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於多方麵因素,不少人治到一半就放棄了。
撰文 |?燕小六
“你看過電影《畫皮》嗎?臉皮掀起來的那種……”四川省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崔瑋告訴“醫學界”,這是他見到劉大爺的第一印象。
那天,71歲的劉大爺被黑熊襲擊。他的鼻骨、上頜骨廣泛骨折,骨骼塌陷。麵部皮膚撕脫,軟組織廣泛移位、有深部碾挫傷,一側鼻孔挪到麵頰位置。
這類猛獸襲擊致傷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很常見,每年都能遇到。崔瑋介紹,就在劉大爺入院前1個月左右,他及團隊剛接診一名中年男性,鼻子被黑熊咬掉一半。
基於豐富的“熊出沒”應對經驗,崔瑋有一套診療方案,涉及清創、縫合、修複、重建等多步驟。但他很遺憾,礙於多方麵因素,不少人治到一半就放棄了。
8月7日清晨,71歲劉大爺上山采鬆茸,遭遇黑熊襲擊。最嚴重的傷主要集中在麵部。圖源/四川省人民醫院
竭盡全力保住組織
據家人回憶,事發當天清晨7時許,劉大爺如常地到附近山上撿鬆茸。他剛爬上一個小坡,就看到平地趴著一頭黑熊。
一人一熊,距離僅一米左右。熊往前一撲,將劉大爺按在掌下,接著甩掌揮向劉大爺的右臉,致其皮開肉綻。皮膚一端牽在劉大爺的麵部,另一端撕脫、垂到嘴邊。
進攻後不久,黑熊起身跑遠。劉大爺脫下衣服,包裹住臉部傷口,趕緊逃離現場,期間還給妻子打電話求救。
“損毀嚴重。”崔瑋回憶劉大爺送至醫院時的樣子,稱其整張臉就像塌了頂梁柱的房子般垮塌、走形。
當務之急是做急診清創包紮。崔瑋坦言,這是治療團隊和劉大爺要邁過的第一道難關。
劉大爺的受傷環境複雜,損傷麵積大且深,傷口裏嵌著血痂和泥土。土壤、黑熊攜帶的各種病原體,可能趁機進入傷口,導致傷口感染和嚴重的腐敗、潰爛。
理論上,整個清創過程就像準備食材,需要衝淨所有汙漬,去除腐壞部位。“區別在於人體組織的每一寸都有作用,且多數情況下不能再生。醫學當然可以激進一些,一次性清除所有失活、疑似感染部位。但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保住一張臉。”崔瑋說。
他和團隊用大量的生理鹽水、過氧化氫等反複衝洗創麵,徹底探查深部,細心地挑出碎裂及壞死的組織、骨質等。
做完這些後,崔瑋沒有第一時間閉合創麵,而是將之遮掩、包紮起來。他希望通過積極的全身抗感染治療、換藥處理、充分引流等,確保傷口內部的汙物排出,盡可能挽救受損組織。
這稱為“延期縫合”,一般適用於受傷超過24小時、損傷較大較深,或伴有大量軟組織缺損、傷口存在嚴重汙染者。
但這是把雙刃劍。創麵暴露,持續有組織液滲漏、出血,感染風險可能增加。一旦進展為暴發性感染,或感染入血、導致敗血症,是會要命的。
作為應對,診療團隊第一時間給劉大爺用上廣譜抗生素。後續,診療團隊對傷口分泌物、剔除的壞死組織等,進行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未發現耐藥菌或致死性超強的菌株。
“患者的局部感染控製得很好,沒用上更高級別的抗生素。這是個好現象。”崔瑋說。
圖源/受訪者提供
“還差一步”
入院約兩周時,經過前後3次清創手術,劉大爺的治療終於進入第二階段:創麵封閉。
術中,崔瑋扶正、歸攏四處流竄的器官、組織、骨骼等,使其盡可能回到原位。臉部神經、血管密集,診療團隊精細且小心,避免二次損傷。然後,拉攏、縫合皮膚。崔瑋記不清具體縫了多少針,幾百總是有的。
8月30日左右,劉大爺順利出院。此時,他的術後皮瓣完全成活,麵部創麵基本修複、器官生理功能接近正常。但其麵容改變明顯,一眼就能看出不對稱。
按照崔瑋的治療方案,半年以後,劉大爺要再回院,進行第三階段治療,旨在重建麵部外形。
屆時,診療團隊會針對其頭麵部進行CT三維重建,獲得數據、製作模型、模擬手術過程。崔瑋計劃采用鈦合金等高分子人工材料,填補劉大爺缺失的組織等。通俗理解,就是給房子換根大梁,支撐起主要結構,以明顯改善麵部畸形。
采用人工材料,一是考慮到硬度,二是取其可塑性,以便捏出兼具功能、美學的樣子。這些是自體脂肪、自體骨等無法做到的。
在崔瑋的設想中,做完第三階段治療後,劉大爺的臉將接近正常,乍一看沒有突兀感。
這股自信或源於科室豐富的接診經驗,也和我國已經完成的手術先例有關。
近年來,我國多地屢屢出現“熊出沒”傷人事件。其中不乏麵部嚴重毀損、需修複重建者。
2016年,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外科接診一名被熊咬傷、致“碎臉”的患者。他的整個頜麵部組織嚴重損毀,雙眼球破裂,全麵部多發粉碎性骨折,全身多處軟組織撕脫傷。醫院借助顱頜麵三維打印及設計技術,重新拚接麵部碎裂骨骼組織,成功恢複麵部骨骼主要結構重建和咬牙功能重建。整個手術時長11小時。
更早之前的2007年,我國還有1名嚴重熊咬傷的患者,經異體顏麵移植手術、進行麵部修複。這是世界第2例異體顏麵移植手術。
“但我知道,老大爺不會再來了。”崔瑋直白地告訴“醫學界”,礙於家庭情況、手術費用等綜合因素,那些年齡偏大、被熊咬傷或抓傷的患者,在完成創麵封閉後極有可能“失聯”。前期的治療效果追蹤變得尤其困難,更別說做麵部修複重建了。
由此造成的一大遺憾,就是臨床較難收集完整信息、撰寫文獻,供同行參考、指導實踐。“醫學界”在萬方等數據庫檢索發現,熊致傷相關論文數量有限。
崔瑋表示,多數情況下,熊傷人的治療流程、原理,和車禍、打架鬥毆造成的麵部創傷、畸形等相似。區別主要是動物傷人的傷口清潔度差、抗感染難度高,愈合周期明顯更長。
目前,崔瑋在等待一名50歲中年男性回院。今年6月,他被黑熊襲擊,右側眼瞼淚小管斷裂,一大半的鼻子被咬掉了,後續需要進行2-3次手術來修複和重建鼻子外形。“醫學界”也將繼續關注其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