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識局
文字 | 令狐小跑
製圖 | 果 校對 | 朝乾 編輯 | 果
2023年,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用滿屏的肌肉給了觀眾億點點震撼,不僅引領了影視劇陽剛審美風潮,更將《封神演義》中那光怪陸離的東方史詩展現在了大眾眼前。
在《封神1》的劇情中,姬昌已經吃了“漢堡肉”,殷郊也被砍了頭,身高超過一米九的紂王撿回了半條命,商朝的都城朝歌亂成一鍋粥。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轉眼就來了,這次,朝歌的動亂如在水中央投了一塊大石,波瀾很快蔓延至四方,商朝各大勢力都開始行動起來,聞仲代表的商朝核心戰力也回歸朝歌,準備和西岐全麵開戰。
預告片大家看了沒?期待這部電影嗎?
(圖:《封神2》)▼
但問題來了,“殷商勇士,踏平冀州”的
冀州在哪裏?朝歌與西岐分別在何方?除了商與周外,還有其他勢力的存在嗎?
為了更好理解作品情節,本文專門梳理了《封神演義》原著中的地理與勢力設定。
注:本文係作者令狐小跑根據《封神演義》小說作品,綜合現實原型、曆史背景梳理而成,所繪示意圖大部分以作者所提供的信息而製。《封神演義》小說本身就為虛構,且存在模糊描述,地名考據僅為推測,不一定能與現實地區一一對應,且諸多地名考據解釋並不唯一,本文及相關示意圖並非唯一解釋版本,一切僅供參考,有更多想法和思考歡迎來到評論區留言。
封神宇宙,分為五區
《封神演義》開頭,便對整個世界觀的地理分布有了大致交代:
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薑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由此推測,封神的勢力分布是以朝歌為中心,東南西北四個重城拱衛,形成了一個斜“十”字,四個重城分別由四伯侯統轄。關於四侯的轄區,作者許仲琳還做了一個簡單的算術題:四伯侯各領二百鎮,商朝天下共計八百鎮。
根據原著內容、設定原型以及實際地理區劃,便可以大致推斷出封神世界的疆域範圍:北部到達河北或東北地區南部,西部至陝西,南部至兩湖地區,東部至山東,
與中原地區大體相符,但有部分出入。
▼
需要明確的是,曆史上的商朝疆域並沒有如此遼闊,四周方國也並非小說中“帝王與臣子”的關係,而更趨向於聯盟關係,也就是所謂“方國並立時代”。
在商朝大部分時期,以朝歌為中心,北為土方、鬼方;南為南巢氏;東為人方(東夷與淮夷)。在紂王時代,商對東夷進行征討,將疆域拓寬到了山東一帶。
商時期地圖,參考《中國曆史地圖集》▼
《封神》基本盤的設定
小說中大體符合曆史的是
朝歌與西岐。
朝歌的位置有所爭議,但通常以“淇縣說”為重要參考。在如今的河南鶴壁市淇縣,可能是商代末期的政治中心,由於臨近沬水,所以也稱為
“沬邑”。
▼
