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彭博:為擺脫虧損 中國純電車企轉向混動

彭博:為擺脫虧損 中國純電車企轉向混動

文章來源: RFA 於 2024-10-07 19:18: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圖為中國生產的別克 Velite 5混合動力汽車。中國純電動汽車製造商正在紛紛轉向生產混合動力車,以應對消費者的裏程焦慮及尋求盈利的突破。

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中國純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轉向生產混合動力車型,以應對消費者的裏程焦慮及尋求盈利的突破。中國著名車企吉利的高管表示,當前中國市場上盈利的汽車公司幾乎都生產內燃機汽車,而純電動汽車廠商仍然麵臨盈利困境。

據美國彭博社本周一(10月7日)報道,中國幾家曾專注於生產純電動汽車的製造商最近宣布,將開始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增程式電動車,包括美股上市的小鵬汽車和吉利的高端品牌極氪都加入了這一趨勢。國企廣汽集團旗下國有品牌埃安也在開發增程式電動車。

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和其他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因為它們不僅緩解了消費者對續航裏程的擔憂,還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電池電量耗盡時可以啟用燃油發動機,而增程式電動車則依靠內燃機為電池充電,使其具備了更長的續航能力。

在中國市場上,這兩類車型的銷量增幅已超越純電動汽車。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今年8月,中國市場上混合動力汽車的注冊量飆升了近140%,而增程式電動車的注冊量也增長了90%。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僅增長了20%。

報道指,盈利能力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向混合動力車型擴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在3月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吉利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目前中國市場上唯一盈利的汽車公司是那些生產內燃機汽車的公司。他坦言:“純電動汽車公司都不盈利。”

目前,除了特斯拉以外,沒有任何一家純電動汽車生產商能夠擺脫虧損。中國比亞迪和理想汽車雖然也實現了盈利,但這主要依賴於其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型。

中國汽車製造商向混合動力車型的轉變,顯示出他們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這一趨勢也與一些高管的觀點相背。大眾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四年前曾表示,增程式電動車是對環境最差的解決方案。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2022年7月也曾表示,混合動力隻是一個“過渡階段”,應該早日淘汰。

特斯拉對混合動力的抗拒可能會讓其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場中繼續失去市場份額。雖然這家美國公司上季度在中國獲得了一些電動汽車補貼的支持,但其全球車輛交付量仍然低於許多分析師的預期。

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的崛起是否值得慶祝,業內仍有爭議。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盡管純電動汽車將在交通脫碳方麵發揮主要作用,但混合動力汽車也有其積極意義。然而,研究機構警告稱,如果混合動力車主沒有充分利用電池電力行駛,這些車型反而可能會增加石油需求,從而削弱純電動車的市場需求。

吉利的桂生悅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並主張繼續開發內燃機與電池混合動力車型,因為向零排放交通轉變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表示:“比亞迪是領先者,但其利潤的主要貢獻來自於他們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李成鋼被免去駐世貿代表職務,貝森特曾批評其"失控"
習近平繼續清洗軍方最高層,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
羅浮宮7分鍾被搶9件珍寶,拍賣行總裁直言"很難銷贓"
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再度發生爭吵:"爆粗口,訓斥,扔地圖"
史上最便宜特斯拉,毛坯程度看笑中國車主




24小時討論排行

澤連斯基:世界領土最大國家 為何還需要更多領土?
中國稀土管製,反而加速全球產業鏈的重建
被曝多次怒吼飆髒話 川普:沒逼烏割地求和 完全沒有…
特朗普據報要求烏割讓領土給俄,並拒絕提供戰斧導彈
沒給小費 顧客被餐廳員工追出來圍堵 還叫了警察!
川普與澳洲簽稀土協議:半年投入10億美元
鄭麗文支持者高喊“我是中國人” 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FT:中國已做好攤牌準備 北京並非隻有稀土一張牌
王丹父親辭世 悲喊:無法送終是極大遺憾與悲哀
從"台獨"到"親中":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的啟示
陝西博士參選紐約州長:誓言打造"零貧困零犯罪"…
美拱手讓出稀土掌控權 中國耕耘30年成霸主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穩定,但消費者更加謹慎
川普:無意摧毀中國 美中關係沒事
川普警告!若關稅遭最高法院推翻"美國恐陷多年困境"
“中國在對決全世界”在美國經濟腹地感受中美激烈對峙的一周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彭博:為擺脫虧損 中國純電車企轉向混動

RFA 2024-10-07 19:18:37


圖為中國生產的別克 Velite 5混合動力汽車。中國純電動汽車製造商正在紛紛轉向生產混合動力車,以應對消費者的裏程焦慮及尋求盈利的突破。

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中國純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轉向生產混合動力車型,以應對消費者的裏程焦慮及尋求盈利的突破。中國著名車企吉利的高管表示,當前中國市場上盈利的汽車公司幾乎都生產內燃機汽車,而純電動汽車廠商仍然麵臨盈利困境。

據美國彭博社本周一(10月7日)報道,中國幾家曾專注於生產純電動汽車的製造商最近宣布,將開始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增程式電動車,包括美股上市的小鵬汽車和吉利的高端品牌極氪都加入了這一趨勢。國企廣汽集團旗下國有品牌埃安也在開發增程式電動車。

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和其他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因為它們不僅緩解了消費者對續航裏程的擔憂,還具有更高的性價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電池電量耗盡時可以啟用燃油發動機,而增程式電動車則依靠內燃機為電池充電,使其具備了更長的續航能力。

在中國市場上,這兩類車型的銷量增幅已超越純電動汽車。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今年8月,中國市場上混合動力汽車的注冊量飆升了近140%,而增程式電動車的注冊量也增長了90%。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僅增長了20%。

報道指,盈利能力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向混合動力車型擴展的另一重要原因。在3月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吉利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桂生悅表示,目前中國市場上唯一盈利的汽車公司是那些生產內燃機汽車的公司。他坦言:“純電動汽車公司都不盈利。”

目前,除了特斯拉以外,沒有任何一家純電動汽車生產商能夠擺脫虧損。中國比亞迪和理想汽車雖然也實現了盈利,但這主要依賴於其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型。

中國汽車製造商向混合動力車型的轉變,顯示出他們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適應能力。這一趨勢也與一些高管的觀點相背。大眾中國首席執行官馮思翰四年前曾表示,增程式電動車是對環境最差的解決方案。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2022年7月也曾表示,混合動力隻是一個“過渡階段”,應該早日淘汰。

特斯拉對混合動力的抗拒可能會讓其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場中繼續失去市場份額。雖然這家美國公司上季度在中國獲得了一些電動汽車補貼的支持,但其全球車輛交付量仍然低於許多分析師的預期。

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的崛起是否值得慶祝,業內仍有爭議。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盡管純電動汽車將在交通脫碳方麵發揮主要作用,但混合動力汽車也有其積極意義。然而,研究機構警告稱,如果混合動力車主沒有充分利用電池電力行駛,這些車型反而可能會增加石油需求,從而削弱純電動車的市場需求。

吉利的桂生悅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並主張繼續開發內燃機與電池混合動力車型,因為向零排放交通轉變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他表示:“比亞迪是領先者,但其利潤的主要貢獻來自於他們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