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跨年人群裏放煙花的活爹,你可真刑”

“跨年人群裏放煙花的活爹,你可真刑”

文章來源: 雷叔寫故事 於 2025-01-03 11:35: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4年最後一天,杭州湖濱步行街上的跨年儀式,熱鬧非凡。

你可能看到這些氣球覺得好美。

又發現百花叢中一驚雷,更為壯觀。

但這濃墨重彩一幕出現後不久,一名李姓男子被采取刑事強製措施了。

怎麽放個煙花也要被刑拘啊,帶著這樣的疑問,一群網友表示不同意。

說這種事批評教育就行,他也沒造成人身傷害。

而且他隻有22歲,這麽逮捕會毀了他一生的。

說著說著這些網友情緒激烈。

開始質問,咱老祖宗5000年的傳統,怎麽到你這裏就變違法了。

於是不可避免地對警方陰陽怪氣。

說老一輩容不得年輕人狂歡。

說不查真正民生問題。

即使你想反駁一下,今日頭條評論區裏還是會嘲諷你:

“吃飯會噎死人,你們可勁查吧。”

就這樣,杭州綜合頻道短視頻下3600多條評論裏,一邊倒的反諷。

仿佛製止密集人群裏燃放加特林的行為才有罪。

我不是很理解,這麽一個危害公共安全的人,怎麽成了民意代表。

關鍵問題就是22歲男子有沒有錯?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流量。

數據上,當時上城區這條湖濱步行街上峰值人流近9萬,累計人流超過27萬。

看看靜態一幕。

或者動態圖,就知道他身邊有多少人了。

足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這時候他朝天放了一個加特林。

加特林還不是一般的煙花。

而是煙花裏的愛馬仕,射的高、射的猛,絢麗震撼,也一直是鬼火少年炸街的標配。

因為威力大,一般正規產品包裝上會提醒:“嚴禁手持”“務必到空曠地帶、遠離人群區域燃放”。

可這次李某在放加特林時,基本把違規操作都操作了一遍。

而且他放的加特林煙花,很快疑似點燃了上升的氣球。

隨後火苗和燃燒殘留物飛到一些人衣服上,落到一些建築上,即使不造成影響,也足夠讓人害怕。

整個過程裏,這名男子也不是沒機會中止行動。

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路人勸阻他這麽做了。

他偏偏執意要做。

當時的情況,他也無從知曉氣球是氫氣球還是氦氣球的。

如果氫氣球被點燃,是很難精確知道它落到哪裏,那火勢更難掌控了。

就算拋開點燃氣球、點燃路人羽絨服這些事不談,光是人員密集場合放煙花,就容易引發騷動和恐慌,並可能帶來踩踏。

但對這些情況毫無顧慮的男子,被抓後麵對路人拍攝,還比起了一個勝利手勢。

你看,當事人可把博眼球博到了極致:

密集人群;

不聽勸阻放煙花;

容易帶來火災;

極可能引發恐慌;

事後沒啥悔意……

基於如此明顯的主觀惡性,不少網友覺得他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遂”。

當然最後怎麽判還得看日後通報。

目前來看,對他采取刑事強製措施非常合理。

然而不止杭州湖濱,很多城市的跨年活動都隱藏危機。

網友拍下了鄭州二七廣場跨年一幕,被加特林轟炸後氣球開始墜落。

氣球和火苗竄到了人身上,也竄到了電瓶車上。

好在警察叔叔們把明火迅速撲滅。

隨便翻翻短視頻,你還會發現:

氣球本身夾帶著危險。

武漢一步行街上,氣球碰到電線,隨後爆燃。

信陽一商場的氫氣球爆燃,還灼傷了人。

那如果都是放氦氣球,就不會帶來火情嗎?

這時羽絨服損壞風險被提起。

短視頻上一找一大把這種吐槽的帖子,他們表示在人群裏放煙火的人太過分了,燒了我的羽絨服不用賠嗎?

商家也無奈,煙花毀壞了我們幹洗的羽絨服,損失千元以上,結果找不到人賠。

所以你覺得一點點火苗你自己能控製得住嗎?

