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大型三甲醫院重醫附三院拍賣,9.58億元成交了

大型三甲醫院重醫附三院拍賣,9.58億元成交了

文章來源: 醫學界 於 2024-12-10 10:29:4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又一大型醫院被擺上了司法拍賣台。

今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三院”)線上拍賣正式結束,曆經112次出價後,醫院部分權益最終以9.58億元成交。這是該院3年內第4次站上拍賣台,成交價較評估價高出6500餘萬元。

高價成交背後,是重醫附三院的良好發展前景。多位重慶醫療人士告訴“醫學界”,重醫附三院仍在正常開診,雖然地理位置較偏,但醫院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醫療服務量、年度總收入持續增長。

作為國內首家混合所有製、非營利性、醫科大學直屬綜合醫院,重醫附三院曾是當地政府的PPP(公立機構與社會資本合作)重點項目,2016年開診、2020年獲評三甲,近年的年門診量達100萬人次。

此次線上拍賣吸引超2.8萬人在線圍觀,有2人報名參與競拍,最終由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競拍成功。3個月前,該公司投資近百億的遼寧方大總醫院開診,集團負責人曾公開宣布:“沒有利潤考核指標”“做好虧損15年的準備”。

拍賣成交情況/圖源:阿裏資產

爛尾17年後,成國內首家混合製醫院

重醫附三院的曆史可謂“辛酸”。

公開資料顯示,該院前身為南丁醫院,最初由民營資本投資建設。2007年,該民營企業法人被刑事拘留。已完成醫院主體結構施工的門診樓、住院樓等項目被迫擱置。

很長一段時間,重醫附三院就以“爛尾樓”的姿態存在,《重慶日報》對此曾有描述:“矗立在兩路黃金地段達17年之久。”

轉機出現在2014年前後,我國發文鼓勵社會辦醫。2013年10月發布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允許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為PPP模式醫院建設提供了契機。

2014年年末,重慶醫科大學與重慶捷爾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爾醫療)達成《框架協議》,後者以價值15億元的資產和現金作為投入,繼續建設重醫附三院,占醫院產權和權益的75%。重慶醫科大學以醫療力量、醫療技術和經營管理等無形資產入股,占比25%。

彼時,捷爾醫療是一家“明星企業”,主營醫藥業務,曾與國內外諸多大型醫藥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2010年後,該企業還曾與全國多家三甲醫院共建科室,按一定比例分配營收。

複建消息曾引起不小的轟動。《重慶日報》的報道稱:“一位渝北區老幹部在情況通報會上激動地向區領導拱手致謝,你們敢啃‘硬骨頭’,為渝北解決了‘天大’的難事。”

2014年12月,頂著“國內首家混合製醫院”的頭銜,重醫附三院正式開始複建,規劃占地200餘畝,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編製床位1350張。

開工建設2年後,醫院順利開診。當時,多家媒體以“重醫大PPP合作項目首戰告捷”為題報道了這一事件。

有文章分析認為,社會資本與醫科大學聯姻,既解決了社會資本投資多元,有助於戰略轉型、增強資本實力的問題,又為醫科大學的科研和教學提供強大資金支持,分擔了學生培養壓力。

更有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感慨,公立醫院改革和社會資本辦醫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一直沒有找到可推廣的模式,而重慶醫科大學從混合所有製入手,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辦醫路徑。

社會資本方“爆雷”了

事實上,複建、開診後的幾年裏,重醫附三院確實煥然一新。

比如,醫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資方和高校分別任命一定數量的理事,共同決策醫院大事;創新人才引進、診療、收入、營收再分配等模式,所有營收都明確用於醫院再發展、員工福利等。

作為社會資本方,捷爾醫療辦醫有著自己的考量。它持續向重醫附三院提供市場推廣、財務管理等一係列支持,承諾向醫院供應配送藥品、試劑、醫用器械、耗材等,供應量不低於醫院采購總額的75%,獲利方式則是按醫院年收支結餘的75%,收取服務費用。

