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來了大批美國人的事情,實在是太火了,連我爸媽都在說。
這些人有很多自稱是“TikTok難民”,因為到19號之後,如果關於TikTok的禁令仍未有改變,他們將被“拋棄”。他們來到小紅書,是無奈、逃避、反抗或者無聊,反正他們就來了。
事實上,隻是TikTok的新下載將被禁止,老用戶還是可以用的。
這件事情引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對此事的各種不同反饋之多,令人歎為觀止。對我來說,這件事情也相當有趣,因為這是一場難得的“社會實驗觀察”——畢竟,大批美國人來到中國互聯網世界,確實是曆史罕見的奇觀。
其中,中美網友對話的內容被炒作最多;被炒作的話題裏麵,尤其以“對賬單”為最熱門。
也就是說,中美網友對照了一下各自真實的生活成本,美國人沒想象的那麽舒服,中國人也沒想象的那麽慘。
幸災樂禍者也不在少數,認為美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你不是要禁止咱們的TikTok嗎?現在讓你看看你自己人民的選擇、人民的力量!
對於這個說法我要先勸一句:鑒於TikTok咱國內的人也用不了,您就別操這份心了。
其實對我來說,主要有兩重心情,一是欣慰,二是心疼。
欣慰的是,中美網友終於能直接對話了——這多好?我一向主張全世界各國人民能多多交流,尤其是多多進行跨越文化差異的交流。中國和美國兩邊的網民,在互聯網上那個無形障礙物的阻隔下,居然從未進行過直接的對話,這真的奇怪!
也有一些網友驚歎:原來那個障礙物,隻能阻擋我們出去,卻不能阻擋美國人進來?
但無論如何,這種交流終於成為了現實。網友們第一次發現,對方並不是什麽奇怪的動物,跟我一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對中國網民來說,美國人並非刻板印象中那樣蠻橫粗暴、高傲牛氣,他們也不過是一個個喜歡吃喝玩樂的青年或者大叔阿姨;美國人看來,中國人則沒有他們印象中那麽隻會搞集體主義、隻會唱愛國歌曲,也跟他們一樣活潑可愛、友善好奇。
說到愛國,還有一些中國網民通過詢問發現,美國的愛國教育也很多——當然,僅限於愛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他們眼中隻是兩個政治機構罷了。
有些隔閡或者說文化差異,隻是人為營造的罷了。
前些年有個app挺火,叫Clubhouse。它裏麵是一個一個的語音在線主題聊天室,其中有一些是大陸和台灣人在一起聊天的。我在聊天室裏就感覺很奇妙,原來大陸青年和台灣青年直接對談,是這樣子的!在以前,我甚至沒有想象過這樣的事情!
就像現在也無法想象中美青年可以直接對談一樣。
讓我觸動的還不僅僅是對談這件事情本身,還有聊天的內容。盡管不乏衝突、矛盾、爭議和吵架——大家都懂,兩岸人總是有不服氣對方的一麵——但是,理性和真正有價值的探討,居然也有很多。
在那些聊天室裏,我了解了台灣青年現在的生活狀態,他們所麵臨的困惑、壓力與希望所在;他們也了解了很多關於大陸的真實生活狀態,改變了很多由媒體所塑造出來的刻板印象。
這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其實大家覺得分歧並沒有那麽大,很多話題都是可以拿出來討論的,甚至一些最敏感的政治話題——比如對於台灣的民選製度,大陸青年也有自己的看法。在這種理性客氣的探討下,雙方都更真實地接觸到了一些平常無法接觸的思想。
溝通,是化解這個世界衝突的最好方法。
然而在平常,我們總是受到各種各樣的限製和掣肘,導致溝通這件事情根本就無法正常進行,以至於到了真正能溝通的時候,大家反而覺得很奇怪。
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人們就隻能去想象另外一個人種、另外一種生活,其中或多或少會帶有媒體宣傳的籠統印象,有更多是負麵的。
另外,在缺乏溝通渠道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會將另一邊的民眾,想象成“國家縮小化”的樣子。
比如對於美國人,就覺得他們很“壞”。因為美國總是欺負別的國家,總是很霸道,不是進攻這裏就是製裁那裏。所以在刻板印象中,美國人都是“壞人”。
在美國很多人眼中,中國人則是“集體主義怪胎”,這一點在很多美劇當中也可以看到。
小紅書這次的事件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既然咱們出不去,那他們就可以進來。
這確實是超出人們想象力的,盡管是偶然的契機所造成,但是在世界麵臨重大分歧的當下,卻有了一種別樣的價值和意義——原來,我們真的可以溝通。
我看到有一些網民說,“公知”撒謊所塑造的國外天堂,終於被美國人自己戳破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那是因為他們自己見識太短。就拿“對賬單”來說吧——全世界的底層民眾日子都不會太好過,都得拚命工作才能換取基本的生活收入,這本就是一個常識。這種“國外天堂”的描述,並不是什麽“意林”和“公知”塑造的,而是因為信息阻隔之下,中國很多人本來就對國外充滿不切實際的想象。
“公知”們有撒謊嗎?並沒有,比如歐洲很多國家的確有著“從搖籃到墳墓”的全套福利和社保體係。但與此同時歐美也有很多社會問題,我以前也寫過文章:這世界上沒有天堂,隻有誰離地獄更遠。
中國在經濟水平上遠落後於歐美,是2000年以前的舊印象了,如果現在還認為中國人在物質生活上比歐美差很多,本來就是不切實際的——畢竟中國已經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而且國內大規模的輕工業讓物資價格都很便宜。如果純論物質生活,差距已經沒有那麽大得驚人了。
真正有差距的還是社會保障、貧富差距、人文素養、精神生活豐富度這些方麵。以及,中國接下來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種發展速度幾十年的疑問。
其實,在全世界眼中,中國都已經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在歐洲接觸的人,很多都認為中國是跟美國一樣強大的國家。
但中國人始終沒整明白一件事:“強大”在國外的語境中,並非一個褒義詞。
他們眼中的強大,是你這個國家擁有很強的綜合實力,或者軍事實力,但並不代表你作為老百姓就很幸福。外國人看問題更喜歡看個人的生活、身邊的生活,他們很少因為國家強大而感到自豪。
可以舉個例子:盡管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很強大,但是當他們聽說很多中國人需要996、沒有雙休日這些事情,就會覺得中國並不好,中國人很不幸福。
而溝通恰恰就是來撫平這些由隔閡所帶來的褶皺:當雙方的國民真誠而真實地了解了對方的生活,他們會自然地得出一些結論,這既包括打破固有的“天堂”幻想,同時也包括對發達國家究竟領先在哪方麵的再認知。
我為什麽在前文中說中國網民很讓人心疼呢?因為這種交流其實無時不刻都發生於全世界的網絡上,比如日本人和美國人之間的很多直接交流。除了中國人,絕大部分國家的人都會跨國界、跨語言在網上溝通。
在推特上麵,就一個熱點事件,下麵評論區各種語言千奇百怪再正常不過。
但是在中國,這卻成了網民們的一大稀奇事。這本來就是一種悲哀。
所以希望以後這種交流還能繼續下去,不要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