更何況很多人在博眼球。

好好的火苗甩倒了商場的外牆木質裝飾上。

或者橫在路中央,嚴重阻礙交通。

至於丟棄煙花,導致火花蹭壞路人汽車的情況就更多了。

就是這麽隨意。

後來路上不爽,就站上公交站台。

注意看,最後一兩炮完全是射向了人群。

又後來,地麵上人多不好放,那就搬到高處。

在高樓上拿著煙花對轟氣球。

就是這麽不顧鄰居安危,萬一你控製不住加特林,導致火苗竄到易燃物上呢。

這時候就不出意外地玩出事故了。

“你們一句浪漫的瘋子,淩晨4點半就跑山上放煙花。”

但在他們看來,社會危害遠遠沒有團隊耍酷重要。

那幹脆和小夥伴們攜“重炮”出場吧。

知道的知道你們在擾民,不知道的以為你們要帶上家夥陪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了。

凡此種種事件裏,出事了,你們負得起責任嗎?

不,你們隻會來一句狗屁“青春無悔”。

那即使一點明火也沒有,跨年儀式裏的危險性也不可以忽視。

遠的不說,近的在小紅書上。

一條1.8萬點讚、5000多評論的筆記記錄下這樣一幕。

溫州萬象城原本推出了倒計時項目,可人越來越多了。

博主開始緊張,她寫道:

“(晚上)11.35左右音樂開始停止,可是人越來越多,馬路全是人。11.40左右我開始不能隨自己心意行走,被人群推著走,開始呼吸困難。當時滿腦子梨泰院事件,真的很害怕。”

好在最後溫州印象城的跨年儀式取消了,情況沒有加劇。

所以,當外地網友抱怨溫州這座城市沒意思時,有沒有想過這反而是遊客們最感到欣慰的救命操作呢。

因為人擠人風險非常可怕。

也是網友拍的,商場放飛氣球後,他們擠得胸口疼。

更別說那些更大的城市,和更熱鬧的跨年儀式。

就是很多人會提到的梨泰院。

梨泰院是韓國著名商圈,位於首爾江北市中心的南山腳下,這裏有數不勝數的百貨商店、娛樂設施、餐廳和酒吧。

梨泰院裏有這樣一條小巷,它連接首爾地鐵6號線梨泰院站1號出口、主幹道梨泰院路、以及“世界美食街”。

於是這條長40米、寬3米的小巷成在萬聖節派對上,成為了人流最密集的地方。

不過這條小巷有些不一樣。

它狹窄,坡陡,地麵還凹凸不平,容易扭腳跌倒。

而當時又出現了追星流言,很多人就在這小巷裏擠著,想去看看所謂的明星。

你推我我推你,像多米諾骨牌倒下;

又被更遠處的推力施壓,像疊羅漢一樣疊出好幾層人。

擠壓之中,一般人想擠開包圍自己的十人之力是很難的。

你就是想拉出一個人來都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要不就是爬到牆上、行道樹上,遠離路人。

否則即使你站著,不摔倒,也可能被擠壓致死。

總之踩踏擠壓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窒息造成的創傷性心髒驟停。

窒息者如果5分鍾內沒有進行心肺複蘇,那存活率就不到50%。

最後,這起2022年發生的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傷。

很多人會覺得現代社會離踩踏好像很遠,過去十年好像沒幾次大的踩踏事故。

其實很近。

數據上說每年發生4.2起人群踩踏致死事件,導致386人死亡。

而且一旦發生踩踏致死,還可能許多人跟著遭殃。

因為踩踏事故常發生於學校、車站、機場、廣場、球場等人員聚集的地方。

而我們也不可能不去這些地方。

那隻能自己不斷增強安全防範意識了。

畢竟生存本就是一項技能。

看到這裏,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麽全世界這麽重視人群密集風險了。

因為這可能是最容易避免的意外了。

就像在人群裏放加特林,本可以避免;

就像人員聚集場合的踩踏,本可以避免。

基本是人禍啊。

文明社會,人命如此寶貴,大家很自然就意識到火熱的跨年比不上生命健康重要。

再說了,每天都可以過得像節日一樣美好絢爛。

那又何必讓自己上刀山下火海呢?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40人因踩踏身亡!“我們動彈不了,無法呼吸”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101歲摩門教領袖辭世!尼爾森「醫師變先知」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跨年人群裏放煙花的活爹,你可真刑”

