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小幅上升 疫情後美國民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又回來了

小幅上升 疫情後美國民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又回來了

文章來源: 自然係列 於 2024-11-21 07:45:4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相信科學家會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決策的民眾在2023至2024年間小幅上升。

馬薩諸塞州的March for Science遊行。一項調查發現,今年公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度略高於2023年。

美國總統選舉前兩周開展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自COVID-19疫情開始以來,美國對科學家的信任度首次出現上升,雖然上升幅度不大。

這次調查由華盛頓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調查對象中相信科學家會為公眾謀取最大利益的比例從一年前的73%上升至當前的76%(見“信任度小幅上升”),但仍低於2020年4月封城剛開始時對科學家87%的信任度。不過,這標誌著一個新的轉折——逆轉了我們在疫情期間看到的“對科學信任度的下降”,該報告第一作者、皮尤中心的科研副主管Alec Tyson表示。

這一結果與其他數據給科研工作者帶來了好消息。1月在OSF服務上發布的一篇預印本論文[1]顯示,2022年和2023年對67個國家逾7萬人的調查發現,民眾對科學家的整體信任度較高。

“沒有數據支持科學信任度麵臨普遍危機的說法,”該預印本共同作者、哈佛大學科學史學家Naomi Oreskes表示,皮尤調查的結果讓整個科研界更安心了。

由於特朗普不在意氣候變化也不待見聯邦科學家,有些科研人員擔心他在11月5日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會侵蝕公眾對科學的信任,還可能預示了科學家群體與一部分美國民眾之間的分歧。

科研人員尚不清楚政治變化會如何影響公眾對科學家的看法,該預印本共同作者、瑞士蘇黎世大學科學溝通研究員Niels Mede表示。但考慮到這次皮尤調查的開展時間,調查結果或能作為追蹤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公眾對科學態度變化的一個基準點。

黨派分歧

Tyson和他的同事在10月21日至27日期間,通過在線調查和電話采訪了9593名美國民眾。受訪者被要求對各種描述進行認同度打分——這些描述涵蓋科學家的智力、溝通技巧、對民眾的同情心以及對政策的參與度。

近乎90%的自稱民主黨的受訪者表示相信科學家會為公眾謀取最大利益。共和黨的這一比例為66%——比去年高了5個百分點。不過,關於科學家是否應該參與科學議題的政策辯論,受訪者的分歧很大,51%的受訪者讚同科學家的積極參與,48%的受訪者認為科學家不應該參與這類辯論。

這表明,人們希望相信科學,但不盡然相信科學家在發揮其影響力時能擺脫個人偏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調查研究員Arthur Lupia說道。

皮尤報告還發現,45%的受訪者認同科學家是優秀的溝通者,47%的受訪者認為科學家感到自己高人一等。科研人員向《自然》表示,科研群體應當悉心聽取這些意見,並作出回應。

“做出發現是一回事,真正解釋這些發現是另一回事,”Lupia說,“要讓科學具有公共價值,我們實際上必須做好這兩件事。”

要想解決溝通的難題,Oreskes認為科學學位課程中應當增加圍繞公眾溝通的寫作和演說課程。Mede建議科學家參與中小學的科學活動,支持社區科學項目,並通過其他方式與人們麵對麵溝通。

“這給科學家提供了一個重要機遇,尤其是對政府部門的科學家,”Oreskes表示,“讓我們有機會坦誠地反思疫情期間的溝通有哪裏做的不到位,並思索今後如何做得更好。”

查看評論(7)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特朗普19歲兒子最後一天上學,發福圓潤到沒脖子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急轉彎?特朗普:對華關稅145%到頂了,要降
奧特曼在國會承認:中美的差距確實越來越小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比爾蓋茨決定捐99%財產,卻沒準備給新女友留點
乘客突發急病,醫生為何選擇不救?
悠仁親王學術造假入讀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機!
副總統萬斯:印巴兩國衝突 “根本上不關我們的事”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美商務部證實 川普將撤銷“拜登版”AI芯片出口禁令
普京在俄勝利日閱兵演講:真理和正義在我們這邊
普京停火3天?烏克蘭出動無人機就要俄勝利日難堪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小幅上升 疫情後美國民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又回來了

自然係列 2024-11-21 07:45:46
相信科學家會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決策的民眾在2023至2024年間小幅上升。

馬薩諸塞州的March for Science遊行。一項調查發現,今年公眾對科學家的信任度略高於2023年。

美國總統選舉前兩周開展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自COVID-19疫情開始以來,美國對科學家的信任度首次出現上升,雖然上升幅度不大。

這次調查由華盛頓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調查對象中相信科學家會為公眾謀取最大利益的比例從一年前的73%上升至當前的76%(見“信任度小幅上升”),但仍低於2020年4月封城剛開始時對科學家87%的信任度。不過,這標誌著一個新的轉折——逆轉了我們在疫情期間看到的“對科學信任度的下降”,該報告第一作者、皮尤中心的科研副主管Alec Tyson表示。

這一結果與其他數據給科研工作者帶來了好消息。1月在OSF服務上發布的一篇預印本論文[1]顯示,2022年和2023年對67個國家逾7萬人的調查發現,民眾對科學家的整體信任度較高。

“沒有數據支持科學信任度麵臨普遍危機的說法,”該預印本共同作者、哈佛大學科學史學家Naomi Oreskes表示,皮尤調查的結果讓整個科研界更安心了。

由於特朗普不在意氣候變化也不待見聯邦科學家,有些科研人員擔心他在11月5日再次當選美國總統會侵蝕公眾對科學的信任,還可能預示了科學家群體與一部分美國民眾之間的分歧。

科研人員尚不清楚政治變化會如何影響公眾對科學家的看法,該預印本共同作者、瑞士蘇黎世大學科學溝通研究員Niels Mede表示。但考慮到這次皮尤調查的開展時間,調查結果或能作為追蹤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公眾對科學態度變化的一個基準點。

黨派分歧

Tyson和他的同事在10月21日至27日期間,通過在線調查和電話采訪了9593名美國民眾。受訪者被要求對各種描述進行認同度打分——這些描述涵蓋科學家的智力、溝通技巧、對民眾的同情心以及對政策的參與度。

近乎90%的自稱民主黨的受訪者表示相信科學家會為公眾謀取最大利益。共和黨的這一比例為66%——比去年高了5個百分點。不過,關於科學家是否應該參與科學議題的政策辯論,受訪者的分歧很大,51%的受訪者讚同科學家的積極參與,48%的受訪者認為科學家不應該參與這類辯論。

這表明,人們希望相信科學,但不盡然相信科學家在發揮其影響力時能擺脫個人偏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調查研究員Arthur Lupia說道。

皮尤報告還發現,45%的受訪者認同科學家是優秀的溝通者,47%的受訪者認為科學家感到自己高人一等。科研人員向《自然》表示,科研群體應當悉心聽取這些意見,並作出回應。

“做出發現是一回事,真正解釋這些發現是另一回事,”Lupia說,“要讓科學具有公共價值,我們實際上必須做好這兩件事。”

要想解決溝通的難題,Oreskes認為科學學位課程中應當增加圍繞公眾溝通的寫作和演說課程。Mede建議科學家參與中小學的科學活動,支持社區科學項目,並通過其他方式與人們麵對麵溝通。

“這給科學家提供了一個重要機遇,尤其是對政府部門的科學家,”Oreskes表示,“讓我們有機會坦誠地反思疫情期間的溝通有哪裏做的不到位,並思索今後如何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