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或許比不斷加碼施壓更具正麵價值。 撰文丨土土絨 當看到網上熱傳的“拒絕上學門診”的那張圖時,說實話,我的第一反應是有點想笑——什麽?不想上學也要看醫生了? 在我的童年記憶裏,小孩不想上學是跟“懶惰”“不愛學習”聯係在一起的惡劣行為。如果這是一種病,那麽藥方就是“罵一頓就好了”;如果劑量不夠,那就加上“揍一頓就好了”。 但是,稍微想一想就會發現,事情似乎沒那麽簡單。 我想起前幾天的一個晚上,因為沒有做完作業,我的正在上小學的孩子故意穿得很少,在床上滾來滾去,說:“要是生病就好了,生病就不用去學校了。” 我一時無語,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我猜,不想上學的念頭,多多少少都曾在每個孩子的腦袋裏冒出來過。而這種念頭,你不能簡單粗暴地說,它都是毫無道理的。 01 作為一名家長,我太明白現在的孩子有多麽不容易了。這一代孩子在物質上確實是極大地豐富了,但在精神上的壓力卻比我們小時候大多了。 他們不需要再參加體力勞動,但繁重的學習任務絲毫不輕鬆。從一大早起床到深夜入睡,他們的時間大多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很少能自己支配。網上不時出現的“牛娃”計劃表、日程表,更是按分鍾計時,用學習把時間填滿,其強度連成年人看了都窒息。 他們不再有機會在田野裏撒歡,在小巷中瘋跑。當激烈的競爭從社會向學校傳導,同儕壓力變得前所未有地巨大。我們想象中的童年過早地“消失”了。 圖/圖蟲創意 而那些進入“拒絕上學門診”裏的孩子,遭遇到的問題顯然還要更為嚴重。“我不想去學校”“想到學校就恐懼”“因為厭學不想學習,但是不學就會有強烈的負罪感”…… 在醫生的引導下,他們慢慢打開心房,袒露出自己的內心的傷口。也正是在這裏,許多家長才第一次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在學校被老師罰站,被大罵“笨”;在家裏聽爺爺大吼大叫,“呼吸不上來”……那些傷痕累累的內心,暗示出他們曾經遭受過的暴擊。 與偶發的厭學情緒不同,這些孩子往往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學習困難和焦慮、抑鬱等情緒,甚至產生了一些軀體症狀,在父母嚐試了種種辦法都無法讓孩子正常上學之後,才不得不求助於醫院。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充滿了爭吵和淚水,痛苦的不隻是孩子,而是一整個家庭。 尋求專業的幫助,而不是僅憑經驗和直覺行事,說明了家長觀念的進步,這是一件好事。 例如,在北京兒童醫院的“拒絕上學(厭學)專業門診”,盡管特需掛號費高達500元,仍然一號難求。上海、南京、武漢、天津等地的各種“學習困難門診”也同樣火爆,候診大廳裏常年坐滿了等待的家長和孩子。在社交平台上,“學習困難門診”“拒絕上學門診”屢屢登上熱搜。 02 當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當教育一再變革,當這一代學生麵臨的問題不斷更新,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厭學,不能再簡單地歸結為孩子的懶惰或者品德問題了。 在祖父母輩眼中,有學可上是一種來之不易的機會,值得好好珍惜。在父母輩看來,讀書改變命運是他們讀書的強大動力,無需旁人多言。但在這一代孩子的人生中,上學,似乎變得格外沉重。 學者陳玉霞等調查了廣州市6369例中小學生,結果顯示,這些學生的拒學行為檢出率(存在拒學潛在風險)為22.5%,且檢出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這個數據高得令人震驚。 拒絕上學,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病症。 為什麽孩子不想/不敢上學?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北京兒童醫院歸納出“抑鬱型”“焦慮型”“強迫型”等20種拒學類型,其中絕大多數都指向學校、家庭等環境帶來的心理問題。 學習很重要,但孩子拒絕學習的原因大多在學習之外。 在南京市兒童醫院學習困難門診醫師黃懿鍚看來,很多孩子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情緒行為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內心的需求沒被真正看到,沒有給予合適的回應和支持”。 在電視劇《小舍得》中,“學渣”夏歡歡在媽媽的安排下,馬不停蹄地上著一個又一個課外班,當她離家出走被找到時,忍不住哭著質問媽媽:你是愛我,還是隻愛學習好的我? “學霸”顏子悠也不曾幸免,他的成績是媽媽最大的驕傲,但這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讓他越來越害怕考試。終於有一次,他無法忍受這種壓力,撕了試卷,掀了桌子,衝出了考場。 ▲《小舍得》劇照(圖/視頻截圖) 學校、家庭、社會,都可能是傷痛的源頭。 