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上海市靜安區“武泰公寓”的多位業主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台反映,小區裏有一戶頂樓業主,20年間陸續在屋頂公共區域搭建違建空間。上個月,這戶業主竟然變本加厲,動用吊車將磚塊、水泥吊運至屋頂開始翻新存量違建。小區居民們都感到憂心忡忡:在屋頂如此大興土木會給大樓帶來安全隱患。
記者來到“武泰公寓”,業主們告訴記者,該小區始建於2000年前後,當時,這戶頂樓業主就開始在屋頂公共區域搭建涼棚等構築物。20年間,違建不斷擴大,上個月,這戶業主竟然又開始對違建進行翻建。
武泰公寓第一屆業委會主任
杜女士:在10月17號看見我們武泰小區的門口,堆滿了裝修的大型物品。一點點把大型物品吊到25樓屋頂,下麵群眾看得目瞪口呆。
小區業主
張先生:一點點擴建出來的,一個月前她把窗戶全部拆掉,右邊的彩色布罩住的。
小區業主:以前屋頂這裏,一點房子都沒有的,房子買進來的時候,就是一個水箱一個平台,這是新造的。
知情業主表示,實際上這戶業主20年前就在樓頂違法搭建了,隻不過當時使用的是輕質材料,搭建的麵積也不算大,因此雖有業主反映,也沒有被深究,最後大都不了了之。
但這一次,眼見著涉事業主變本加厲,還把裝修材料吊到屋頂大興土木,違建成了顯眼的“巨無霸”,其他業主們群情激憤,都擔心會影響房屋結構安全,選擇不再沉默,並向多方進行了投訴。
小區業主
姚先生:這樣搭上去後,我們很擔心的,一個是把屋頂的承重破壞了,保溫層和防水層破壞了,混凝土開裂滲水。
10月25日,物業在業主群中發文表示他們已上門督促,目前這戶業主已經拆除新砌的磚牆。
不過,昨天(11月11日)上午,記者和執法人員一起進入違建內部,發現牆上的窗框都已安裝完畢,裝修似乎並未停止。
記者多方了解到,涉事房屋是一套頂層複式,產證麵積約210平方米,這套複式的一樓並未改建,改建部分主要位於和公共露台連通的二樓。通過物業提供的原始圖紙比對,可以看到,這戶業主在20年間,疑似侵占了3處公共區域,打通成為3間房間,連大樓的公共煙道也被圈入其中。
邱淩
新世紀物業小區經理:圖紙上3塊地方都是空的露台,現在等於都搭出來了,估計100平方有的。
物業經理表示,發現這戶業主在翻新存量違建,他們立即進行了勸阻。不過,此後還是發現有工人在二樓裝修。
邱淩
新世紀物業小區經理:當時吊裝的時候,動靜比較大。我說涉及到25樓裝修的,如果你要強行動的,我先打聲招呼,如果物業發現了就強製請工人出去了。
記者多次嚐試聯係業主夏女士,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不久後,一位自稱在業主家做了20年的保姆趕來現場,表示願意出麵接受采訪、說明緣由。
朱阿姨
夏女士家保姆:這套房子是2000年左右買入的,當時開發商說凡是人走不進來的地方,你們可以自己建一點,這是曆史遺留問題,是存量違建。之前家裏麵因為白蟻成災,本來準備小規模修補,後麵人家說要徹底解決問題隻能大規模裝修。
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人表示,此前,這處屋頂違建已被認定為存量違建。此次群眾舉報後,他們立即上門取證,不過,對方隻願意拆除新砌的磚牆。
記者:在存量的基礎上又進行了裝修,包括砌磚、排管,包括內部的裝飾和修改,算不算新建違建?
陸海波
江寧路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教導員:目前是有內部裝修的現象,目前為止還是要,通過物業、居委會包括居民的走訪交談,還有房管部門進行核實。
不過,這位負責人表示,屬地城管已對這處存量違建的翻新行為予以立案,並做房屋注記,促使業主自行拆除。
其實,無論是“存量違建”還是“新增違建”,本質上都屬於違建。小坊此前報道過,糾結在這一問題的案例,專家也已做過解釋說明。
上海市拆違專辦法務專員倪麟蔚表示,《上海市拆除違法建築若幹規定》中對“新增違建”的概念進行重新的定義,一個是正在搭建的行為,今年又加入了一塊,是對於經勸阻不聽勸阻繼續實施並完成建設的違法建築,也視為“新增違建”。
新建的就是新增,對於新增違建,要求“動態清零,露頭必打”,可以通過行政強製措施快速拆除。
事實上,20年間該小區2棟樓共計搭建有8處違建,小區首屆業委會主任杜阿姨表示,違建萌芽之初,居民也多次反映,他們也曾上報給物業居委,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第一屆業委會主任 業主
杜阿姨:當時居民反映給物業、居委、後幾屆業委會,都不了了之。第一屆業委會我最有發言權,為什麽這個問題成為所謂的老問題,為什麽拖到現在,不存在老問題,就是一點點搭了以後沒反映。
屬地城管回應,接下來,街道、居委、房管等部門將對該小區的存量違建進行核查,並作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