在《封神演義》小說中,朝歌是一切故事的緣起,也是風雲劇變的核心。紂王因在女媧宮進香時,見女媧神像美麗,便寫詩進行隔空性騷擾,惹惱了女媧。女媧一怒之下,命令“軒轅墳三妖”在商朝搞事情,為武王伐紂作鋪墊,化身妲己的狐妖便是三妖之一。
根據後文描述,軒轅墳的地理位置,在朝歌
“南門外,離城三十五裏”。軒轅即黃帝,“軒轅墳”之名也許參考了《山海經》中的軒轅丘或軒轅台。之所以設定為墳,極有可能是延用曆代誌怪小說中妖怪多居住於古墓的設定,如《搜神記》中的千年狐妖、木妖,便居住在燕昭王墓中。
而朝歌北方的羑裏,也與現實地理符合。羑裏城遺址位於如今的河南安陽湯陰縣附近,在小說中,姬昌就被紂王囚禁在羑裏。
中國最早的國家監獄就在這
(圖:湯陰縣人民政府)▼
因劇情需要,在朝歌附近也設有一些小地點,比如殷破敗追趕殷郊時,曾經過風雲鎮。還有薑子牙在朝歌附近的宋家莊找到舊識宋異人,繼而迎娶馬氏過門,宋家莊在朝歌“離南門三十五裏”,與軒轅墳重合,所以薑子牙也在這裏遇到了妖怪。
作為周勢力的核心,西岐也與現實出入不大。它的原型是
商朝時期周人的大本營“岐”,所謂“鳳鳴岐山”便是這裏,一般被認為位於如今的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在小說中,西岐南郊向南35裏有磻溪,是薑子牙直鉤釣魚的地方。
在《封神演義》中,最重要的路線便是朝歌至西岐這條路,作者進行了大量詳細的路徑描寫,可以概括為“兩點夾一線”。
橫屏觀看▼
最能反映這條路線的小說情節,是黃飛虎反出朝歌一節,當時黃家父子從朝歌出發,過孟津,至澠池。
孟津與澠池符合現實,基本就是舊孟津和澠池縣。
黃家父子得到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相助,藏入深山中,蹤跡全無。而聞太師帶著重兵追趕,進行了一場縝密的推理:他先詢問了青龍關總兵張桂芳與佳夢關的魔家四將,又詢問臨潼關的守將張鳳。
當三關守將都表示沒見過黃飛虎後,聞仲就陷入了困惑的沉默。這說明從澠池過後,
隻有三條可通行的道路,如三叉戟般分布。三條路都沒走,這簡直是要上天。
▼
在吃了一記“神龍擺尾”後,聞仲又得到軍報,得知黃飛虎已經闖過了“五關”,他就更迷惑了:
“
左有青龍關張桂芳所阻,右有魔家四將可攔,中有五關,料他插翅也不能飛去。”忽聽得報:“臨潼關蕭銀開栓鎖,殺張鳳,放了黃飛虎出關。”太師不語。又報:“黃飛虎潼關殺陳桐。”又報:“穿雲關殺了陳梧。”又報:“界牌關黃滾縱子投西岐。”又報:“汜水關韓榮有告急文書。”
從聞仲的“破防”過程中,基本可以推斷青龍關、佳夢關與“五關”的關係:佳夢關化用現實中的葭萌關之名,葭萌關位於四川,而在小說中,佳夢關與青龍關一左一右,夾著“五關”。而五關分別為臨潼關-潼關-穿雲關-界碑關-汜水關。其中,潼關與現實中的遺址基本相符;汜水關的原型是位於滎陽汜水鎮附近的虎牢關,但小說應隻是參考了名字,現實中的地點與情節不符。
今之潼關(圖:圖蟲創意)▼
在經過五關後,剩下的路程就是翻山越嶺,需要先過首陽山,再過燕山,現實中的燕山在河北,小說中應該也隻是借用了這個名字。姬昌過燕山的時候,撿了便宜兒子雷震子,編號100。燕山之西是岐山,過了岐山,就差不多到達了西岐。
支線地圖,各在哪裏?
