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筷子夾火箭”背後 一種東西在推動他“成事”
文章來源: 忘川邊的但丁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那種比技術本身重要的多的東西。
各位好,今天頭條接了一個推廣,聽不不錯的書,大家可以看看。
次條我想寫個隨筆。
昨晚全程圍觀了馬斯克“筷子夾火箭”的壯舉。
當地時間10月13日上午8時30分許(北京時間13日晚8時30分許),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發射升空,這是“星艦”第五次試飛,首次嚐試用發射塔的機械臂(也被稱為“筷子”)在半空中捕獲助推器以實現回收並取得成功。
整個過程給人的感覺實在是太驚豔和科幻了,我有一種感覺,自己是在見證人類曆史上的重要一步。
一個明朝人聽聞泰西有個叫哥倫布的人發現了新大陸會是什麽感覺呢?
一個生活在特殊時代的中國人聽聞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有時什麽感覺呢?
曆史,就這樣正在我們的眼前發生。它在大洋彼岸,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它終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幾年前還有人嘲笑馬斯克的星艦計劃發一個爆炸一個,但現在我估計不會有人這麽說了。再過上若幹年,等到馬斯克真的實現了登陸火星的夢想的時候,可能又會是同樣一批人,會對西洋科技的這份“變怪神奇”大驚小怪,搞出什麽“登(陸)火(星)造假論”出來,一如他們今天相信“登月是假的”“西方科技革命是從永樂大典上抄的”一樣。
不奇怪,因為唯有如此,這些人的認知才能完成自洽。
其實就馬斯克這個人來說,我覺得他這輩子本身也是挺神奇的故事。
2002年,馬斯克剛31歲的時候,他已經財務自由了,可是他卻並沒有選擇躺平,而是去實踐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把人送上火星。
那一年,他投資1億美元創辦了SpaceX公司,專門製造和發射先進火箭。
但是,這麽高精尖產業是有門檻的。
2006年,SpaceX首次發射,5秒過後,火箭失控墜落;
2007年,第二次發射,火箭升空,5分鍾過後解體爆炸;
2008年,第三次發射,火箭分離故障,又失敗了;
也就是說,短短三年間,馬斯克造的火箭,三次發射三次失敗,一年一爆,跟過年放煙花似的。1億美元的投資,眼睛一閉一睜全沒了。
但是馬斯克本人居然沒有氣餒,或者更確切的說,他的投資人居然沒有氣餒。2008年正趕上金融危機,最窮困的時候馬斯克把房子、車子、私人飛機……一切能變賣的資產全賣了。從億萬富豪變成億萬負豪,但他卻依然能融到資,籌到錢。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複刻的故事。
而且美國股市在咱們看來也很奇葩,2010年的時候,馬斯克的特斯拉在納斯達克上市,此前的十年間和此後的十年間,特斯拉其實一直在虧損。但它的股價卻一直在上漲,十年內股價漲幅近6000%。
一直到2020年,特斯拉真正開始盈利,馬斯克才真正迎來了他事業的黃金期,最近他那酷炫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首秀你看了嗎?同樣的驚豔無比。
我覺得馬斯克的這個成功的故事背後,有另外一種東西在推動他“成事”,那就是穩定的預期。
無論民營載人火箭、還是電動汽車、無人駕駛,都是一種需要長期、大規模投資才能做成的項目。如果沒有對這些項目穩定的預期,預判到這些研發獲得的成果可以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護,如果投資者需要擔心這些研發會在進行到一半時被禁止、沒收或者征用。那麽調動民間資本進入這些需要長投的產業,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是民間資本不能被匯聚起來做大事,而是隻有在預期穩定的情況下,在財產和知識產權得到有效尊重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其實讓我想起了大航海時代,很多人覺得哥倫布非常勇敢,居然願意親身赴險於萬裏波濤之外。向中世紀人們認為不可逾越、乃至是世界盡頭的大西洋進發。去看看海那邊到底有什麽。
但我覺得這個過程當中真正關鍵的,並不是哥倫布個人的勇氣,或者讚助他的卡斯提利亞女王伊莎貝拉的遠見卓識,亦或者歐洲當時的航海技術有多麽發達(嚴格的說,歐洲當時的航海技術與中東乃至遠東的技術尚且各有千秋,甚至有些難分伯仲)。
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哥倫布和女王之間簽訂的那份契約——這份名為《格林納達條約》的契約規定,
第一,女王和其丈夫將封哥倫布為海軍上將,他的繼承人將世襲他的這一職務和所享有的一切特權;
第二,女王和國王委任哥倫布為他所發現和占有的所有島嶼和陸地的總督和首席行政長官;
第三,在哥倫布的管轄範圍內,通過購買、交換和其他方式獲得的所有商品(珍珠、寶石、黃金、白銀、香料或其他物品)在扣除各種費用後,他將擁有十分之一,其餘十分之九上交國王。、
也就是說,當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的時候,他與伊莎貝拉女王的關係不是傳統的君臣關係,而是非常現代的契約關係。哥倫布相信女王會認賬,在自己“創業”成功之後分給他應得的那一份,女王也相信哥倫布的信用。雙方都對對方的履約形成了穩定的預期,所以才會有了這次偉大的探索。
所以,是契約帶來的預期,成就了哥倫布,和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乃至歐洲的輝煌。
而這樣的預期,在同時代的其他中世紀文明中是難以發生的。因為在其他文明中,皇權與皇權下的百姓還是遵循著贏者可以通吃一切,包括踐踏規則和雙方達成契約本身的暴力邏輯。
也因如此,在那種中世紀社會中,無論朝廷還是民間,都很難基於穩定預期給一個民間創業者的長期創業項目提供這樣一個穩定投資。因為君主是口含天憲的,而哥倫布這樣的民間創業者的權益在必要時時可能被踐踏或征用。因此後者無法相信前者許諾的契約,而前者也會想方設法不讓後者離開自己的權力可及的控製範圍內。
這就是明清在官辦的鄭和下西洋之後,非但沒有開啟大航海,反而開始漫長海禁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撐起哥倫布偉大探險的,不是勇氣、甚至不是單純的科技、而是穩定的預期,和支撐這種穩定預期的契約和雖然正在成型中、但已經開始發揮效力的王在法律下的法製精神。
同理,我們也可以說,馬斯克昨天的“筷子夾火箭“”確實夾的很穩,但比他夾得更穩,或者說讓他夾得如此之穩的,其實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中更深層的某些東西。
比如,最淺顯的一種,一個穩定的預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