典型的一例。
如果沒有這種證明自己的欲望在,那麽很多問題既不那麽有趣,也不至於總是談不出共識。
“我有一個朋友”還有另一種不同於身邊統計學的妙用:我有一個朋友如何如何牛X,進而借用朋友的光環來鄙視他人。
這種大概是最可悲的了,特別喜歡攀爬社會鄙視鏈,但卻沒有任何底氣,於是隻能搞這種頭腦混亂的小伎倆。
新年,祝我們多學一點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祝我們不再那麽想壓他人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