《現代醫院管理》的文章評價稱,“這改變了以往以藥補醫、藥品加成的利益結構,成功阻斷醫藥代表與醫務人員的直接接觸,最終讓醫務人員專注醫療來源……”

雙方占比情況

開診次年,醫院成為重慶醫科大學第三臨床學院,運營僅4年就獲評重慶市渝北區首家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在醫療圈內引起熱烈反響,媒體盛讚這是把握時代機遇的“行業標杆”。

然而,亮眼成績單背後,社會資本方卻開始傳出“爆雷”消息。

“財新”報道記載,2018年2月,中信銀行向重醫附三院發放短期貸款1.3億元,用於采購藥品、醫療器材及耗材等經營周轉,借款期限為1年。至當年年末,重醫附三院因持續拖欠利息等被銀行告上法庭。

調查發現,時任重醫附三院法定代表人劉榮華(捷爾醫療派駐高管)、捷爾醫療董事長李仕林等才是真正的借款人和資金使用方,他們盜用醫院公章,使用欺詐手段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還涉嫌挪用醫院資金。

法院在一審、二審中均認定,醫院應當履行還本付息的合同義務。後經多方協調,捷爾醫療及其子公司承諾,全額補償醫院1.3億元貸款本金及利息。

然而,此時的捷爾醫療已深陷財務困境。2018年,董事長李仕林被曝偽造公章、文件,虛構上百億應收賬款,這造成收購捷爾醫療100%股權的華業資本爆雷,最終摘牌退市。李仕林被批捕後,捷爾醫療與其他醫院的合作關係終止,與重醫附三院的供應鏈也隨之中斷。

彼時,《經濟觀察報》曾在人去樓空的捷爾醫療辦公室內看到一張銷售出庫單,提示該公司以每把337元的價格,向重醫附三院提供一款人流吸引管。後經業內比價,同規格的不鏽鋼材質人流吸引管售價僅約25元。

綜合媒體報道,社會資本方除了投入開辦資金外,對醫院再無更多投入,而一係列債務糾紛則對醫院造成負麵影響。一度有消息稱,重慶醫科大學不願再繼續掛牌該院,有人也開始對醫院PPP模式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

2020年,重慶醫科大學提起仲裁,要求提高自己對重醫附三院的權益至35%,並將原本在捷爾醫療名下的土地、房產等變更到學校。這被視為,高校要拿回醫院控製權。

重醫大附三院/圖源:醫院官微

被資方拖累後,醫院仍在高速發展

這不是重醫附三院第一次被社會資本方“背刺”。

早在1996年,重慶誼德實業有限公司以協議出讓方式,從政府處取得重醫附三院所處位置的土地使用權。2001年,在政府主持協調下,該公司與重慶大學、重慶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合作並取得批複,擬建一家民營三甲醫院。

次年,項目改名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設計床位1350張,總投資7.5億元,但項目波折不斷。2004年11月,重慶大學、重慶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退出合作。3年後,誼德公司法定代表人衛承偉因詐騙罪被刑事拘留,後被判處無期徒刑。

受此影響,醫院門診樓、住院樓等停工,項目被多家法院司法查封,涉及執行案件幾十件,涉案金額近10億元。

爛尾多年後,捷爾醫療獲得接盤機會。“吃一塹長一智”的高校對合作十分非常謹慎。根據《框架協議》,醫院達到開業條件、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高校方才正式授權醫院名稱。若醫院長期虧損,雙方終止協議後,醫院不得再使用前述名稱。

遺憾的是,捷爾醫療再度“爆雷”。但與第一次“爛尾”不同,多年來,重醫附三院一直在快速發展。

官網顯示,醫院於2020年12月15日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截至目前,該院年門急診服務量已達100萬人次,年出院患者5.5萬人次,年手術量2.5萬台次,其中Ⅲ、Ⅳ級手術占比超過80%。