雷叔寫故事 2025-01-03 11:35:36

2024年最後一天,杭州湖濱步行街上的跨年儀式,熱鬧非凡。

你可能看到這些氣球覺得好美。

又發現百花叢中一驚雷,更為壯觀。

但這濃墨重彩一幕出現後不久,一名李姓男子被采取刑事強製措施了。

怎麽放個煙花也要被刑拘啊,帶著這樣的疑問,一群網友表示不同意。

說這種事批評教育就行,他也沒造成人身傷害。

而且他隻有22歲,這麽逮捕會毀了他一生的。

說著說著這些網友情緒激烈。

開始質問,咱老祖宗5000年的傳統,怎麽到你這裏就變違法了。

於是不可避免地對警方陰陽怪氣。

說老一輩容不得年輕人狂歡。

說不查真正民生問題。

即使你想反駁一下,今日頭條評論區裏還是會嘲諷你:

“吃飯會噎死人,你們可勁查吧。”

就這樣,杭州綜合頻道短視頻下3600多條評論裏,一邊倒的反諷。

仿佛製止密集人群裏燃放加特林的行為才有罪。

我不是很理解,這麽一個危害公共安全的人,怎麽成了民意代表。

關鍵問題就是22歲男子有沒有錯?

首先我們要知道人流量。

數據上,當時上城區這條湖濱步行街上峰值人流近9萬,累計人流超過27萬。

看看靜態一幕。

或者動態圖,就知道他身邊有多少人了。

足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

這時候他朝天放了一個加特林。

加特林還不是一般的煙花。

而是煙花裏的愛馬仕,射的高、射的猛,絢麗震撼,也一直是鬼火少年炸街的標配。

因為威力大,一般正規產品包裝上會提醒:“嚴禁手持”“務必到空曠地帶、遠離人群區域燃放”。

可這次李某在放加特林時,基本把違規操作都操作了一遍。

而且他放的加特林煙花,很快疑似點燃了上升的氣球。

隨後火苗和燃燒殘留物飛到一些人衣服上,落到一些建築上,即使不造成影響,也足夠讓人害怕。

整個過程裏,這名男子也不是沒機會中止行動。

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路人勸阻他這麽做了。

他偏偏執意要做。

當時的情況,他也無從知曉氣球是氫氣球還是氦氣球的。

如果氫氣球被點燃,是很難精確知道它落到哪裏,那火勢更難掌控了。

就算拋開點燃氣球、點燃路人羽絨服這些事不談,光是人員密集場合放煙花,就容易引發騷動和恐慌,並可能帶來踩踏。

但對這些情況毫無顧慮的男子,被抓後麵對路人拍攝,還比起了一個勝利手勢。

你看,當事人可把博眼球博到了極致:

密集人群;

不聽勸阻放煙花;

容易帶來火災;

極可能引發恐慌;

事後沒啥悔意……

基於如此明顯的主觀惡性,不少網友覺得他犯了“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遂”。

當然最後怎麽判還得看日後通報。

目前來看,對他采取刑事強製措施非常合理。

然而不止杭州湖濱,很多城市的跨年活動都隱藏危機。

網友拍下了鄭州二七廣場跨年一幕,被加特林轟炸後氣球開始墜落。

氣球和火苗竄到了人身上,也竄到了電瓶車上。

好在警察叔叔們把明火迅速撲滅。

隨便翻翻短視頻,你還會發現:

氣球本身夾帶著危險。

武漢一步行街上,氣球碰到電線,隨後爆燃。

信陽一商場的氫氣球爆燃,還灼傷了人。

那如果都是放氦氣球,就不會帶來火情嗎?

這時羽絨服損壞風險被提起。

短視頻上一找一大把這種吐槽的帖子,他們表示在人群裏放煙火的人太過分了,燒了我的羽絨服不用賠嗎?

商家也無奈,煙花毀壞了我們幹洗的羽絨服,損失千元以上,結果找不到人賠。

所以你覺得一點點火苗你自己能控製得住嗎?

