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挑戰美國傳統軍工巨頭:盯上6萬億國防預算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矽穀挑戰美國傳統軍工巨頭:盯上6萬億國防預算

2024年12月23日,美國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場,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了21顆星鏈衛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成為五角大樓的長期供應商,這是一門巨大的生意。

12月18日,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的國防授權法案顯示,2025財年美國國防開支的上限總額達到了8950億美元(約6.5萬億人民幣)。其中,由美國國防部支配的部分高達近8500億美元。

可以參照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公布的數據,以色列、阿聯酋這兩個中東富國,2023年全年GDP都在5000億美元左右。

寓軍於民,美國國防工業以私營大企業為主。

冷戰結束以來,經過了多輪兼並重組,五角大樓逐步形成了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公司、波音公司等軍工巨頭為主的供應商格局。與此同時,美國的國防采購,也常被批評為動作緩慢、反競爭,偏向少數幾家曆史悠久的老牌企業。

如今這個供應商名單上,可能要增加一個非常熱門的名字——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美國軍工行業“新勢力”的崛起

美國軍工行業也有“新勢力”。

英國金融時報消息稱,日前美國科技企業帕蘭提爾技術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和安杜裏爾工業公司(Anduril Industries)正在牽頭組成一個科技企業聯盟,聯合參與五角大樓的國防預算競標。

與國防部的那幾位有著百年曆史的“老朋友”相比,這兩家國防企業都是來自矽穀的“年輕人”。

帕蘭提爾技術公司核心業務是情報分析、防禦軟件和軍事智能化等業務,其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等機構均與其有合作。

2003年,由在線支付平台PayPal創始人之一彼得.蒂爾(Peter Thiel)牽頭並出資,帕蘭提爾在矽穀核心地帶帕洛阿爾托成立。2020年,帕蘭提爾在紐交所IPO。

2024年初以來,因市場對人工智能軍用前景信心十足,且公司財報利潤持續增長,帕蘭提爾股價飆升五倍,總市值達1837億美元,已經大幅超過傳統軍工企業中市值最高的雷神公司(1552億美元)。

2024年9月,隨著股價的持續大幅上漲,帕蘭提爾納入標普500指數,成為大盤藍籌;11月,又將上市地轉移到科技股更集中的納斯達克市場。

另一家安杜裏爾工業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科斯塔梅薩,其創始人是1992年出生的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

2012年,帕爾默·拉奇在眾籌網站上啟動了頭戴VR(虛擬現實)顯示器Oculus項目。2014年,作為當時火熱的“元宇宙”標杆性硬件商,Oculus公司以20億美元的價格售予臉書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當時未滿22歲的帕爾默.拉奇也加入了臉書。

2017年,帕爾默·拉奇離開臉書後創立了安杜裏爾,專注於無人機、無人機攔截機、無人潛艇等產品及相關技術係統的研發與生產。

與傳統軍工企業依賴軍方預簽合同、產品龐大、設計生產周期長且成本高的模式不同,安杜裏爾另辟蹊徑。其產品小巧、廉價、智能,自主生產並開發軟件,直接麵向客戶銷售,運營模式可以類比手機製造商。

實際上,這樣的模式也讓這家公司擊敗了很多大型傳統軍工企業,拿到了不少軍方的訂單。2024年8月,安杜裏爾完成15億美元的F輪融資,估值達到14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杜裏爾的創始人帕爾默.拉奇身上還有一個標簽——“矽穀最著名的特朗普支持者”。

據《金融時報》報道,不少知名科技公司正洽談加入這個由帕蘭提爾和安杜裏爾牽頭的國防部軍工合同競標聯盟,其中包括SpaceX、OpenAI(ChatGPT 母公司)、Saronic(自動駕駛艦艇公司)及Scale AI(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公司)等。

今年,OpenAI才在服務條款中解除了對其人工智能工具用於軍事目的的禁令。12月22日,特朗普剛剛任命Scale AI董事總經理邁克爾·克拉西奧斯(Michael Kratsios)為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

消息稱,這個科技公司聯盟試圖打破美國國防部“主要(prime)”承包商的寡頭壟斷,成為“新一代”國防承包商。

有趣的是,帕蘭提爾和安杜裏爾兩家公司的名字都來自西方魔幻名著《指環王》——Palantír是精靈製造的那顆堅不可摧的巫師水晶球,Andúril曾是從索倫手上斬下至尊魔戒的聖劍,被精靈鐵匠重鑄後屬於人類王國王位繼承人阿拉貢。

12月6日,兩家公司宣布將整合各自軍事軟件係統,並推動產品的深度兼容,旨在把美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轉化為下一代軍事及國家安全能力。

“太空競賽”已經是科技界的競賽

SpaceX位列這個“矽穀軍工聯盟”名單中,並不意外。

早在2017年,SpaceX就已經涉足軍事領域。這年3月,SpaceX首次成功發射由可回收引擎推動的大型液態燃料火箭。同年5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軍事偵察衛星NROL-76成功升空送達預定的低地球軌道。這是SpaceX第一次為美國國防部旗下的情報機構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NRO)執行任務,也是與美國軍方簽訂的第一單合同。

此前的十年,美國軍事和國家安全衛星發射任務,均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的合資公司ULA(聯合發射聯盟)承擔。而SpaceX則主要從事國際空間站補給運輸和通信衛星等非軍事業務。

