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帶著問道中國的企業家們,去參訪了一家活躍在老人市場的企業。
這家企業,專注於做老人鞋這個細分領域,做得挺好的。他們的創始人,也對未來的老人市場,充滿信心。
的確。很多人說,老人市場機會很大。
截至2023年末,我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了2億人,占總人口的15.4%。根據《銀發經濟藍皮書:中國銀發經濟發展報告(2024)》的測算,目前中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約占GDP的6%。
那麽,如果老人市場終將爆發,那我們的機會在哪裏?我們怎樣做,才能賺到錢?
對於老年市場,大家各有各的做法。我隻能試著,把我的所見所聞分享給你。至少,你可以看這一篇,看一個已經做成了的人,是怎麽思考的。如果有些啟發,那就值得。
先說個核心感悟:老年市場,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理由。但是老人,卻少有人真正去好好關注。
今天,我試試用兩張圖和你聊聊老年市場的4個要素,你看看能不能用:
1)價格;2)用戶;3)營銷;4)周轉。
我們一個個來說。
價格:貴還是便宜
提問。如果你去老年市場,你想做人多還是人少的生意?做便宜的還是貴的生意?
用戶的多少,價格的高低,背後是你的初心,決定了你的走路方向。
不過,我明白。思考的維度一多,就容易一拍腦袋亂選路。
這樣。你可以一邊琢磨,一邊拿紙筆寫寫畫畫,來理一理思路。
現在,我們把“便宜、貴”作為橫軸,“人少、人多”作為豎軸,畫一個二維四象限圖。
畫這張圖有什麽用?首先,它會幫助我們思考,到底要賣什麽樣的商品。
好。看著這張圖,你覺得在你的視角裏,做老年市場,該賣什麽商品呢?
“人多且貴”這個象限,不錯不錯,金光閃閃,最是理想。可惜,不太現實。
“人少且便宜”。不用多說,你自己可能就不想做。
那麽剩下的就是這兩個了:到底做“貴但人少”的生意,還是“便宜但人多”的生意呢?
我們一個個來看。
先來說說“貴但人少”。
現在,提到城市裏的退休老人,你腦海裏大概會出現“有錢有閑”的標簽。
你去到商場的高樓層,消費較高的餐廳,裏麵坐著的,大多都是老人。
好。既然目標用戶有錢有閑,我是不是去琢磨貴的生意就好?
你得小心。
怕的,不是你貴。
我曾在年度演講裏說過這樣一句話:
老人,不是一個消費力差的“下沉”市場。老人,是一個需求獨特的“差異化”市場。
如果能找到稀缺的需求,你手上的武器是創新、科技、智能、服務,那就好好打磨,無可厚非。
怕的是,琢磨著、琢磨著,方向歪了。
一拍腦袋,老年人有什麽需求?哦。包治百病,延年益壽,傳家法寶。
什麽“一周治好高血壓的保健床墊”,“除濕排毒的幹細胞氧離子紅外汗蒸儀”,又或者在社區門口做玉石理療店......
標價幾千幾萬不等。
保健品,拿去驗一驗,全都是鈣片、維生素片。吃了不會有什麽事,但肯定不能包治百病。
這樣的店能開起來,老人願意買賬,大概率,是“情緒價值”在起作用,做不長久。
老年市場,不僅好人盯著,更是有數不清的壞人在動心思。
信任,就岌岌可危了。
當然,也有認真琢磨老年用品的。
比如,洗澡椅、老人車、護理床、洗澡機。
是椅子,是車,是床,是洗浴設備。但是加上“老人”二字,身價飆升。
品類細分沒問題,每個行業為老年人重做一次的思路也沒問題。
可是,請問上麵這幾種,如果我不說,你會主動去搜索的有幾個?它們是老年人的真需求嗎?
新奇,也是做不長久的。
另外,定倍率也不對。
什麽意思?
我在參訪的時候,聽創始人提到過一種讓老人不需要人抱的“助行車”,構成就是幾根鐵棍。
他給我算了算成本,不超過150元一輛,但是定價能定10倍,標價一兩千元不等。
所以他說,“這裏麵還是有很大機會了。”
什麽機會?