更何況很多人在博眼球。

好好的火苗甩倒了商場的外牆木質裝飾上。

或者橫在路中央,嚴重阻礙交通。

至於丟棄煙花,導致火花蹭壞路人汽車的情況就更多了。

就是這麽隨意。

後來路上不爽,就站上公交站台。

注意看,最後一兩炮完全是射向了人群。

又後來,地麵上人多不好放,那就搬到高處。

在高樓上拿著煙花對轟氣球。

就是這麽不顧鄰居安危,萬一你控製不住加特林,導致火苗竄到易燃物上呢。

這時候就不出意外地玩出事故了。

“你們一句浪漫的瘋子,淩晨4點半就跑山上放煙花。”

但在他們看來,社會危害遠遠沒有團隊耍酷重要。

那幹脆和小夥伴們攜“重炮”出場吧。

知道的知道你們在擾民,不知道的以為你們要帶上家夥陪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了。

凡此種種事件裏,出事了,你們負得起責任嗎?

不,你們隻會來一句狗屁“青春無悔”。

那即使一點明火也沒有,跨年儀式裏的危險性也不可以忽視。

遠的不說,近的在小紅書上。

一條1.8萬點讚、5000多評論的筆記記錄下這樣一幕。

溫州萬象城原本推出了倒計時項目,可人越來越多了。

博主開始緊張,她寫道:

“(晚上)11.35左右音樂開始停止,可是人越來越多,馬路全是人。11.40左右我開始不能隨自己心意行走,被人群推著走,開始呼吸困難。當時滿腦子梨泰院事件,真的很害怕。”

好在最後溫州印象城的跨年儀式取消了,情況沒有加劇。

所以,當外地網友抱怨溫州這座城市沒意思時,有沒有想過這反而是遊客們最感到欣慰的救命操作呢。

因為人擠人風險非常可怕。

也是網友拍的,商場放飛氣球後,他們擠得胸口疼。

更別說那些更大的城市,和更熱鬧的跨年儀式。

就是很多人會提到的梨泰院。

梨泰院是韓國著名商圈,位於首爾江北市中心的南山腳下,這裏有數不勝數的百貨商店、娛樂設施、餐廳和酒吧。

梨泰院裏有這樣一條小巷,它連接首爾地鐵6號線梨泰院站1號出口、主幹道梨泰院路、以及“世界美食街”。

於是這條長40米、寬3米的小巷成在萬聖節派對上,成為了人流最密集的地方。

不過這條小巷有些不一樣。

它狹窄,坡陡,地麵還凹凸不平,容易扭腳跌倒。

而當時又出現了追星流言,很多人就在這小巷裏擠著,想去看看所謂的明星。

你推我我推你,像多米諾骨牌倒下;

又被更遠處的推力施壓,像疊羅漢一樣疊出好幾層人。

擠壓之中,一般人想擠開包圍自己的十人之力是很難的。

你就是想拉出一個人來都得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要不就是爬到牆上、行道樹上,遠離路人。

否則即使你站著,不摔倒,也可能被擠壓致死。

總之踩踏擠壓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窒息造成的創傷性心髒驟停。

窒息者如果5分鍾內沒有進行心肺複蘇,那存活率就不到50%。

最後,這起2022年發生的梨泰院踩踏事故共造成159人死亡、196人受傷。

很多人會覺得現代社會離踩踏好像很遠,過去十年好像沒幾次大的踩踏事故。

其實很近。

數據上說每年發生4.2起人群踩踏致死事件,導致386人死亡。

而且一旦發生踩踏致死,還可能許多人跟著遭殃。

因為踩踏事故常發生於學校、車站、機場、廣場、球場等人員聚集的地方。

而我們也不可能不去這些地方。

那隻能自己不斷增強安全防範意識了。

畢竟生存本就是一項技能。

看到這裏,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麽全世界這麽重視人群密集風險了。

因為這可能是最容易避免的意外了。

就像在人群裏放加特林,本可以避免;

就像人員聚集場合的踩踏,本可以避免。

基本是人禍啊。

文明社會,人命如此寶貴,大家很自然就意識到火熱的跨年比不上生命健康重要。

再說了,每天都可以過得像節日一樣美好絢爛。

那又何必讓自己上刀山下火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