為此,埃隆·馬斯克曾起訴美國軍方與ULA簽署獨家合同的行為,此後不久,軍方火箭發射開始招標。

而SpaceX的估值,也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200億美元,並在隨後幾年直線上漲。

2023年,SpaceX強勢進軍間諜衛星製造領域,此前該領域由雷神、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等傳統國防部承包商主導。

2023年10月,五角大樓下屬的美國太空軍(USSF)公開招標火箭發射項目,並計劃在2029年前釋放價值59億美元的發射訂單。2024年10月,美國太空軍公布首批招標結果,價值7.336億美元的九項任務全部花落SpaceX,合同金額7.3億美元。

對於SpaceX獨家中標的情況,太空軍解釋其是唯一能“立刻”提供符合荷載要求火箭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SpaceX的主要競爭對手ULA主打的火神(Vulcan)火箭發動機,來自一家名為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公司。藍色起源的所有者,是一位同樣來自科技界的名人——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

太空軍方麵在解釋SpaceX首批項目中標時還指出,包括傑夫.貝佐斯的藍色起源在內的其他公司在後續招標中或許能滿足火箭要求。

從這個角度看,21世紀20年代的美國的“太空競賽”,已經是科技界的競賽。

在美國投資者眼中,SpaceX早已和安杜裏爾工業一起,被稱為最大的兩家軍工獨角獸。盡管主業不同,前者為火箭,後者為無人機,但二者共同之處在於,它們憑借科技企業模式,在傳統國防工業的高成本、低效率困境中突圍,嚐試打破美國軍工市場的固有格局。

不過SpaceX的估值要大得多。

今年12月中旬,SpaceX決定以每股185美元的價格,從內部人士手中回購價值12.5億美元的股票。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SpaceX通過這樣的回購讓持股的員工和其他股東能夠變現自己手中的股票。

更關鍵的是,以此回購價格計算,SpaceX估值飆升至3500億美元(約合25537億元人民幣)。這不僅超過了目前最大軍工上市公司帕蘭提爾,而且也超過了人工智能企業OpenAI,成為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大的獨角獸。

去年12月那次的回購,SpaceX定價為每股97美元,公司估值為1800億美元。一年時間,估值接近翻番。



SpaceX估值變化情況(億美元)。圖片來源:根據市場公開數據繪製。

SpaceX估值為何能一路高歌猛進?

20世紀的那個太空時代,人類登上月球,航天是一項滿懷壯麗理想主義的事業,但往往不計成本。

到了21世紀,SpaceX和很多商業太空公司所做的,則是將太空探索、太空軍備競賽變成一門生意:考慮投入和產出,要賺錢才能持續發展壯大。

在此前,火箭發射後大多部件都被廢棄,導致每次發射都需要重新製造大量昂貴的零部件。本質上,SpaceX在大載重、可重複使用火箭方麵的優勢,就是成本的優勢。

此外,SpaceX無論從零部件的通用性和標準化設計,還是從生產周期和上下遊管理方麵,都有著降低成本和簡單可靠這兩個導向——這都是在招標中拿到訂單的關鍵。

今年10月,SpaceX的大載重星際飛船(StarShip)第五次試射,該飛船可搭載100多噸設備或100名人員。推動星際飛船升空的,是有著33台發動機的火箭助推器——20層樓那麽高,提供的推力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爾忒彌斯(Artemis)火箭的兩倍,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

但最大的技術突破還是在回收技術上。

這次試射時,在完成將飛船升空的任務後,這個巨大的火箭助推器耗盡燃料脫落,但並沒有墜入茫茫大海,而是返回到發射處附近,在半空中被兩個巨大的金屬鉗子結構(SpaceX稱為“筷子”)夾住,停回到被稱為“機械哥斯拉”(Mechazilla)的發射台上。

埃隆·馬斯克也激動地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機械哥斯拉抓住了超重型助推器!(Mechazilla has caught the Super Heavy booster!)”



2024年10月13日,SpaceX的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在發射後返回,被“機械哥斯拉”的“筷子”捕獲。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全球的視頻平台和社交媒體上,“筷子夾火箭”的視頻也被無數次地轉發。在人們的驚歎聲中,市場信心和預期,以及SpaceX估值也水漲船高。

低成本發射火箭的另一個結果,就是SpaceX旗下基於衛星的互聯網服務星鏈(Starlink)。截至2024年12月,星鏈體係下累計發射的低地球軌道的衛星已經達到7568顆,目前活躍的仍有6690顆。整體上,SpaceX的衛星,占全球所有在軌運行衛星的三分之二——因為這家公司送一顆衛星上天的成本要更低。

航天投資研究機構Quilty Space最新報告顯示,星鏈業務2024年預計收入77億美元,2025年有望增至118億美元,市場預測2024年星鏈對SpaceX的收入貢獻將超火箭發射業務,成為更主要盈利增長點。

星鏈(Starlink)下還有專門服務軍方的業務星盾(Starshield)。2023年,美國太空部隊宣布未來十年將從包括SpaceX在內的15家供應商采購9億美元的低地球軌道衛星通信服務。

今年10月,紐約時報消息稱,這項采購已經給出了5億美元的支出許諾,其中“絕大部分”資金都流向了SpaceX。

當然還有一個“理所當然”的因素,隨著特朗普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他的“好朋友”馬斯克旗下的公司股價普漲。特斯拉股價創曆史新高,甚至連馬斯克2023年剛剛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估值也達到了500億美元。

更何況總在聚光燈下的SpaceX呢?

查看評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