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哄我 涉嫌惡意了 一般人說話,不能太滿,比如說在某種判斷前麵加個「努力」或「爭取」二字。 但對一退再退的林毅夫老師來說,現在已在牆角,加不加的,留給他的時間都不多了。 因為他用了一個廣告法禁用的字「最晚」: 現在是2024年12月12日,個人養老金製度從今日起全麵推向全國。這意味著,原來的養老金,或者說某種承諾,至少是跛了,所以這事很急。我也被銀行逼著開通了賬戶,但裏麵沒存過一分錢。 當年秦國來了個韓國水利專家叫鄭國,為秦國修了條利國利民的鄭國渠。 當年從對岸抱著籃球遊過來一個林毅夫,為此岸的現代化建設殫精竭慮。 作為德高望重、棄暗投明的經濟政策智囊,如果林毅夫的話都打了水漂,那我們還能相信誰? 現在是2024年12月12日,距離林毅夫老師預測的「最晚」成為高收入國家還剩19天時間。 想想都令人激動。 自從2015年他首次提出我們將進入「高收入階段」的確切日期以來,我已洋溢了9年樂觀向上的氛圍。 畢竟,他不是維為那樣胡說八道的貨,不一般。 2015年,他說,5年後,也就是2020年我國可能躋身高收入國家。 結果,2020年成功地實現了全麵脫貧。 這是林毅夫第一次告慰於人民。 當然,與林毅夫一樣樂觀的大有人在。比如社科院中特中心研究員、美國所所長鄭老師,於2016年6月12日給出了另一個時間點:再用六七年時間,即到2024年,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並無太大懸念。 這篇文章的預測很有章法: 第一階段是低收入階段(1978—1998年)。在這一時間段,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從190美元增長到820美元。 第二階段是下中等收入階段(1999—2009年)。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為主的對外貿易成為重要增長引擎,外匯儲備增長了十幾倍;投資率保持高位;房地產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第三階段是上中等收入階段(2010—2023年左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確保經濟中高增速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線」。 第四階段是高收入階段(預計從2024年左右開始)。 我信了,相信很多人都信了。 結果,《山東賣天,遼寧賣空間,全國賣未來,缺錢放飛了領導的想像力》。 當然,既然是預測,都是有前提條件的,比如說,沒有發生顛覆性錯誤。 好在林老師變臉快,很快第二次告慰於人民,給出了第三個時間節點:2025年。 有些預測,因為時間太近,很可能已經板上釘釘,缺乏吸引力。但壞就壞在,2022年預測2025年這麽近的時間,難道要第三次告慰人民了? 因為,今年兩會期間,他又給出了下一個時間點:2026年! 又定這麽近? 好在這次他不算改口,也吸取了教訓沒有說死,而是保留了一些空間。他的原話是,「如果2025年沒有實現(成為高收入國家)」,那麽2026年「有望」。 怎麽感覺底氣越來越不足了呢? 誰能告訴我,是誰害得林毅夫老師學鵝國劃紅線,一次次重訂D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