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國大選,男女對決!意味著什麽?

美國大選,男女對決!意味著什麽?

文章來源: BBC 於 2024-10-30 13:46: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凱蒂·凱(Katty Kay)

當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男性選民中享有巨大領先優勢時,女性選民則告訴民調機構,她們更喜歡賀錦麗(Kamala Harris)。政治上的性別差異反映十年來的社會動蕩,更有可能左右美國大選。

作為第一名獲得總統提名的有色人種女性,也是第二位取得提名的女性,賀錦麗極力避免談論自己的身份。

這名副總統上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聽著,我參加競選是因為我相信,對於所有美國人來說,無論種族和性別,我是此時此刻擔任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

然而,盡管她努力避免這個議題,但性別卻逐漸成為這場競選的關鍵。

“總統女士”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個新事物,根據合理推測雖然許多選民喜歡這個想法,但有些人對這種新奇感到有點不安。

賀錦麗競選團隊不會公開表態,但一名成員最近向我承認,他們認為確實存在“隱藏的性別歧視”,這將阻止某些人投票支持任何女性總統。

現在已是 2024 年,很少人會向民調直言女性不適合在橢圓形辦公室工作(盡管很多人仍然會社交媒體上分享厭女的表情包)。一名民主黨策略師認為,當選民在民調中表示賀錦麗還沒有“準備好”、或沒有合適的“個性”或“能力”時,他們真正的意思其實是因為她是女性。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美國國會議員利茲·切尼(右,Liz Cheney)稱特朗普“厭女”,並一直協助賀錦麗(左)向共和黨女性推銷自己。

特朗普競選團隊上周表示,性別與此無關。 “賀錦麗軟弱、不誠實,並具有危險的自由主義,這正是為什麽美國人民將在 11 月 5 日拒絕她。”不過,競選團隊的高級顧問布萊恩·蘭紮(Bryan Lanza)發短信給我說,他有信心特朗普會獲勝,因為“男性性別差距帶給我們優勢”。

上一次女性競選總統時,對其性別的負麵態度顯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八年前,希拉裏·克林頓(Hilary Clinton)強調她是首名獲得主要政黨提名的女性。

其競選口號“我與她同在”(I’m with Her)也在提醒人們要留意她的開創性角色。

賓夕法尼亞州國會議員馬德琳·迪恩(Madeleine Dean)回想當時與選民討論希拉裏參選資格的情景。這周我出席她在其選區的競選活動時,她告訴我,在2016年時人們會對她說:“她身上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

迪恩說她很快就意識到,“問題在於‘她’。這就是那個說不出的東西。問題在於(希拉裏)是一名女性。”

迪恩認為這種想法雖已沒那麽普遍,但她認為,即使是現在,“有些人還是覺得‘一個有權勢的女人?不,這也太過了 ’”。

2016 年以來,女性的處境發生巨大變化。2017年的#MeToo運動改善了人們對女性在職場麵對的微妙、甚至是明顯歧視的認知,並改變了我們談論女性專業人士的方式。MeToo可能會讓像賀錦麗這樣的候選人更容易獲得提名。

然而,對部分人而言,這些在多元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議題上的重大進展被視為倒退,特別是對於那些感覺自己被拋在後麵的年輕男性來說。或者,對於更偏好傳統性別角色的保守派美國人來說,這些變化顯得過於激進。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周日公布的新聞民調結果顯示,競選已出現性別差距,反映美國對社會角色議題持更廣泛的態度。

BBC的美國新聞夥伴CBS的報導稱,男性傾向於認為美國在促進性別平等的努力上已經走得太遠,亦更有可能成為特朗普的支持者。

女性則更有可能認為針對性別平等的努力仍不足夠,並傾向較支持賀錦麗。

CBS報導指出,男性對賀錦麗能否成為強而有力的領導者的信心低於女性,大多數男性表示特朗普是一名強而有力的領導者。

因此,對於部分選民來說,11月的選舉已經變成對近年性別規範及社會動蕩討論的公投。這一點對賀錦麗難以接觸的選民——生活在迅速變化的年輕男性尤其明顯。

哈佛大學政治研究中心(Harvard Institute of Politics)民調總監約翰‧德拉‧沃爾普(John Della Volpe)表示,“年輕男性不時覺得,如果他們提出問題,就會被貼上厭女、恐同或種族主義的標簽。 ”

“因為覺得不被理解而感到沮喪,許多年輕男性陷入特朗普或馬斯克(Elon Musk)的兄弟文化中。他們看到民主黨的優先議題——女性、墮胎權、LGTBQ 文化——然後他們會問‘我們呢?’”