此外,醫院推行以病人為中心、以係統疾病為主體的“中心製”整合醫療模式,並著力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和學科建設,設有臨床醫技科室42個、專科專病門診103個,擁有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6個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阿裏資產”公布的醫院財務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重醫附三院的收入、總資產、淨資產均狀況良好,賬麵餘額分別為2765.3萬、2558.78萬、10873.1萬元。今年5月,當地衛健部門公開透露,重醫附三院年醫療收入已達14億。

醫院三年間的財務數據/圖源:阿裏資產

早在2019年,時任重醫附三院執行副院長的嚴敏曾告訴媒體,“醫院專家隊伍穩定,醫院為其開出的薪水都能達到六七十萬元,上市公司對專家的津貼補助是另外一回事,跟醫院無關……很多貴重的醫療設備都是靠醫院的自有資金采購。”

如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顯示,重醫附三院的法定代表人為傅仲學,他曾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業務副院長、黨委書記,重慶市(衛生局)衛計委(副局長)副主任。此外,醫院領導團隊絕大部分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體係。

9.58億元成交,買家是何來頭?

在前述拍賣結果揭曉前,一位接近非公醫療的專業人士告訴“醫學界”,業內對此次拍賣討論頗多,因為這體現出中國醫療的部分潛在變化。

拍賣結果公布後,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遼寧方大集團)競得醫院部分權益。官網顯示,該公司以炭素、鋼鐵、醫藥、商業、航空五大板塊為核心,是一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今年4月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該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深化在臨空產業、物流服務、醫療康養等領域的戰略合作。兩個月後,重醫附三院所在的渝北區與遼寧方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方大航空國際總部正式入駐渝北。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遼寧方大集團總資產4000多億元,擁有員工近13萬人,2023年銷售收入突破3000億元,2017年至2023年的年繳稅金連續超百億元。

“不差錢”的遼寧方大集團,近些年不斷加大對醫療、醫藥方麵的投入。

2017年,集團與營口市政府簽訂協議,並購、重組營口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正式拉開進軍醫藥板塊的序幕。隨後,收購九江石化醫院、出資3.5億元收購原營口市第二人民醫院工程項目、建成開診方大群眾醫院……

今年9月,遼寧方大集團旗下的遼寧方大總醫院正式開業。該院總投入近百億,占地麵積323畝,醫療床位5000張,被譽為全國最大的、一次性整體規劃建設的單體綜合醫院。

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在開院儀式上稱,要做好“醫院虧損15年的準備”。他表示,遼寧方大總醫院不下達利潤指標,而是考核給老百姓治好多少病,考核服務得怎麽樣;住院費、手術費、藥費一定不比公立醫院貴,會向公立醫院標準看齊。

這種辦醫態度,符合重醫附三院的發展理念。

遼寧方大集團本次出手“闊綽”。重醫附三院經曆多次流拍,評估價和起拍價均有下降。這一次,遼寧方大集團最終將成交價定格在9.58億元,高出本輪評估價。

阿裏資產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媒體稱,該醫院性質是國有,拍賣的是舉辦權,可以參與分紅,但不能參與經營。此外,土地及地上建築物性質、用途均不變,仍作醫院使用。

以9.58億元競拍成功後,遼寧方大集團將進一步積累社會辦醫的經驗,而重醫附三院正在朝著“打造標杆醫院”的方向發展。雙方“牽手”後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值得期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耶魯華裔大一新生被退學,細節太狗血了
10天拍99場吻戲!美女演員遭分手 中國網友熱議
Costco新規“黃金1小時” 拿金卡被擋門外 兩派戰翻
突襲將軍大會 全場靜默對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美防長講話:嚴批“肥胖將領” 蓄鬍不專業 不爽就離職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國產客機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購遭遇困
特朗普稱若未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對美國的侮辱”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暫昏迷 獲賠1700萬美元
習近平重申“反台獨”,北京發布2758決議立場文件
川普對美軍將領說:把危險的國內城市當作訓練場
冷知識:中國是世界上外國人占比最少的國家之一
數十萬人大逃亡,“死亡比這樣活著更仁慈”
特朗普重提“讓加拿大成為第51州”
中國爆人潮 高鐵機場塞爆!“聰明人已提前出發”熱搜
意外插曲下:誰是特朗普夫婦的“電梯殺手”?
烏克蘭若揮“戰斧”可直打莫斯科 川普施壓普京新手段
俄2士兵躲坦克殘骸下存活60天 靠無人機補給撐過…
川普擬宣布與輝瑞達協議 以更低價出售藥品
赫格塞斯秀滑板技巧 打中重要部位 臉部扭曲視頻曝
美軍全球將領罕見齊聚 川普:美國麵臨內部戰爭
1周的仗打了4年 特朗普問普京:你是紙老虎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大型三甲醫院重醫附三院拍賣,9.58億元成交了

