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某科技公司招募誌願者捐糞便,合格捐贈者每次可獲 300 元補助,引發網友關注。據南方 ·
都市報報道,相關帖子顯示,捐贈者每個月最多安排捐贈 22 次,最高月入 6600 元,提供定期免費體檢。
此前,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 CEO 譚驗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
攝入再多依舊營養不良的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帶來的並發症,甚至自閉症等神經係統疾病,都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
譚驗介紹,根據人體腸道微生物的基因組、代謝組等數據,尋找並預測對某種疾病有治療作用的微生物,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平台進行篩選,開發臨床藥物。
其實,糞便捐獻並不是稀奇事。瀟湘晨報 · 晨視頻檢索發現,中南大學曾在 2018 年 9
月發布信息,中南大學湘雅生物樣本庫麵向所有 2018
級新生,招募誌願者,通過捐獻自己的排泄物、體檢後廢棄的血液等作為生物樣本,存入生物樣本庫。
據了解,湘雅生物樣本庫存儲的主要內容包括糞便、尿液、血液、病理組織等。
生物樣本庫主要是指標準化收集、處理、儲存和應用健康和疾病生物體的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和器官等樣本以及與這些生物樣本相關的臨床、病理、治療、隨訪、知情同意等資料及其質量控製、信息管理與應用係統。
糞便不僅可以用作生物醫學研究,還可以用來治病。
早在 2014 年,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接診了一名頑固性 " 炎性腸病 "
患者,專家通過提取其小侄女糞便中的細菌,注入患者胃腸道,使患者病情大為好轉並出院,成為湖南省內糞菌移植手術成功的第一人。
移植當天,患者小侄女提供了新鮮糞便交給實驗室的醫生,醫生迅速處理並提取糞便中的細菌,注入患者胃腸道;整個治療過程患者沒有任何不適。術後
7 天肖女士複查發現自己血液中的炎性指標均有改善,腹痛也有所減輕、失眠不再出現。
2016 年,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消化內科運用糞菌移植,成功治療了一位罕見極重症偽膜性小腸結腸炎患者。
經兩次腸鏡證實,張女士患上了罕見的極重症偽膜性小腸結腸炎。專家們先後兩次提取了張女士兒子的糞菌提取液,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鮮的糞菌提取液經鼻空腸管緩慢注入張女士的空腸。移植當天,張女士即感覺腹痛好轉,腹瀉量較前減少。經過一段時間鞏固治療,發熱腹痛等症狀基本消失,腹瀉好轉,病情改善出院。
△醫務人員正在過濾離心提取糞菌液,圖源湘雅二醫院官網
在 2017
年,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王芬教授首次將糞菌移植用於治療應激因素(應激性生活事件)所致的抑鬱症患者,經過為期半年的隨訪,患者狀態一直穩定,療效令人滿意。
另外,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顯示,中藥 " 人中黃 "
為甘草末置竹筒內,於人糞坑中浸漬一定時間後的製成品。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溫熱疫毒發斑,痘瘡,丹毒,惡瘡,中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