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的中國:與日本社會隔絕的在日華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日本的《新聞周刊》發文描述了在日華人的生活。文中稱“日本有80萬中國人,其中很多人都與日本人沒有接觸。他們用中文租房、購物、做生意。龐大的微信經濟圈使這一切成為了可能。”下麵一起來看看文章是怎麽寫的吧——

東京的代代木公園在9月初舉辦了“中國節”,9月下旬舉辦了名為“你好,印度!”的活動。在中國的活動中,中華料理的小攤鱗次櫛比,特色活動“拖鞋乒乓球”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印度的活動中,空氣中飄蕩著美味咖喱的香味,印度的紗麗服飾體驗區也非常熱鬧。

這兩個活動都非常受歡迎,人氣很旺,但據筆者粗略觀察,參加中國活動的90%都是中國人。而參加印度活動的90%是日本人。

這似乎象征著當今日本人對中國和印度的感情,但遺憾的是,理由並不僅僅如此。中國節也反映了日本華人社區的 "特殊性"。

目前,在日本的華人超過80萬。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生活在與日本社會“隔絕”的環境中。他們在中國人經營的房地產公司租房子,和中國朋友一起吃正宗的中餐,在中文教學的補習班學習,生意夥伴也是中國人在日本開的公司,同事和客戶也都是中國人,手機上的app基本上都是中國的。

他們和日本人幾乎沒有接觸,因此日語也沒有絲毫進步。更確切地說,和過去不同,對他們來說現在可能已經沒有學日語的必要了。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一部分原因是在日本的中國人數量增加了,但還有另一個原因, 那就是中國社交網絡微信(WeChat)的巨大經濟圈已經在日本形成。

正如作家中島惠在她最近出版的《日本中的中國》一書中所揭示的,許多在日本的中國人現在通過微信購物,甚至很少去日本的超市。不僅是住在高層住宅樓的富裕階層,中產階層的中國人、大學生和預科生也是一樣。

舉個例子,清晨,中國商人會去東京的豐洲市場采購鮮魚,拍下照片發到微信群;一個群最多500人,如果他向4個群發送消息詢問“誰要買魚?”,那就有2000個潛在客戶。確定買家後,他就會親自送貨,用微信收款。當然,整個過程都不需要辦公室,也不會產生庫存。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不努力融入日本社會,兩國關係又如何改善呢? 長此以往,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印象隻會越來越差。

盡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希望,仍然有一些人在持續努力著。比如,在池袋,日本人和中國人會定期舉辦 "中日語言廣場",還有,在災難發生時組織慈善活動的“龍在日華人援助協會”。

此外,在日本定居的中國孩子在日本學校上學,能說流利的日語,並有日本朋友。或許他們能為在日華人開辟美好的未來......但這僅僅是筆者的願望,要增加來代代木公園參加中國節的日本人看起來並不容易。 

查看評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