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藍新聞1月23日原創采訪報道,一名23歲在外地上班的女孩,剛到家門口就來了三輛車排隊相親。
圖片來源:中國藍新聞
當事女孩介紹,之前還沒有回村的時候,媒婆就開始打聽她幾號幾點回到家,剛到家10分鍾左右,門口就立馬停了3輛車排隊相親。回家一周,每天差不多要相兩到三個,最多的時候要相五六個人。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條新聞的下方,一條“如果是我,寧可不回去了”的評論,是600多條評論裏獲讚最多的評論,點讚量達412。
圖片來源:網友評論
過年回家一睜眼,相親對象已到麵前?每年的春節,相親是一個躲不過的熱點話題。春節長假即將開始,對許多單身適婚年輕人來說,這除了是一年一度的大家庭團聚時刻,也是麵臨被長輩親戚催婚、催相親、催生娃等壓力爆表的“渡劫”時刻。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兩天已有媒體推出了春節相親“自救指南”。被“催婚”如何應對?麵對長輩的催婚,不要著急,大可“優雅”應對。畢竟大過年的,家庭和睦和諧是第一要務。
圖片來源:中國藍新聞
為此,心理專家給被催婚的人支幾個小招:
應對方法一:與父母進行開放而坦誠的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以及尋求外部的支持和理解。
應對方法二: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轉移話題的技巧。當感覺到氣氛緊張時,可以適時提起最近熱門的新聞事件、家庭成員近期的成就或者共同關注的電視節目等輕鬆話題。此外,保持冷靜的溝通策略也至關重要。
應對方法三:麵對長輩的詢問,年輕人可以先表達對其關心的感激之情,然後禮貌地說明自己目前更關注職業發展或其他生活目標。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緩和氣氛,還能夠向家人展示自己的成熟與獨立思考能力。
此外,除了直接應對技巧外,調整心態也非常重要。年輕人應當認識到,盡管傳統觀念可能帶來壓力,但最終決定權仍在於自己手中。因此,不必急於證明自己的選擇的正確性。反而應該利用這個機會加深與家人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尋找彼此理解的相處模式。過年的喜慶氛圍,也就直線拉升啦。
資料圖(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過年回家,遇到實在推不掉的“相親局”怎麽辦?其實,不要從心裏抗拒,畢竟也是父母長輩的一番用心良苦;其次,不用太在意結果,看對眼就慢慢發展,沒感覺就做當認識個普通朋友;再者,不要認為相親就是把自己“商品化、被挑挑揀揀”,心態放平,將之當成一種結識新朋友的社交方式即可。
此外,當下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輕相親”也可嚐試一二。例如以興趣愛好為基礎的“找搭子”。當下流行的騎行、徒步、滑雪、露營、旅遊等活動基本都帶有社交屬性,不少年輕人會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把聊得來的“興趣搭子”升級為戀人。
其實,對於過年回家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有長輩親戚鄰居熱心給你介紹對象,那正說明你的人品才能得到了認可,你也是大家關心關愛的人。這樣想來,“被催婚相親”何憂之有?若能在“被安排”中碰到意中人,那更是意外之喜。
世間種種,希望最美。讓我們對未來的一切,保持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