醫學界 2024-12-10 10:29:40

又一大型醫院被擺上了司法拍賣台。

今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三院”)線上拍賣正式結束,曆經112次出價後,醫院部分權益最終以9.58億元成交。這是該院3年內第4次站上拍賣台,成交價較評估價高出6500餘萬元。

高價成交背後,是重醫附三院的良好發展前景。多位重慶醫療人士告訴“醫學界”,重醫附三院仍在正常開診,雖然地理位置較偏,但醫院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醫療服務量、年度總收入持續增長。

作為國內首家混合所有製、非營利性、醫科大學直屬綜合醫院,重醫附三院曾是當地政府的PPP(公立機構與社會資本合作)重點項目,2016年開診、2020年獲評三甲,近年的年門診量達100萬人次。

此次線上拍賣吸引超2.8萬人在線圍觀,有2人報名參與競拍,最終由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競拍成功。3個月前,該公司投資近百億的遼寧方大總醫院開診,集團負責人曾公開宣布:“沒有利潤考核指標”“做好虧損15年的準備”。

拍賣成交情況/圖源:阿裏資產

爛尾17年後,成國內首家混合製醫院

重醫附三院的曆史可謂“辛酸”。

公開資料顯示,該院前身為南丁醫院,最初由民營資本投資建設。2007年,該民營企業法人被刑事拘留。已完成醫院主體結構施工的門診樓、住院樓等項目被迫擱置。

很長一段時間,重醫附三院就以“爛尾樓”的姿態存在,《重慶日報》對此曾有描述:“矗立在兩路黃金地段達17年之久。”

轉機出現在2014年前後,我國發文鼓勵社會辦醫。2013年10月發布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允許公立醫院以特許經營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為PPP模式醫院建設提供了契機。

2014年年末,重慶醫科大學與重慶捷爾醫療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爾醫療)達成《框架協議》,後者以價值15億元的資產和現金作為投入,繼續建設重醫附三院,占醫院產權和權益的75%。重慶醫科大學以醫療力量、醫療技術和經營管理等無形資產入股,占比25%。

彼時,捷爾醫療是一家“明星企業”,主營醫藥業務,曾與國內外諸多大型醫藥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2010年後,該企業還曾與全國多家三甲醫院共建科室,按一定比例分配營收。

複建消息曾引起不小的轟動。《重慶日報》的報道稱:“一位渝北區老幹部在情況通報會上激動地向區領導拱手致謝,你們敢啃‘硬骨頭’,為渝北解決了‘天大’的難事。”

2014年12月,頂著“國內首家混合製醫院”的頭銜,重醫附三院正式開始複建,規劃占地200餘畝,建築麵積約15萬平方米,編製床位1350張。

開工建設2年後,醫院順利開診。當時,多家媒體以“重醫大PPP合作項目首戰告捷”為題報道了這一事件。

有文章分析認為,社會資本與醫科大學聯姻,既解決了社會資本投資多元,有助於戰略轉型、增強資本實力的問題,又為醫科大學的科研和教學提供強大資金支持,分擔了學生培養壓力。

更有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感慨,公立醫院改革和社會資本辦醫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一直沒有找到可推廣的模式,而重慶醫科大學從混合所有製入手,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辦醫路徑。

