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998,不用198!”“羽絨服隻要89!”
近日,浙江湖州織裏警方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當地一家服裝廠直播時,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甩賣”兒童羽絨服,疑似造假。警方遂立案調查。
織裏警方供圖
經過前期多日的調查摸排,織裏公安分局刑偵二大隊精確掌握了製假窩點、人員構成等情況並製定了抓捕方案。
對該企業涉案羽絨服抽樣檢測 織裏警方供圖
11月7日,織裏公安分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出動警力50餘人開展收網行動,抓捕犯罪嫌疑人3人,現場查獲“假羽絨服”7萬餘件,涉案價值700餘萬元。
辦案民警表示,涉案羽絨服的吊牌上標著70%絨,然而通過專業檢測顯示,該批服裝羽絨絨子含量基本為0%,均係偽劣羽絨服。
據該公司負責人交代,他們7月就開始做羽絨服,用“粉碎毛”以次充好降低成本價。
目前,該企業3名主管人員已被采取刑事強製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記者聯係了多位羽絨服行業人士,對方均肯定的回複記者,100元左右的鵝絨服不可能是90白鵝絨。
其中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了今年90白鵝絨行情價格約為1100元/公斤,較去年鵝絨原材料漲幅30%-40%,若填充200克鵝絨,單鵝絨成本就已經220元。
關於鵝絨服造假手段,業內人士回應稱,常用手段就是50絨冒充90絨、摻雜質增重等。
他表示也許是因為今年原材料過貴,今年除了摻飛絲、碎絨,還用豬毛、狗毛等其他雜質用來增重,但摻飛絲一直在行業內存在多年。
今年羽絨漲價多是因為豬
羽絨金網運營總監吳宇表示,今年的羽絨行情很“瘋狂”,鵝絨價格漲到曆史新高。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我國鴨的出欄量從2019年的48.8億隻下降至2023年的42.2億隻,同時鵝的出欄量也從6.3億隻下降至5.2億隻。
羽絨金網數據顯示,近半年,含絨量90%的白鵝絨價格從5月6日的1069.66元/公斤上漲至11月4日的1143.92元/公斤,上漲幅度達6.94%;含絨量90%的白鴨絨價格從5月6日的481.9元/公斤上漲至11月4日的535.62元/公斤,上漲幅度為11.15%。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的豬肉價格較低。有業內人士分析:“市場上的絨變少了,其中有一個原因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豬肉價格處於低位,使得禽類需求下降,出欄率降低。絨少、商家多,自然就漲價。”
“真實情況確實如此。”廣州服裝行業內部人士透露,羽絨是羽絨服的關鍵原材料,從行業變化看,近一年的羽絨價格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最近我們跟企業也在討論這個話題,我們認為還是相關聯的。”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韶通表示,一方麵傳導需要時間,另一方麵,鵝絨價格上漲也是造成今年羽絨行情見漲的關鍵。
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有關人員介紹,目前很多廉價羽絨服多用“飛絲”填充,所謂“飛絲”就是粉碎毛。實際上就是鴨、鵝毛的邊角廢料粉碎以後成為絲絨狀,這種“飛絲”填充的羽絨服不僅不保暖,而且由於缺乏高溫消毒等程序,還有可能產生異味和病菌,潛藏致病危險。其建議,選購羽絨服除了最好選擇正規品牌外,還應該看產品的充絨量和含絨量等標簽信息是否齊全,並輕輕按壓看其是否很快回彈恢複原狀以辨別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