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美國並非一個真正的“移民國家”

紐約時報:美國並非一個真正的“移民國家”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唐納德·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明確挑戰美國身份認同的基本神話:美國是移民國家,歡迎全世界“渴望自由呼吸的受壓迫民眾”。

特朗普的口號“恢複美國偉大榮光”中的“恢複”常被理解為呼籲回到一個想象中的過去——那個本土白人公民安全、繁榮地生活,沒有外來移民的時代,而不是接受移民塑造了這個國家的敘事。周一,在第二次就職的演說中,特朗普誓言要“恢複安全”,因為他的政府將清除“危險的罪犯,其中許多來自監獄和精神病院,他們從世界各地非法進入我們的國家”。他的願景包括封鎖邊境、承諾終止出生公民權,以及大規模驅逐移民。

不管是特朗普對一個沒有移民的安全國家的排外曆史觀,還是關於一個歡迎移民的美國的浪漫化設想,它們都沒有反映美國的現實。盡管存在係統性的種族主義和限製性政策,美國一直是一個移民一次又一次湧入的國家。事實上,真正侵蝕移民和美國公民的權利與安全的並不是移民在美國的存在,而是針對他們所采取的排外措施。

19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沒有實施限製移民的聯邦法律。但在那十年間,加利福尼亞州失業率不斷上升,導致白人工人指責中國移民搶走工作、壓低工資並將婦女帶到美國賣淫。187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佩奇法案》來限製華人移民,1882年更進一步,通過了《排華法案》,禁止大多數華人移民。這些法律以及導致其通過的種族主義情緒實際上使針對華人社區的私刑暴力合法化,包括1885年懷俄明州石泉地區的大屠殺,在這次大屠殺中,白人礦工殺害了28名華工,打傷15人,並摧毀了當地的唐人街。

《排華法案》威脅到了第14條修正案所定義的美國公民身份的根本基礎,該修正案規定“所有在美國出生或歸化的人”都是公民。黃金德於1873年出生在舊金山,父母都是中國人。1894年前往中國後,邊境官員禁止他進入美國,堅稱他不是美國公民。最高法院在“美國訴黃金德”一案中裁定,憲法賦予所有在美國土地上出生的人與生俱來的公民權,無論其父母來自何方。

公民身份不是有條件的。畢竟,如果公民身份可以因種族、血統或政治意願而受到挑戰,那麽沒有人的身份是真正安全的。然而,這正是特朗普承諾終止出生公民權會帶來的後果。

禁止華人移民為進一步的限製奠定了基礎。19世紀末,越來越多的東歐和南歐人開始來到美國。美國決策者擔心,這些被視為種族劣等的新移民會玷汙國家的種族血統。為了消除這些擔憂,國會通過了1924年的《移民法》,該法引入了民族血統配額,優先考慮北歐人和西歐人,幾乎完全禁止亞洲人入境。

大蕭條導致了進一步的反移民措施。墨西哥移民成了國家經濟困境的替罪羊。在整個西南部和中西部地區,官員們無差別地逮捕墨西哥後裔,包括合法居民和美國公民,強迫他們登上開往墨西哥的卡車、大巴或火車。多達200萬人被驅逐;據信其中約60%是公民。

當希特勒的軍隊橫掃東歐和西歐時,通往美國的大門仍然緊閉。逃離迫害的猶太人陷入了困境:限製性配額製度嚴重限製了來自受影響最嚴重國家的移民,孤立主義的氛圍沒有為難民提供援助的政治意願,國會和國務院的反猶太主義根深蒂固。

事實上,直到20世紀60年代,“移民國家”一詞才得到廣泛認可,當時約翰·F·肯尼迪在其同名著作中提出,美國得益於其人民多樣化的起源。1965年的《移民和國籍法》結束了原籍配額製度,但也引入了其他限製性措施,如首次對西半球國家實行配額。該法限製了墨西哥人合法移民的可能性,即使對其勞動力的需求依然存在,最終導致了非法移民的增加。

1986年的《移民改革與管製法》也產生了類似的雙重影響。該法案使大約300萬無證移民的身份合法化,使他們免於被驅逐出境,允許他們合法工作,並為他們提供了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合法化深刻地改變了移民及其家人的生活,其中許多人已經是美國公民。沒有證件的生活意味著時刻生活在恐懼之中,不能出國探親或要求更高的工資,否則就有可能被驅逐出境。

但這項立法也為擴大邊境巡邏隊提供了更多的資源,移民也繼續在沒有證件的情況下進入美國。為了逃避強化的邊境管製,許多人選擇了越來越危險的路線,例如穿過亞利桑那州的沙漠,在那裏,脫水、響尾蛇和極端天氣經常奪走生命。到本世紀初,邊境死亡人數有時超過每天一人。

邊境巡邏隊的擴張也侵犯了美國公民的權利。在邊境160多公裏範圍內,官員們常常進行沒有搜查令的檢查,且通常通過種族定性來針對那些被視為外國人的人。這些行為違反了《憲法第四修正案》關於禁止無理搜查和扣押的規定。

像新政府所承諾的驅逐行動也將延續家庭分離的做法,常常傷害到那些父母是無證移民的美國公民兒童。被驅逐的父母如果子女是美國公民,有時會選擇把他們留在美國的家人或朋友身邊。還有一些父母會帶著孩子一起走,盡管許多孩子從未在國外生活過,也不懂英語以外的任何語言。這兩種可能性都剝奪了公民的權利、安全和穩定。

特朗普承諾的反移民措施是以前排外政策的升級。他誓言要向南部邊境派遣軍隊,停止所有未經許可的入境,結束被稱為“抓了又放”的做法(在這種做法下,被抓獲的移民在案件待審期間會被國土安全部釋放),並恢複強迫尋求庇護者從墨西哥申請並在墨西哥等待的政策。他承諾將開展“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

這些政策有曆史先例,但我們也看到過另一條道路。美國曾多次改革其移民法——推翻排華政策,廢除種族主義配額製度,在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中為數百萬人提供合法身份。美國可以增加合法入境的人數,大赦無證居民,並解決原籍國移民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加倍努力驅逐。移民之國的承諾或許還可以實現。一個熱情好客的美國將使國家更安全、更強大、更公正——保護每個人的權利,將包容變成所有人的安全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