這些品類,是很容易被複製的東西。當別人手裏拿著“效率”之刀,他就會毫不猶豫揮刀削薄你的利潤空間。同樣的商品,低價,再低價,強勢和你競爭。
信任。新奇。定倍率。
所以,你要是往貴了做,就很容易做成那種“人少的、不長久的”以及“容易被卷入價格戰”的生意。
那就往便宜了先做起來。
可是,價格低又想要增長,那就得花心思思考如何走量了。
1000萬人的生意,和1億人的生意,天花板是不同的。一般來說,隻要還有選擇,自然你會更想做“人多的”。
問題是,怎麽做“人多的”?
用戶:人多還是人少
回到這家做老人鞋的企業。你來猜猜。現在他的研發中心,有幾個人?
創始人說,18年研發團隊就倆人。設計師兩個人。
現在呢?變成了二三十人。
而且,研發中心,主要研究“人”。
做“人多”的生意,也不能變成做“所有人”的生意。如果你想把東西賣給所有人,就麻煩了。
所謂用戶,是那些最終會給你“花錢”的人。
得做好用戶畫像,去弄明白,到底是誰會給你花錢。
於是,他盤了盤自己的資源,又結合國家的政策趨勢,先對用戶分了三類:
A類,老年人。
B類,年輕人。
C類,中年人。
你不能老年人的生意想做,同時還想做年輕人,順便還要做中年人。
做好分層,就全力做最優先的A類。
等A類做好做穩了,再去往B類、C類小範圍試錯。
接著,把A類用戶不斷細分,給每個用戶身上打上標簽。
你可能會想,找4、5個訴求,打上4、5個標簽,已經算很多了。
但在創始人看來,這完全是在偷懶,是遠遠不夠的。
猜猜。他的團隊做了多少個標簽?
2014年剛開始做的時候,就已經有70多個了。
每年都會更新,更新到現在,多少個了?
200多個。
這也太多了吧。但如果你換個視角想,你像了解你父母朋友那樣了解用戶嗎?
你對他們不了解,不上心,他們又為什麽選擇你,而不是別人呢?
從最開始,在還隻有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就已經把“用戶畫像”刻在了心頭。
當時他去爬華山,腦子裏隻是一個想法,要做老人鞋。下山後,就去青島進了120雙鞋去社區裏麵擺攤賣。
當時,15天沒開張。第一個月賣出70%。但是第二個月,就賣了400雙鞋,翻了三倍。
怎麽做的?
頭15天,他一個人不斷地和顧客溝通,然後調整價格。
每天都是一個價,從199元,降到169元,降到149元、139元、129元......去測試老人買賬的價格。
後來,當他自己有了企業,建了工廠,也是這樣不斷接收顧客反饋。
不斷把問題維度拆細,拆得越多,用戶畫像就越清晰。
接著,不斷調整,不斷小步測試,拿結果,再迭代。
他說,到現在,公司裏的決策90%都是用戶為導向。沒有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事情不幹。
比如辦公樓。他們幾乎沒有辦公樓。
辦公樓又接觸不到用戶,也接觸不到產品。不需要不需要。他們都在車間裏辦公。
好。你發現了嗎?
這家企業從“人少,貴”的亂象中,踏出來了一個箭頭,走向了“人多,便宜”。
老年市場的第一張圖,畫了出來。
接下來,就要考慮如何製定戰略了。
如何營銷?如何周轉?
我們接著說。
營銷:白牌還是品牌
營銷。周轉。每個拿出來都是大問題。
還是老規矩,把想法落在筆頭上,拆一拆。
現在,我們把“預製、現做”作為橫軸,“白牌、品牌”作為豎軸,再來畫一個二維四象限圖。
這樣,得到了四個象限:
1)預製,白牌
2)現做,白牌
3)預製,品牌
4)現做,品牌
我們繼續一個個說。
第一個要排除的,就是“預製、白牌”。
這很好理解。
預製,就是提前做一大批,然後再去賣。
當時,如果你跑去網上搜老人鞋,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市場上甚至都沒有“老人鞋”這個品類。
這個“無人問津”的品類,你在營銷之前就去吭哧吭哧生產一大堆,很容易最後就都砸手裏了。
那,“現做、白牌”呢?
不行。
為什麽?
假設,小區附近突然新開了家老人鞋店,老人去買鞋的理由會是什麽呢?
是好看嗎?
審美是很個人的東西。王爺爺覺得黑色好看,李奶奶覺得彩色好看。
是因為打折嗎?
可是,價格敏感的老人挑挑揀揀隻選擇最便宜的,看重品質的老人又看不上。還是做不起來。
那,怎麽辦?
你再想想。在老年市場,想做人多的生意,會遇到什麽問題?
