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壓歲紅包對許多人來說,是過年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雖然現在可以在手機轉賬發紅包,但是用紅包袋子裝著現金,那感覺,根!本!不!一!樣!
你過年的紅包準備好了嗎?
銀行門口排長隊
“ATM錢都被取空了”
有網友發帖,這兩天銀行門口都在排隊取錢。
有上海網友也表示,“去了6個ATM機才取出來2000元”“衝過去取錢,結果被告知沒錢”。
還有網友尷尬了,“排隊一小時,到自己的時候,錢都被取光了”。
還網友分享取錢趣聞,“存錢的自己成了香餑餑”。
有些網友也是未雨綢繆,早早就把現金取好了!
還有不少網友調侃,春節期間小孩哥小孩姐的現金流量可見一斑。
一些銀行新鈔都被取沒了,不少ATM機已見底。
“我們支行現金可以取,但新鈔已經沒了
。”1月27日(臘月廿八)下午3點,潮新聞記者致電某銀行位於杭州城東的一家支行詢問取現金的事項。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沒有新鈔要求可以來,但很大額的取現業務可能無法滿足了
。
春節臨近,大家取現金的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對新鈔的需求。
“包壓歲錢嘛,肯定要新鈔,最好是連號的。”浙江的丁阿姨說,晚上家裏吃年夜飯,要給孫子孫女壓歲錢,就來取點現金。最終丁阿姨讓女兒在手機上幫她預約了取現業務,踩著點到銀行取現。“取了5000元。”
受訪者供圖
多地倡議春節少發壓歲錢
近日,多地倡議春節少發壓歲錢!廣西百色市還倡導發不超過20元的小額壓歲錢。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個別地方的壓歲錢卻開始變了味,金額不斷增加,範圍不斷擴大,出現嚴重攀比,給人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和思想負擔,尤其是給農村收入較低、家族較大的人群和老年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1月26日,廣西防城港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發出倡議書稱,為進一步倡樹優良家風、推動移風易俗,讓壓歲錢回歸祝福本位,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節日氛圍,共同度過一個文明節儉、輕鬆祥和的春節,現倡議少發壓歲錢。壓歲錢是長輩給予晚輩的新年歲禮,不是親友之間互相攀比的“麵子錢”,不提倡向直係親屬之外的其他親朋好友發壓歲錢,勿讓壓歲錢成為人情往來的負擔。
倡議書還提到,壓歲錢本質上是人際禮儀的表達,是文明風尚的承載,錢多錢少,不意味著情意深淺,本著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在直屬親屬之間倡議發小額壓歲錢,讓壓歲錢回歸祝福的本真。讓孩子接受一次禮儀教育,教育孩子在接受壓歲錢時要向長輩回祝福禮,在親友聚會時或與同齡人交流時不攀比壓歲錢的多少。全市黨員幹部要帶頭落實倡議活動,堅決遏製壓歲錢攀比、人情往來攀比,以優良的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樹立全社會文明輕鬆過春節的新風尚;宣傳動員廣大城鄉群眾踐行倡議,培育良好家風,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價值觀,堅決摒棄互相攀比、嫌貧愛富、追求奢華的心理,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用壓歲錢做有意義的事。
稍早前,廣西百色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已於1月7日呼籲:壓歲錢是長輩給予晚輩的新年歲禮,不是親友之間互相攀比的“麵子錢”,不提倡向直係親屬之外的其他親朋好友發壓歲錢,勿讓壓歲錢成為人情往來的負擔。
百色方麵還表示,本著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在直屬親屬之間倡議發不超過20元的小額壓歲錢,讓壓歲錢回歸祝福的本真。全市黨員幹部要帶頭落實倡議活動,堅決遏製壓歲錢攀比、人情往來攀比,以優良的黨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另據微信公眾號“汕頭新聞”消息,1月26日,在廣東汕頭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指導下,汕頭畫院、濠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濠江區文明辦聯合舉辦“廣東小額紅包·講心不講金——拒絕攀比壓歲錢,移風易俗過大年”活動,通過“美術+宣傳”形式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導移風易俗、營造節約過節的良好氛圍。
報道稱,活動伊始,誌願者向參加活動的家長、小朋友派發《“美美至汕
文明過年”倡議書》,文明播種人發出倡議,引導春節期間以“講心不講金”的理念互贈小額紅包,拒絕搞攀比、講排場,讓紅包回歸祝福本真。隨後,家長、小朋友紛紛拿起紙和筆,創作出一幅幅充滿喜慶“年味”的春節小額紅包年畫作品,寄托對親人、對朋友的新年美好祈願,自覺踐行移風易俗、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記者隨機采訪的市民也紛紛表示,祝福不應該用金錢來衡量,過年紅包不應攀比,圖個好意頭就好,應該讓壓歲錢回歸祝福本義。
不少網友讚同:太好了!建議全國推廣。
也有網友表示,從小到大都是小額壓歲錢。
今年你是收紅包還是給紅包?
打算發多少壓歲錢?留言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