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曆史!OpenAI新融資:萬億 AI 獨角獸誕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天淩晨,OpenAI 宣布獲得66 億美元(約合 464 億人民幣)融資,估值達到了1570 億美元(約合 1.1 萬億人民幣)。

這是矽穀史上最大的一次融資,超過了今年馬斯克 xAI 的 60 億美元融資規模,也讓OpenAI 繼續成為 AI 獨角獸中的領頭羊。

早前《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蘋果在最後關頭決定退出這輪融資,而 OpenAI 最近多名高管出走內部正經曆動蕩,但這些似乎沒有給 OpenAI 帶來太多變數。

我們先給大家總結 OpenAI 本次融資的關鍵細節和背景:

本輪融資美國風投機構 Thrive Capital 領投,其貢獻了66 億美元中的 13 億,微軟繼續參投(7.5 億美元),英偉達和軟銀等公司則是首次參投 OpenAI。

新融資將用於增強OpenAI在人工智能研究中的領導地位,增加計算能力,並開發旨在解決複雜問題的工具。

OpenAI 的運營成本一直高昂,包括大約 70 億美元用於模型訓練,以及與運行 ChatGPT 相關的重大日常開支

OpenAI 繼續主導生成性人工智能領域,ChatGPT 擁有超過 2.5 億每周活躍用戶。

該公司預計今年的收入約為 37 億美元,盡管預計由於高運營成本將帶來約 50 億美元的虧損。

OpenAI 的估值飆升驚人,從年初的 700 億美元一躍到1570 億美元

下麵我們將帶大家回顧 OpenAI 最近的一係列動蕩,希望能讓你更了解這家 AI 明星公司背後遇到的重重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OpenAI 正堅定地從非營利組織轉型為營利性公司。

如果OpenAI 兩年內沒完成公司結構的重組,本輪投資者將有權要求退回他們的「真金白銀」。

然而,在 OpenAI 轉型為真正的商業公司之前,不可避免地會經曆一段漫長的陣痛期。

許多 OpenAI 現任員工和前員工認為,OpenAI 在發布產品公告和進行安全測試方麵過於急躁,且已失去對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更直白地說,在 Altman 的掌舵下,OpenAI 正逐步變得更像一家普通公司。

員工們普遍不滿的一點是,肩負掌舵人身份的 Altman 大多時候不參與公司的日常事務,而是忙於全球推廣 AI,籌集資金以建設 AI 所需的芯片和數據中心。

首先,這無疑是好事,因為開發和運營 AI 模型本質上是一門燒錢的遊戲。AI 走出實驗室,進入現實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依然需要金錢的「燃料」。

根據《紐約時報》查閱的財務文件,OpenAI 8 月份的月收入達到 3 億美元,自 2023 年初以來增長了 1700%。

該公司預計今年的年銷售額約為 37 億美元,並且估計明年收入將激增至 116 億美元。

但據一位同樣審查了這些文件的金融專業人士分析,在支付了運營服務相關成本、員工工資和辦公室租金等其他費用後,OpenAI 預計今年將虧損約 50 億美元。

並且,這些數字還不包括基於股權的員工薪酬和文件中未完全解釋的幾項高額費用。

其次,一些在 OpenAI 工作多年的研究人員卻認為,大量資金的注入和巨額利潤的前景正在侵蝕 OpenAI 的文化。

還記得超級對齊團隊負責人 Jan Leike 曾在 X 上發文:

我與 OpenAI 領導層在公司核心優先事項上的分歧已久,最終達到了一個臨界點……近年來,安全文化和流程已經讓位於更為吸引人的產品。

成立於 2015 年的 OpenAI 是一家非營利性的研究機構,其宗旨是「創建造福全人類的安全通用人工智能(AGI)」。但照目前來看,這艘大船正悄然偏離了航向。

置身事中的 OpenAI 高管離職潮或許是這一變化的最好表征。

我們已經梳理了關於 OpenAI 高管離職潮的一些內幕,還沒吃上瓜的朋友可以點擊——OpenAI 高管離職潮內幕曝光!員工大批 Altman:愛賺錢,也愛「宮鬥」