社會資本方“爆雷”了

事實上,複建、開診後的幾年裏,重醫附三院確實煥然一新。

比如,醫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資方和高校分別任命一定數量的理事,共同決策醫院大事;創新人才引進、診療、收入、營收再分配等模式,所有營收都明確用於醫院再發展、員工福利等。

作為社會資本方,捷爾醫療辦醫有著自己的考量。它持續向重醫附三院提供市場推廣、財務管理等一係列支持,承諾向醫院供應配送藥品、試劑、醫用器械、耗材等,供應量不低於醫院采購總額的75%,獲利方式則是按醫院年收支結餘的75%,收取服務費用。

《現代醫院管理》的文章評價稱,“這改變了以往以藥補醫、藥品加成的利益結構,成功阻斷醫藥代表與醫務人員的直接接觸,最終讓醫務人員專注醫療來源……”

雙方占比情況

開診次年,醫院成為重慶醫科大學第三臨床學院,運營僅4年就獲評重慶市渝北區首家大型三甲綜合醫院,在醫療圈內引起熱烈反響,媒體盛讚這是把握時代機遇的“行業標杆”。

然而,亮眼成績單背後,社會資本方卻開始傳出“爆雷”消息。

“財新”報道記載,2018年2月,中信銀行向重醫附三院發放短期貸款1.3億元,用於采購藥品、醫療器材及耗材等經營周轉,借款期限為1年。至當年年末,重醫附三院因持續拖欠利息等被銀行告上法庭。

調查發現,時任重醫附三院法定代表人劉榮華(捷爾醫療派駐高管)、捷爾醫療董事長李仕林等才是真正的借款人和資金使用方,他們盜用醫院公章,使用欺詐手段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還涉嫌挪用醫院資金。

法院在一審、二審中均認定,醫院應當履行還本付息的合同義務。後經多方協調,捷爾醫療及其子公司承諾,全額補償醫院1.3億元貸款本金及利息。

然而,此時的捷爾醫療已深陷財務困境。2018年,董事長李仕林被曝偽造公章、文件,虛構上百億應收賬款,這造成收購捷爾醫療100%股權的華業資本爆雷,最終摘牌退市。李仕林被批捕後,捷爾醫療與其他醫院的合作關係終止,與重醫附三院的供應鏈也隨之中斷。

彼時,《經濟觀察報》曾在人去樓空的捷爾醫療辦公室內看到一張銷售出庫單,提示該公司以每把337元的價格,向重醫附三院提供一款人流吸引管。後經業內比價,同規格的不鏽鋼材質人流吸引管售價僅約25元。

綜合媒體報道,社會資本方除了投入開辦資金外,對醫院再無更多投入,而一係列債務糾紛則對醫院造成負麵影響。一度有消息稱,重慶醫科大學不願再繼續掛牌該院,有人也開始對醫院PPP模式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

2020年,重慶醫科大學提起仲裁,要求提高自己對重醫附三院的權益至35%,並將原本在捷爾醫療名下的土地、房產等變更到學校。這被視為,高校要拿回醫院控製權。

重醫大附三院/圖源:醫院官微

被資方拖累後,醫院仍在高速發展

這不是重醫附三院第一次被社會資本方“背刺”。

早在1996年,重慶誼德實業有限公司以協議出讓方式,從政府處取得重醫附三院所處位置的土地使用權。2001年,在政府主持協調下,該公司與重慶大學、重慶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等合作並取得批複,擬建一家民營三甲醫院。

次年,項目改名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設計床位1350張,總投資7.5億元,但項目波折不斷。2004年11月,重慶大學、重慶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退出合作。3年後,誼德公司法定代表人衛承偉因詐騙罪被刑事拘留,後被判處無期徒刑。

受此影響,醫院門診樓、住院樓等停工,項目被多家法院司法查封,涉及執行案件幾十件,涉案金額近10億元。

爛尾多年後,捷爾醫療獲得接盤機會。“吃一塹長一智”的高校對合作十分非常謹慎。根據《框架協議》,醫院達到開業條件、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高校方才正式授權醫院名稱。若醫院長期虧損,雙方終止協議後,醫院不得再使用前述名稱。