信任問題。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品牌”了。
得讓人一提到品牌名,就知道這個品牌是賣老人鞋的。想到品牌符號,就知道他家鞋穿著舒服。這就算是品牌做成了。
但是,怎麽具體去做品牌呢?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怎麽辦?去做假設,然後測試。
這家企業的第一個假設就是,做品牌就要打好廣告,請明星代言。
17年,他們邀請了電視名人來代言。
品牌符號也有好好去設計,把老人元素放在了LOGO裏。
廣告效果確實很好,但頭疼的事還是發生了:用戶最後記住的,和他們希望用戶記住的不太一樣。
什麽意思?
他們當時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廣告打出去,大家記住的順序是:
1)企業名字
2)老人鞋
3)品牌符號
4)請來代言的電視名人
然而,半年內消費者調研記錄中,反饋回來大家記住得比較多的排序是:
1)請來代言的電視名人
2)老人鞋
3)企業名字
4)品牌符號
這意味著什麽?廣告投放了這麽長時間,大家都記不住品牌和品牌名,記住的是明星。
後來他們繼續做測試,拿了很多反饋後才發現,做品牌,還得爆品驅動。
讓用戶的視線,重新聚焦在“產品”身上。
於是,他們推出了夏天的薄荷鞋,冬天的羊毛鞋。又推出了媽媽鞋爸爸鞋,艾草鞋橡木鞋。現在,又出了閏月鞋。
配合好產品,他們趁熱打鐵策劃了“長輩禮”、“鞋券”、“以舊換新”等等營銷活動,把產品打爆。
這樣,大家才能記住你的品牌名字,記住你的品牌符號。而不僅僅是代言明星。
那麽,怎麽做爆品呢?
他們總結了爆品的3個基礎:洞察剛需。挖掘痛點。符合認知。
第一個基礎,洞察剛需。
我國60歲老人有2億多人。
提問。你怎麽覆蓋這五分之一的人口呢?做洗澡機行不行?做護理床行不行?
你就想,當你60歲的時候,你和子女會自然而然想起這些用品嗎?不會。
所以,你得做“剛需”。這樣,才有可能做到有效的“人多”。比如,老年人在衣食住行中的機會。
人人都需要鞋子。
好了。剛需產品,確認。
接著,就是把手伸進泥土裏,去調研,去挖掘痛點。
第二個基礎,挖掘痛點。
怎麽研究痛點?
列表。把自己能想到的,腳上的痛點和穿鞋的痛點,列了大概不到20個。
思考。你覺得是痛點不算數,得是用戶覺得的痛點。
找人。找了上千個用戶,每個人痛點可能有3個、5個,甚至10個。不厭其煩去做調研,拿數據。
排序。按照數量,從高到低排,看前三個痛點的共性。
做鞋,你覺得老人最怕什麽?是不好看嗎?不,是不舒適。
他們發現,第一是“腳變形”,第二是“腳很疼”,第三是“怕滑倒”。
於是,後續完全是圍繞這三個痛點去做產品,形成了自己的三角符號:穿上不擠腳。走路腳不累。出門不怕滑。
第三個基礎,符合認知。
痛點找到了,但是做鞋想要“人多”,還有一個坎要邁過去:對齊你和用戶的認知。
什麽意思呢?
比如,把這“怕滑倒”這個痛點交到你的手中,你怎麽研究?
科技?新材料?創新的構造?
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是你的認知。
但用戶感知不到。
就算你的確做出了一雙精美的鞋子,老人穿著更有抓地力,不容易滑倒了。
當老人路過琳琅滿目的街區,看向你鞋鋪的那一秒,他能認出這雙鞋防滑嗎?