孩子的問題未必來自於孩子本身。在一次講座中,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林小英讓學生提問,一名學生站起來說:“我認為我苦讀了12年,到最後的80天了,我的想法居然是,我的坐牢生涯終於要結束了,我相信很多學生應該也是這個樣子的。” 上學竟然等同於“坐牢”,這是多麽令人痛心的類比。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給了孩子們這樣的感受? 03 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研究不斷深入,教育理論推陳出新,但遺憾的是,教育實踐卻似乎始終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打轉,尤其是社會對於教育的觀念,幾乎沒有變化。 比如,林小英針對當前教育的種種問題,建議人們“脫嵌”出來,認為“人的一生不能隻是謀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能開出一朵花來”,被網友當作“反內卷”的代表。 隻可惜,林小英還是招來許多人的怒斥:“站著說話不腰疼!”“應試教育的成功者,要截斷這條上升之路嗎?” 許多家長一邊意識到當前的教育存在諸多問題,一邊卻在想盡辦法維護它的現狀。這種矛盾與糾結的心態,背後蘊藏著怎樣複雜的動因? 曾在廣東金融學院任職的老師黃燈以她的學生為觀察對象,寫出了《我的二本學生》,人們才知道,她的學生竟然把自己稱為“工業廢水”。 與林小英交流的中學生,打心眼裏認為“如果你學曆不高的話,你就沒有未來,這一輩子就完了”。如果一個年輕人對自己、對未來的認知是這樣的,那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麵對這些孩子,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的教育一定是出了什麽問題,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 圖/圖蟲創意 這幾年來,“內卷”一詞從學術界“出圈”,成為網絡流行詞。那麽,到底什麽是“內卷”? 較早使用“內卷”一詞進行研究的曆史社會學家黃宗智這樣解釋教育內卷:麵對快速遞增的競爭人數和伴之而來的遞減機會,一些學校會逼迫學生投入越來越多的“勞動”來應試,為的是提高本校的平均考分以及其質量評估水平,促使本來就缺乏創新性的應試教育體係更加內卷化,基本排除了更多關注創新(而非死記)的教育改革。 由此可見,教育的問題也必須放到更宏闊的社會視野中,才能看清楚其真相。 醫師黃懿鍚在接診多名患者後說:“社會變化帶來的個人生存和發展壓力,最終都會濃縮映射在孩子身上。” 從個體來說,厭學有著各種具體的原因,但從宏觀來看,孩子的病痛折射出更為廣泛的社會病症。 或許,這才是“拒絕上學門診”所隱藏的更值得深思的議題。 04 教育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門話題,不少人開始反思,並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思考。 比如,當內卷成為一種時代“流行病”,教育何為?在不久前召開的一個國家規格最高的年度經濟會議上,“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表述,引發了熱烈討論。可見,社會苦“內卷”久矣。 既然“越努力,越低效”,那麽,教育就應該為孩子們修建出一條健康成長的護城河,而不是將壓力加劇傳導到孩子身上。 再比如,既然有學者已經關注到了縣域教育生態的困境,那麽,相關部門能否采取措施,進一步均衡教育資源,讓“縣中”的孩子看到更多希望? 圖/圖蟲創意 實際上,隨著經濟社會的變遷,80後90後“讀書改變命運”的路徑已經越來越不可複製。“卷”的意義更顯得模糊不清。在這樣的情況下,從家庭來看,為孩子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或許比不斷加碼施壓更具正麵價值。 從教育係統來看,基礎教育不能再將升學當做唯一的目標了,否則,將不斷強化“人競分擇,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模式。 隻有讓人回到“人”的位置,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獨特價值,為多樣化的人生做好準備,這樣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這樣的學校才不會“嚇跑”學生。 當然,改變總是艱難,也很難說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等著我們去實現,我們隻能在現實中不斷地嚐試、探索、妥協…… 但是,無論如何,拒絕上學(厭學)門診裏的孩子就是一種沉痛的提醒。上不上學隻是表象,教育領域累積的各種矛盾才是問題的本質。 需要“新生”的,不隻是厭學的孩子,更是家庭、學校以及整個教育實踐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