德拉‧沃爾普(Della Volpe)專門針對年輕選民進行民意調查。他表示,他所指的年輕男性並非另類激進右翼或非自願單身的陰謀論者。他們可能是你的兒子,或是你鄰居的兒子。德拉‧沃爾普指出,事實上,許多人支持女性平等,但卻感到自己的憂慮沒有被聽見。

德拉‧沃爾普列舉一係列統計數據,顯示年輕男性現時的處境比同齡女性更差:他們較不容易有戀愛關係,入讀大學比率比過去較低,自殺率也高於同齡女性。

與此同時,年輕的美國女性正在大步向前。她們的受教育程度高於男性,從事朝陽型的服務行業,收入逐漸超越男性。蓋洛普(Gallup)的民調數據顯示,自從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年輕女性相比男性更顯著地傾向自由主義。

這一切造成嚴重的性別分歧。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過去 7 年,認為美國在促進性別平等方麵“走得太遠”的年輕男性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特朗普透過更衣室談話和參加終極格鬥錦標賽活動來吸引年輕男性選民。

特朗普幾乎直覺地抓住人們的不滿,並利用男性的挫敗感,在競選的最後幾周更是加倍強調男性氣質。他在其社交平台“真相社會”(Truth Social)上轉發一則警告帖文,聲稱“男子氣概受到攻擊”。最近他還以一位知名高爾夫球手的生殖器開玩笑。

“這是一個充滿男子氣概的人”,特朗普在指向高爾夫球手阿諾德·帕爾默(Arnold Palmer)時說。 “當他和其他職業球員一起洗澡時,他們出來後說——‘噢,天哪。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特朗普將更衣室的談話帶到公開場合——他的觀眾喜歡這點。在政治集會上大肆談論陰莖尺寸,被視為是對令人窒息的政治正確的終極反擊。

在集會和電視廣播中,民主黨似乎以一副嚴厲的愛來回應那些失落不滿的年輕男性。前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 斥責,有些男性“不喜歡讓女性擔任總統,並且找出各種其他替代理由”。在一則新的電視廣告中,演員艾德·奧尼爾(Ed O’Neill)的語氣雖較為緩和,但也更加直接:“做個男人:投票給女人。”(Be a man: Vote for a woman)

在這場競選的最後幾天,性別議題無處不在,卻又杳無蹤影。

特朗普希望男子氣概成為這場競選的核心。賀錦麗幾乎不承認自己是競選公職的女性。在《紐約時報》的一項民調中,特朗普在男性選民中領先 14%。賀錦麗則在女性選民中領先 12%。

女士們先生們,男孩們女孩們——他們很可能左右這次選舉。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東亞女兒最難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著戳破了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19歲高考生失聯超7天,母接到電話:20萬撈人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24小時討論排行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劉曉波去世八周年:重溫他留給中國人的精神遺產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加薩平民領物資"當場遭以軍爆頭"!醫院淚訴:24人被擊斃
簡評人民日報呼籲“同誌”稱呼重歸主流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川普關稅一波波,為何美股不跌反漲?專家揭背後"心理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大選,男女對決!意味著什麽?

BBC 2024-10-30 13:46:55



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凱蒂·凱(Katty Kay)

當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男性選民中享有巨大領先優勢時,女性選民則告訴民調機構,她們更喜歡賀錦麗(Kamala Harris)。政治上的性別差異反映十年來的社會動蕩,更有可能左右美國大選。

作為第一名獲得總統提名的有色人種女性,也是第二位取得提名的女性,賀錦麗極力避免談論自己的身份。

這名副總統上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表示,“聽著,我參加競選是因為我相信,對於所有美國人來說,無論種族和性別,我是此時此刻擔任這項工作的最佳人選。”

然而,盡管她努力避免這個議題,但性別卻逐漸成為這場競選的關鍵。

“總統女士”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個新事物,根據合理推測雖然許多選民喜歡這個想法,但有些人對這種新奇感到有點不安。

賀錦麗競選團隊不會公開表態,但一名成員最近向我承認,他們認為確實存在“隱藏的性別歧視”,這將阻止某些人投票支持任何女性總統。

現在已是 2024 年,很少人會向民調直言女性不適合在橢圓形辦公室工作(盡管很多人仍然會社交媒體上分享厭女的表情包)。一名民主黨策略師認為,當選民在民調中表示賀錦麗還沒有“準備好”、或沒有合適的“個性”或“能力”時,他們真正的意思其實是因為她是女性。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美國國會議員利茲·切尼(右,Liz Cheney)稱特朗普“厭女”,並一直協助賀錦麗(左)向共和黨女性推銷自己。

特朗普競選團隊上周表示,性別與此無關。 “賀錦麗軟弱、不誠實,並具有危險的自由主義,這正是為什麽美國人民將在 11 月 5 日拒絕她。”不過,競選團隊的高級顧問布萊恩·蘭紮(Bryan Lanza)發短信給我說,他有信心特朗普會獲勝,因為“男性性別差距帶給我們優勢”。

上一次女性競選總統時,對其性別的負麵態度顯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八年前,希拉裏·克林頓(Hilary Clinton)強調她是首名獲得主要政黨提名的女性。

其競選口號“我與她同在”(I’m with Her)也在提醒人們要留意她的開創性角色。

賓夕法尼亞州國會議員馬德琳·迪恩(Madeleine Dean)回想當時與選民討論希拉裏參選資格的情景。這周我出席她在其選區的競選活動時,她告訴我,在2016年時人們會對她說:“她身上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