遺憾的是,捷爾醫療再度“爆雷”。但與第一次“爛尾”不同,多年來,重醫附三院一直在快速發展。

官網顯示,醫院於2020年12月15日成功創建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截至目前,該院年門急診服務量已達100萬人次,年出院患者5.5萬人次,年手術量2.5萬台次,其中Ⅲ、Ⅳ級手術占比超過80%。

此外,醫院推行以病人為中心、以係統疾病為主體的“中心製”整合醫療模式,並著力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和學科建設,設有臨床醫技科室42個、專科專病門診103個,擁有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6個重慶市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阿裏資產”公布的醫院財務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重醫附三院的收入、總資產、淨資產均狀況良好,賬麵餘額分別為2765.3萬、2558.78萬、10873.1萬元。今年5月,當地衛健部門公開透露,重醫附三院年醫療收入已達14億。

醫院三年間的財務數據/圖源:阿裏資產

早在2019年,時任重醫附三院執行副院長的嚴敏曾告訴媒體,“醫院專家隊伍穩定,醫院為其開出的薪水都能達到六七十萬元,上市公司對專家的津貼補助是另外一回事,跟醫院無關……很多貴重的醫療設備都是靠醫院的自有資金采購。”

如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顯示,重醫附三院的法定代表人為傅仲學,他曾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業務副院長、黨委書記,重慶市(衛生局)衛計委(副局長)副主任。此外,醫院領導團隊絕大部分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體係。

9.58億元成交,買家是何來頭?

在前述拍賣結果揭曉前,一位接近非公醫療的專業人士告訴“醫學界”,業內對此次拍賣討論頗多,因為這體現出中國醫療的部分潛在變化。

拍賣結果公布後,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遼寧方大集團)競得醫院部分權益。官網顯示,該公司以炭素、鋼鐵、醫藥、商業、航空五大板塊為核心,是一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今年4月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該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深化在臨空產業、物流服務、醫療康養等領域的戰略合作。兩個月後,重醫附三院所在的渝北區與遼寧方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方大航空國際總部正式入駐渝北。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遼寧方大集團總資產4000多億元,擁有員工近13萬人,2023年銷售收入突破3000億元,2017年至2023年的年繳稅金連續超百億元。

“不差錢”的遼寧方大集團,近些年不斷加大對醫療、醫藥方麵的投入。

2017年,集團與營口市政府簽訂協議,並購、重組營口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正式拉開進軍醫藥板塊的序幕。隨後,收購九江石化醫院、出資3.5億元收購原營口市第二人民醫院工程項目、建成開診方大群眾醫院……

今年9月,遼寧方大集團旗下的遼寧方大總醫院正式開業。該院總投入近百億,占地麵積323畝,醫療床位5000張,被譽為全國最大的、一次性整體規劃建設的單體綜合醫院。

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在開院儀式上稱,要做好“醫院虧損15年的準備”。他表示,遼寧方大總醫院不下達利潤指標,而是考核給老百姓治好多少病,考核服務得怎麽樣;住院費、手術費、藥費一定不比公立醫院貴,會向公立醫院標準看齊。

這種辦醫態度,符合重醫附三院的發展理念。

遼寧方大集團本次出手“闊綽”。重醫附三院經曆多次流拍,評估價和起拍價均有下降。這一次,遼寧方大集團最終將成交價定格在9.58億元,高出本輪評估價。

阿裏資產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媒體稱,該醫院性質是國有,拍賣的是舉辦權,可以參與分紅,但不能參與經營。此外,土地及地上建築物性質、用途均不變,仍作醫院使用。

以9.58億元競拍成功後,遼寧方大集團將進一步積累社會辦醫的經驗,而重醫附三院正在朝著“打造標杆醫院”的方向發展。雙方“牽手”後將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