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聘任趙子健的研究院 研究員每年得交100元建檔費

聘任趙子健的研究院 研究員每年得交100元建檔費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4-10-11 10:10:1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有著“4個博士2個博士後”的“95後”趙子健引發輿論熱議,聘任其為研究員的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亦受到關注。

澎湃新聞注意到,不同於該院10月10日《說明》中的“經審驗趙子健本人提供的有關資料,擬聘任其為兼職研究人員”一說,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10月1日《關於聘任李崇輝教授等30人為我院研究人員的通知》明確提到,“為提升我院科研水平,推進我院同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經研究院2024年第7次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聘任李崇輝教授等30人為我院研究人員”。該通知自發布之日起生效,而這份名單中就包括趙子健等5名研究員。

趙子健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和執法監督局今年4月公布的資料,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是一家自治區本級民辦非企業單位。它指的是,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如民辦幼兒園、民辦門診部、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藝術研究院?(所)等均在此列。

“我院自成立以來,緊密團結聯係民族文化藝術領域廣大專家學者,深深植根於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事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理論普及、實踐探索和自身建設,為促進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創新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引領和智力支持。”2023年10月,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方麵在招募兼職研究人員的材料中宣稱。

這份招募材料介紹,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是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的獨立法人科研機構。現有專兼職科研人員99人,其中顧問2人,首席專家5人,特聘研究員6人,研究員55人,副研究員19人,助理研究員1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40人,具有博士學曆學位人員28人,在讀博士10人。

當時,該院對研究員聘任要求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二):1、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不含在讀博士);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3篇以上;或在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以上;或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20篇以上且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上;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主持人;4、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2項以上;5、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各級政府委托的文化藝術決策、谘詢、管理報告及發展規劃者(國家級1項或省部級2項或市廳級3項以上)。

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研究人員采取特別邀請、個人申請、同行專家推薦三種方式加入。院方介紹,研究人員聘期為三年,在聘期內,研究人員須繳納注冊費、科研建檔費100元/年。

“待遇”方麵,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提供有:頒發聘書;為每位研究人員建立科研檔案並進行動態管理;通過該院平台、網站發布研究人員科研動態;推薦申報國家及自治區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文化藝術創作及人才工程扶持、各級各類獎項;推薦加入全國、自治區各類社會組織會員;推薦申報自治區非公領域專技人才職稱評審等。

另外,視項目獲批、參與情況,研究人員可獲取相應勞務報酬。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以來,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的“科研團隊”逐步擴張。也是在這一年,研究院的業務範圍由“開展民族文化藝術研究與學術研討,組織學術講座與作品展覽、交流、弘揚民族文化藝術”,變更為“開展文化藝術創作研究;交流谘詢活動;文化藝術產品研發;成果展示與轉化;承接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相關服務”。

2022年2月,王鵬瑞等41人被聘請為該院首批科研人員;2023年3月,馬健等9人成為該院2023年第一批受聘科研人員;2024年9月5日,劉筠梅等7人被聘任為該院研究人員;2024年9月18日,賈舒等13人被聘為該院研究人員;2024年10月1日,李崇輝等30人受聘該院研究人員。

據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10月11日官網資料,該院現有專兼職科研人員217人,其中首席專家11人,首席顧問4人、顧問2人,特聘研究員5人,研究員86人,副研究員63人,助理研究員4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85人,具有博士學曆學位人員60人,在讀博士35人。院方介紹,2022年以來,該院受自治區社科聯、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等機構委托、資助先後舉辦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形象學術研討會、“兩個打造”視域下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學術研討會、第一屆中國動畫史年會暨首屆民國動畫學術論壇等重要學術會議,在學界業界產生一定影響。

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網站還開辟了“成果快報”欄目,播發該院研究人員參與研討會、著作出版、發表論文等消息。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夜醒來後院沒了!洛杉磯千萬豪宅一夜變成危房
“大又美法”實施 部分中產美國家庭不用再交聯邦稅
萬斯:政府寧願關門 絕不給非法移民免費醫療
加州男子將性犯罪者折磨致死!自稱“感到很快樂”
埃及內政部通報:失聯6天中國女孩被捕,原因是...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防長講話:嚴批“肥胖將領” 蓄鬍不專業 不爽就離職
YouTube將支付特朗普2200萬美元 了結法律糾紛
清華大學爆重大醜聞!多名師生帶遊客入校牟利被逮
中國國產客機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購遭遇困
突襲將軍大會 全場靜默對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川普召集全球800位將領講話 美媒:不能線上辦嗎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暫昏迷 獲賠1700萬美元
美財長收到短信:剛救助阿根廷 米萊就賣中國大豆…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特朗普曬辦公室24K黃金裝飾,稱外國領導人看了"驚歎不已"
吸引外國人才的K字簽證是好東西,但趕上了最差的時機
Costco新規“黃金1小時” 拿金卡被擋門外 兩派戰翻
川普炫耀24K純金裝飾 網吐槽:根本平價賣場貨噴漆
中國在東海岸部署先進導彈:威懾台灣,對抗美國影響力
中國爆人潮 高鐵機場塞爆!“聰明人已提前出發”熱搜
橫向對比多個國家:養老金為什麽不能“多繳多得”?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聘任趙子健的研究院 研究員每年得交100元建檔費