不。認不出。
所以,繼續調研,去聽老人的聲音。
後來團隊發現,老人對防滑有他們的認知:大的鞋子就防滑。
所以正確答案,是把鞋做大。
這樣類似的事情,他們還做了很多。
比如,早年在央視投放廣告。
又比如選址。超市、社區,是老年人聚集且信任度高的地方,那就去那裏開店,和老人連接。
這樣一步步占領老人心智,讓人們提到“老人鞋”這個品類,就會想起這個品牌。
所以他們說,其實研發不那麽難。研究產品,你得去研究人。
把人研究細了,好的產品跟著做,然後用爆品驅動品牌成長。
好。明白了。
品類,戰略,都有了。那麽,落地的時候,難免都會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周轉。
周轉:預製還是現做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麽?製作周期的長短。
做鞋,到底是預製好,還是現做好?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換一個場景。
賣拉麵。
創始人說,他到處走,就喜歡觀察哪家排隊長。
他去新疆,看到一家過油肉拉麵店非常火爆。他就去觀察。
大院裏幾百人在排隊。他從早上9點半,生生排到下午1點。
排到後,啪!先給他一個盤子,然後,啪!過油肉。然後麵條。
其他,隻賣一種羊肉串,10塊一串。別的什麽菜都沒有了。
成交快。東西吃得也快。
這就是厲害的周轉率。
說回鞋子。
阿迪達斯、耐克、斯凱奇、安踏......他們的庫存,一般是銷售額的2-3成。
很多時候,賺到的錢都是貨。
貨太多了,怎麽辦?隻能打折。
打折,不就又壓利潤了嗎?
現做,必須現做。而不是預製。
周轉快到什麽程度?
兩小時出成品。
一雙鞋做出來,要經過很多道工序。那就拆,拆成標準化的工序。
鞋墊自己做,鞋麵自己做,成型自己做。全自己在做。
這樣,每道工序就會相對可控,第一個完了緊緊接著第二個。
不過,為了搭建這條供應鏈,代價也不輕,花了足足10個億。
但是好在,毛利率是大大提升了。
行業平均20%左右的時候,他們就超過了50%。
所以不要預製,你要現做。
這家老人鞋企業的做法是,第一排除掉有白牌的兩個象限,在預製和現做中,選擇了現做。
好了。兩張圖,就和你說完了。
“人多+便宜”。“現做+品牌”。這是這家老人鞋企業給出的答卷。
最後,回到開頭的問題:做老年市場,什麽才是關鍵?
老人鞋企業創始人給了三個詞:剛需、高頻、細分。
剛需,前麵我們已經說過了。關鍵是要讓用戶可感知。
高頻,細分,又分別是什麽呢?
做鞋做了10年,回顧這門生意的時候,他也有些遺憾。
做鞋始終有一個限製:低頻。
老人鞋,是一個低頻消費品。
你如果去問一位老人,希望多久買一雙鞋?老人肯定是希望一雙鞋能穿得越久,才是一雙好鞋。
可是老人穿得久了,這生意就不好做了,沒有複購了。
所以現在,這家老人鞋起家的企業,也在思考新的方向。
比如,做老年生活城,去探索更高頻的食品等生意,然後,讓高頻帶動低頻。
但是不管做什麽,最核心的,是細分。
在梁寧老師的啟發下,我曾和你打過一個比方。
比如,以前運動鞋是一個大品類。隨著經濟發展,它開始長出許多更細分的產品,像是球鞋、跑鞋、旅遊鞋等等。
這些產品就像運動鞋“這棵樹”上的果子,隨著市場規模繼續增長,果子熟透了,掉下來,又開始生長出新的樹。
比如球鞋樹,又結了網球鞋、籃球鞋、羽毛球鞋,新的產品果子又生長、分化出來了。
當你的用戶畫像足夠細,你對應著能提供足夠細分的品類,那麽,你就有機會補上供需錯配裏的那個“差”。
這個“差”,這個短暫的供需失衡,就會是紅利所在。
剛需。高頻。細分。
說完了。
你可能也注意到,這兩年,我們聊老人特別多。
和家人朋友吃飯後閑聊談天,和老板同事茶水間切磋觀點,銀發經濟、延遲退休、活力老人......似乎成了每個人繞不開的話題。
這個話題,有它的AB麵。
有的人焦慮養老問題。
但也有人很興奮,從一堆不斷增長的數字中,拿著放大鏡尋找創業機會:
新聞報道,老年人消費能力年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80後”、“90後”,尤其是時尚消費領域;
消費者協會發布,低齡老年人收入水平較高,受教育程度高,更具消費活力;
2021年數據顯示,銀發族網購更頻繁,每4個網民中就有一個50歲以上的用戶;
......
與其去想:老年群體的消費增長背後,會不會是濕濕的雪和長長的坡?
或許我們更應該去想,老人到底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什麽。
去父母身旁想。去廣場上拉著大爺大媽想。
去公園,去商場,去家訪。去老人堆裏想。
你能為老人解決多大的問題,就能獲得多大的增長。
就像這位創始人說的那樣,團隊從零做起,一路都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重點是,永遠站在用戶那邊解決問題。
祝你,站在老人的鞋裏思考。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