簡單來說,這大致可分為兩個原因,一是高管心裏受委屈了,二是錢沒給夠。

而在今天,外媒 WSJ 又曝出一些新鮮的瓜料。據悉,在五月份 Ilya 和超級對齊團隊負責人 Jan Leike 官宣離職之後,OpenAI 高層擔心這會引發更大規模的人才流失,因此積極尋求 Ilya 的回歸。

OpenAI 前 CTO Mira 和總裁 Brockman 攜帶著其他員工的賀卡和信件拜訪 Ilya ,並對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並表示如果沒有 Ilya,公司可能會陷入「崩潰」。

報道還指出,當時 Altman 也親自上門拜訪,並對其他人尚未找到解決 Ilya 離職問題的辦法表示遺憾。

當時,Ilya 向他的前同事表示,他正在認真考慮重返 OpenAI。

然而,不久後,臨時「變卦」的 Brockman 突然打電話通知 Ilya,公司撤回了讓他回歸 OpenAI 的提議。

原因是,公司內部高管在確定 Ilya 新角色及其如何與其他研究人員共事(包括他的首席科學家繼任者)方麵「遇到了困難」。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Ilya 很快宣布創立新公司 SSI,並已成功籌集了 10 億美元的資金。

再者,技術大咖離職潮的出現本質上還是繞不開「安全」二字。

在 GPT-4o 發布之前,OpenAI 的高管們希望借此機會狙擊 Google 年度開發者大會,以搶占更多的關注。而研究人員被要求在僅剩的 9 天內完成比原計劃更為全麵的安全測試。

加班加點、日夜通宵的安全團隊每天工作 20 小時,幾乎沒有時間核查他們的工作。

基於不完整數據的初步結果顯示,GPT-4o 符合部署的安全標準。

但在模型發布後,《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後續分析顯示該模型的勸說能力超出了 OpenAI 內部標準,即創建能夠說服人們改變信念並參與潛在危險或非法行為的內容的能力。

急於推出 GPT-4o 是一個普遍現象。作為時任 CTO(首席技術官),Mira 曾多次推遲搜索和語音交互等產品的計劃發布,因為她認為這些產品尚未準備就緒。

其他高級員工也越來越不滿。聯合創始人兼頂級科學家 John Schulman 告訴同事,他對 OpenAI 內部衝突感到沮喪,對未能挽回 Ilya 感到失望,並擔心公司正在逐漸地忘記「初心」。

於是乎,今年 8 月,他離開了 OpenAI,轉投了注重安全的老對手 Anthropic。

昨日,外媒 The Information 報道提到,Brockman 和 Murati 在公司的 AI 發展計劃上也時常存在分歧 。

盡管 Brockman 作為公司總裁,通常應該負責公司的整體戰略規劃和決策,但他同時也會參與到具體的項目中,比如將早期的 AI 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的產品原型。

這種既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的角色重疊,很輕易就讓其與 Murati 及其技術團隊的觀點和計劃產生分歧。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Brockman 喜歡插手任何感興趣的項目,這常常讓相關人員感到不滿,比如 Brockman 經常在最後一刻要求對已規劃好的項目進行修改,這迫使包括 Murati 在內的其他高管出麵調和。

多年來,員工一直敦促 Altman 約束 Brockman,稱他的行為讓員工「士氣低落」。這些擔憂一直持續到今年,最終 Altman 和 Brockman 同意他應暫時休假。

上個月,Brockman 在 X 平台上寫道:「我將休假到年底。這也是自九年前共同創立 OpenAI 以來的第一次放鬆。」

顯然,OpenAI 高層已經人手不足。就在 Murati 辭職的同一天,首席研究官和副總裁也相繼離職。

在完成這筆矽穀史上最大融資後,Altman 的挑戰還遠沒結束。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