澎湃新聞 2024-10-11 10:10:15

近日,有著“4個博士2個博士後”的“95後”趙子健引發輿論熱議,聘任其為研究員的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亦受到關注。

澎湃新聞注意到,不同於該院10月10日《說明》中的“經審驗趙子健本人提供的有關資料,擬聘任其為兼職研究人員”一說,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10月1日《關於聘任李崇輝教授等30人為我院研究人員的通知》明確提到,“為提升我院科研水平,推進我院同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經研究院2024年第7次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聘任李崇輝教授等30人為我院研究人員”。該通知自發布之日起生效,而這份名單中就包括趙子健等5名研究員。

趙子健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和執法監督局今年4月公布的資料,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是一家自治區本級民辦非企業單位。它指的是,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如民辦幼兒園、民辦門診部、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藝術研究院?(所)等均在此列。

“我院自成立以來,緊密團結聯係民族文化藝術領域廣大專家學者,深深植根於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事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理論普及、實踐探索和自身建設,為促進自治區民族文化藝術創新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學引領和智力支持。”2023年10月,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方麵在招募兼職研究人員的材料中宣稱。

這份招募材料介紹,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是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的獨立法人科研機構。現有專兼職科研人員99人,其中顧問2人,首席專家5人,特聘研究員6人,研究員55人,副研究員19人,助理研究員12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40人,具有博士學曆學位人員28人,在讀博士10人。

當時,該院對研究員聘任要求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二):1、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不含在讀博士);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3篇以上;或在北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篇以上;或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20篇以上且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上;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主持人;4、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2項以上;5、作為主要負責人完成各級政府委托的文化藝術決策、谘詢、管理報告及發展規劃者(國家級1項或省部級2項或市廳級3項以上)。

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研究人員采取特別邀請、個人申請、同行專家推薦三種方式加入。院方介紹,研究人員聘期為三年,在聘期內,研究人員須繳納注冊費、科研建檔費100元/年。

“待遇”方麵,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提供有:頒發聘書;為每位研究人員建立科研檔案並進行動態管理;通過該院平台、網站發布研究人員科研動態;推薦申報國家及自治區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文化藝術創作及人才工程扶持、各級各類獎項;推薦加入全國、自治區各類社會組織會員;推薦申報自治區非公領域專技人才職稱評審等。

另外,視項目獲批、參與情況,研究人員可獲取相應勞務報酬。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以來,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的“科研團隊”逐步擴張。也是在這一年,研究院的業務範圍由“開展民族文化藝術研究與學術研討,組織學術講座與作品展覽、交流、弘揚民族文化藝術”,變更為“開展文化藝術創作研究;交流谘詢活動;文化藝術產品研發;成果展示與轉化;承接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委托的相關服務”。

2022年2月,王鵬瑞等41人被聘請為該院首批科研人員;2023年3月,馬健等9人成為該院2023年第一批受聘科研人員;2024年9月5日,劉筠梅等7人被聘任為該院研究人員;2024年9月18日,賈舒等13人被聘為該院研究人員;2024年10月1日,李崇輝等30人受聘該院研究人員。

據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10月11日官網資料,該院現有專兼職科研人員217人,其中首席專家11人,首席顧問4人、顧問2人,特聘研究員5人,研究員86人,副研究員63人,助理研究員4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85人,具有博士學曆學位人員60人,在讀博士35人。院方介紹,2022年以來,該院受自治區社科聯、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等機構委托、資助先後舉辦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形象學術研討會、“兩個打造”視域下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學術研討會、第一屆中國動畫史年會暨首屆民國動畫學術論壇等重要學術會議,在學界業界產生一定影響。

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網站還開辟了“成果快報”欄目,播發該院研究人員參與研討會、著作出版、發表論文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