迪恩說她很快就意識到,“問題在於‘她’。這就是那個說不出的東西。問題在於(希拉裏)是一名女性。”

迪恩認為這種想法雖已沒那麽普遍,但她認為,即使是現在,“有些人還是覺得‘一個有權勢的女人?不,這也太過了 ’”。

2016 年以來,女性的處境發生巨大變化。2017年的#MeToo運動改善了人們對女性在職場麵對的微妙、甚至是明顯歧視的認知,並改變了我們談論女性專業人士的方式。MeToo可能會讓像賀錦麗這樣的候選人更容易獲得提名。

然而,對部分人而言,這些在多元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議題上的重大進展被視為倒退,特別是對於那些感覺自己被拋在後麵的年輕男性來說。或者,對於更偏好傳統性別角色的保守派美國人來說,這些變化顯得過於激進。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周日公布的新聞民調結果顯示,競選已出現性別差距,反映美國對社會角色議題持更廣泛的態度。

BBC的美國新聞夥伴CBS的報導稱,男性傾向於認為美國在促進性別平等的努力上已經走得太遠,亦更有可能成為特朗普的支持者。

女性則更有可能認為針對性別平等的努力仍不足夠,並傾向較支持賀錦麗。

CBS報導指出,男性對賀錦麗能否成為強而有力的領導者的信心低於女性,大多數男性表示特朗普是一名強而有力的領導者。

因此,對於部分選民來說,11月的選舉已經變成對近年性別規範及社會動蕩討論的公投。這一點對賀錦麗難以接觸的選民——生活在迅速變化的年輕男性尤其明顯。

哈佛大學政治研究中心(Harvard Institute of Politics)民調總監約翰‧德拉‧沃爾普(John Della Volpe)表示,“年輕男性不時覺得,如果他們提出問題,就會被貼上厭女、恐同或種族主義的標簽。 ”

“因為覺得不被理解而感到沮喪,許多年輕男性陷入特朗普或馬斯克(Elon Musk)的兄弟文化中。他們看到民主黨的優先議題——女性、墮胎權、LGTBQ 文化——然後他們會問‘我們呢?’”

德拉‧沃爾普(Della Volpe)專門針對年輕選民進行民意調查。他表示,他所指的年輕男性並非另類激進右翼或非自願單身的陰謀論者。他們可能是你的兒子,或是你鄰居的兒子。德拉‧沃爾普指出,事實上,許多人支持女性平等,但卻感到自己的憂慮沒有被聽見。

德拉‧沃爾普列舉一係列統計數據,顯示年輕男性現時的處境比同齡女性更差:他們較不容易有戀愛關係,入讀大學比率比過去較低,自殺率也高於同齡女性。

與此同時,年輕的美國女性正在大步向前。她們的受教育程度高於男性,從事朝陽型的服務行業,收入逐漸超越男性。蓋洛普(Gallup)的民調數據顯示,自從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年輕女性相比男性更顯著地傾向自由主義。

這一切造成嚴重的性別分歧。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過去 7 年,認為美國在促進性別平等方麵“走得太遠”的年輕男性比例增加了一倍多。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特朗普透過更衣室談話和參加終極格鬥錦標賽活動來吸引年輕男性選民。

特朗普幾乎直覺地抓住人們的不滿,並利用男性的挫敗感,在競選的最後幾周更是加倍強調男性氣質。他在其社交平台“真相社會”(Truth Social)上轉發一則警告帖文,聲稱“男子氣概受到攻擊”。最近他還以一位知名高爾夫球手的生殖器開玩笑。

“這是一個充滿男子氣概的人”,特朗普在指向高爾夫球手阿諾德·帕爾默(Arnold Palmer)時說。 “當他和其他職業球員一起洗澡時,他們出來後說——‘噢,天哪。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特朗普將更衣室的談話帶到公開場合——他的觀眾喜歡這點。在政治集會上大肆談論陰莖尺寸,被視為是對令人窒息的政治正確的終極反擊。

在集會和電視廣播中,民主黨似乎以一副嚴厲的愛來回應那些失落不滿的年輕男性。前總統奧巴馬 (Barack Obama) 斥責,有些男性“不喜歡讓女性擔任總統,並且找出各種其他替代理由”。在一則新的電視廣告中,演員艾德·奧尼爾(Ed O’Neill)的語氣雖較為緩和,但也更加直接:“做個男人:投票給女人。”(Be a man: Vote for a woman)

在這場競選的最後幾天,性別議題無處不在,卻又杳無蹤影。

特朗普希望男子氣概成為這場競選的核心。賀錦麗幾乎不承認自己是競選公職的女性。在《紐約時報》的一項民調中,特朗普在男性選民中領先 14%。賀錦麗則在女性選民中領先 12%。

女士們先生們,男孩們女孩們——他們很可能左右這次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