除了朝歌-西岐的“主線”外,作者還設置了一些“支線”,裏麵比較重要的地點,是位於青龍關附近的黃花山與絕龍嶺。聞仲攻打西岐時,曾為了抄近路走
青龍關-黃花山的路徑,還吐槽路難走。在敗退的過程中,聞仲又想從黃花山到青龍關,卻被楊戩假扮的樵夫騙去絕龍嶺而死。
除了故事旋渦的中心朝歌、西岐外,“戲份”最多的是北伯侯崇侯虎的地盤。
▼
從朝歌向北,會經過冀州、陳塘關,到達崇城。
冀州就是如今的河北地區,統領者是蘇護。在原著中,蘇護直到武王伐紂時還活著,而在《封神1》電影中對此進行了改編,第一波就送走了蘇家,並對冀州城的冰天雪地進行了重點渲染。雖然如今的河北沒有那樣冷,可在曆史上的商周氣候正處在小冰河期,出現這種現象也有可能。
陳塘關的原型,是現實中位於河北秦皇島市的山海關。在陳塘關附近有九灣河,是哪吒抽龍筋的凶案現場。哪吒還在陳塘關把玩震天箭,衝著西南方射了一箭,射死了骷髏山白骨洞石磯娘娘的門人碧雲童子,可知骷髏山在陳塘關西南方。
小時候看《哪吒傳奇》不知道陳塘關在哪
但一定知道“陳塘關李靖”是誰
(山海關古城,圖:圖蟲創意)▼
除了中、西、北,剩下的是東魯與南都。
東魯是東伯侯薑桓楚所居之地,顧名思義,當為山東地區。東伯侯的女兒便是薑皇後,在薑皇後慘死後,東伯侯又被紂王所害。他的兒子薑文煥在小說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攻打東魯至朝歌的必經之地——遊魂關。
無獨有偶,南伯侯鄂崇禹被紂王梟首後,兒子鄂順繼承南伯侯的勢力,從南都出發北上攻打朝歌,也一直卡在三山關這裏,直到武王勢力相助。南伯侯勢力最遠應當也不過兩湖地區。
▼
“方外勢力”,範圍更大了
在封神世界中,不僅人在打仗,神仙也參與其中,其超越人類的存在分為
闡教、截教、人道三教。三教首領均為鴻鈞道人門下,人道首領為老子,住大羅宮玄都洞;闡教教主為元始天尊,這一群體基本符合刻板印象裏的道教神仙形象;截教由通天教主統領,由於不歧視獸類,所以眾弟子多為奇獸珍禽修煉而成。
隨著眾神仙的參戰,武王伐紂實質上已經成為了闡教與截教陣營之爭,而兩大陣營的“大本營”,分別位於元始天尊所居的昆侖山玉虛宮,以及通天教主所住的碧遊宮。
雖然現實中也有昆侖山,但玉虛宮所在的“昆侖山”,當為《山海經》中處於“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的那座虛無縹緲的仙山。
相比之下,闡教的各路神仙更加“富裕”,他們基本人手一座山中別墅,而且多為名山大川,這些洞府的名字大多隻是為了表明“在名山中隱居”,極有可能是作者隨手使用,並非與現實地理精準對應。
有現實原型的神仙洞府大體分布如下。
▼
而截教則生活條件略微差一些,過的是集體宿舍生活。除了趙公明來自峨眉山外,大多截教神仙均隨通天教主生活在碧遊宮中。而住在外麵的截教弟子,往往也是“合租”一座仙島修煉,大概分布為:
▼
深究《封神演義》設定,會發現其中有一種微妙的矛盾感:一方麵,大戰關涉天人,氣勢恢宏;另一方麵,
這場
“世界級”混戰卻隻在中原地區打轉,就連方外勢力都出不了國,似乎又略顯局促。
這與作品的時代背景有關。在明代初期,為了防止倭寇侵擾,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寸板不許下海”,開啟了明代海禁。而在許仲琳所處的嘉靖年間,海禁不僅沒有放鬆,反而更加嚴格了,長期與外界隔絕導致當時的人們對國外世界認知不足,隻得從《山海經》《夷堅誌》等誌怪古籍中了解外界。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封神演義》在有限的世界觀裏,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想象與氣魄,小到楊任眼眶裏生出長著眼睛的手,大到冰凍岐山、十絕陣群仙鬥法,這個浪漫綺麗,氣魄雄渾的神魔世界是獨屬於中國的,給予了後世創作者無窮的靈感。
而它的存在,也從某種程度上證明,再高的束縛,也無法關住想象力,在寸板不許下海的時代,人類的夢想,卻可以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