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高校本科生留學比例下降,原因為何?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媒體報道,過去幾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公布了 2023—2024 學年的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在部分名校,2024年的升學人數占比為近五年來最高。

以北京大學為例,2024年,畢業生最主要的去向是升學,占84.23%,比2019年多了6.9%。與此同時,幾所名校升學的方向也發生改變。2024年,清華、北大、上海交大等名校本科生海外升學的比例要低於2019年。這意味著,更多學生選擇留在國內深造。

圖/圖蟲創意

如何看待這一變化背後的原因?以國內學生留學的重要目的地美國為例,盡管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成本高昂,但如果其能為中國學生帶來豐厚的收益,那麽其研究生教育依然會對國內優秀學子有較大吸引力。但是,如果美國相對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優勢逐漸縮小,赴美讀研究生的教育收益相對下降,國內優秀本科生選擇國內深造的比例自然會有所上升。從更宏觀角度看,倘若連目前全球研究生教育處於領先地位的美國,對中國優秀本科生的吸引力都在減弱,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吸引力就更弱了。

這就不難理解,近年來,我國多所知名高校的本科畢業生中選擇出國讀研究生的比例明顯下降。這一現象可以從分析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中得到解釋。推拉理論認為,人們之所以從遷出地離開去遷入地,是因為遷出地存在一係列不利因素(推力),而遷入地存在一係列有利因素(拉力)。

為何說國際研究生教育對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優勢不斷縮小?

首先,推力在減小。雖然諸多世界高校排行榜存在一些問題,但它們仍能顯示出一些趨勢。近年來,無論是整體排名還是具體到某個學科,國內高校的表現均有明顯提升,進榜高校數量增加,排名也不斷靠前。此外,越來越多的高水平國際師資在國內高校任教,這些現象從側麵說明國內研究生教育的師資與支撐條件在不斷提升。如果國內高校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培養環境,並助力其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那麽國內研究生教育對優秀學生的吸引力自然會增強。這些因素共同減弱了國內研究生教育對優秀學生的“推力”,這是頂尖高校本科生留學比例下降最為重要的因素。

與此同時,國內的研究生資助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盡管有觀點認為我國的研究生資助水平要進一步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研究生資助體係在不斷完善,資助金額上漲,資助覆蓋麵在擴大。研究生資助水平的提升進一步減小了國內研究生項目對優秀學生的“推力”。

其次,拉力也在減弱。近年來,國內就業市場不僅不再對留學生青睞有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將出國留學視為負麵信號。尤其是英美的一些“短平快”的碩士項目,往往被當作賺錢產業來運營,學術要求較低。這種現象不僅引發國際學者對這些項目濫發文憑的質疑,也使得其學位在國內就業市場的認可度大打折扣。同時,高昂學費和生活費帶來的教育成本,進一步削弱了國外研究生教育項目對國內優秀學生的吸引力。此外,受“脫鉤論”產生的負麵影響,一些理工科學生擔心在留學過程中麵臨簽證拒簽、無法進入實驗室等不確定性因素。一係列因素使得國際留學項目的“拉力”在減弱,成為國內頂尖高校本科生留學比例下降第二重要的因素。

因此,“推力”和“拉力”的減少,解釋了國內優秀本科生出國讀研究生的比例大幅下降的現象。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何這兩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在下降?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據筆者所知,雖然整體研究生考試報名數量有一定下降,但是國內某些頂尖高校的報名人數卻呈現上漲趨勢。這說明國內頂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對國內學生的吸引力仍在上升。

然而,國內知名高校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深造的比例下降,並不意味著我們應減少派遣學生出國留學的力度。恰恰相反,根據最新發布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我們仍需“鼓勵支持選拔優秀人才到國際知名高校”,並且“加強對出國留學人員的教育引導和服務管理”。

總之,國內研究生教育吸引力的提升是我國頂尖高校本科生留學比例下降的首要原因,但是,我們仍需重視出國留學的重要性。

查看評論(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