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美以關係發生畸變 以想重建中東秩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作者孫興傑(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據新華社報道,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裏10月1日晚發表聲明稱,伊朗從其領土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共發射超過180枚彈道導彈。

這是繼今年4月之後,伊朗又一次對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此次伊朗主要使用了導彈,包括高超音速導彈。據消息人士透露,伊朗的襲擊目標是以色列的三個軍事基地。另外,這次行動更具突然性,伊朗方麵表示,沒有事先向相關

伊朗“下場”對以色列發動襲擊,是否會引起中東地區的全麵戰爭?各方都在管控危機,但戰事的確在升級,全麵戰爭的風險在上升。

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導彈襲擊,似乎在預料之中。最近一段時間,伊朗的高級軍官以及伊朗盟友頻頻遭遇以色列的精準“斬首”,以色列軍隊在多條戰線出擊,包括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尼爾福魯尚先後喪生。

以色列的一係列行動給伊朗帶來了多重挑戰:第一,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同盟網絡受到實質性打擊,包括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也門胡塞武裝都是伊朗構建的反以網絡,如此局麵,或導致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嚴重下滑;第二,伊朗的戰略信譽受到考驗,自己的小兄弟頻頻遭受打擊,如果伊朗不給予有力支持,恐怕同盟網絡將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對比今年4月,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是對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使館領事處的報複,但事前幾乎“廣而告之”,對以色列造成的傷害有限;第三,伊朗的軍事威懾力受到挑戰,以色列依靠其強大的情報能力、信息戰能力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對伊朗及其盟友的領導人進行精準“斬首”,而伊朗無法做出對等的報複,從而與以色列的軍事能力形成了“代差”。

從目前情況來看,加沙地帶現在不是以軍的首要戰場,大量兵力轉向黎巴嫩方向。在地下堡壘的納斯魯拉被炸死之後,有報道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被轉移到安全地點。納斯魯拉之死,似乎讓人感覺與以色列為敵的領導人們沒有安全之所了。以軍對黎巴嫩的行動標誌著這場戰爭的重大轉折點——以軍的目標,從報複和消滅哈馬斯,變成了瓦解和消滅伊朗構建的反以同盟網絡;以軍更新了行動模式,通過對敵方的政治中樞進行打擊,瓦解政治意誌,如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的高層都受到了重創,不排除以軍對伊朗高層采取行動。

整體來看,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調整——“以戰爭重建中東秩序”。值得玩味的是,以色列將針對黎真主黨總部的空襲行動命名為“新秩序”。這意味著,此前伊朗和美國不下場,而以色列與伊朗盟友的“代理人戰爭”模式可能要終結。

伊朗對於其中風險當然是知曉的,此次導彈襲擊之後,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此次襲擊是對以色列“侵略”的果斷回應,伊朗不尋求戰爭,但堅決抵抗任何威脅,“不要與伊朗發生衝突”。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也表示,此次行動旨在回應哈尼亞、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以及革命衛隊高級將領等人遭以色列殺害事件。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強調,伊朗的軍事行動已經結束,除非以色列決定采取進一步報複行動。換句話說,此次伊朗沒有後續的行動計劃,也不希望與以色列開戰。

對於以色列來說,內塔尼亞胡要通過戰爭消除威脅,重塑以色列的戰略環境,重建以色列的戰略威懾力。當然,這背後還有美國的支持,內塔尼亞胡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美國。美以關係的畸變,也是中東地區全麵戰爭的重大風險,雖然美總統多次重申要避免全麵中東戰爭。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