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多位在西藏那曲旅遊的網友發布的視頻中不約而同地出現兩隻藏馬熊。有人配文“逗逗狗熊”,近距離拍攝兩隻熊互相嬉鬧、玩水的畫麵。有人坐在車內向藏馬熊投喂蘋果等食物,還有人半開車門試圖與藏馬熊合影時,吸引藏馬熊爬行著靠近,其表示“神山的棕熊看著很和善,但大家還是要注意安全,以防萬一”。
被遊客投喂的藏馬熊。圖/社交平台
九派新聞注意到,其中一位網友稱自己是在比如縣薩普旅遊景區遇見的藏馬熊,而在上月末,該景區剛發生藏馬熊疑似突然襲擊遊客的情況。
當時,景區工作人員回應稱,景區內兩隻藏馬熊從未襲擊過人,發生此事是因為有遊客不顧景區提醒私自投喂藏馬熊,導致藏馬熊上前搶遊客手中的食物,未造成人員受傷。景區考慮到野生動物危險程度,已與當地自然資源局聯係,計劃將兩隻熊遷移走。
【1】當地:藏馬熊是保護動物,遊客投喂屢禁不止,已考慮遷移兩隻熊
12日,九派新聞聯係到比如縣薩普旅遊景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常有遊客投喂藏馬熊事件發生,遊客對藏馬熊都很好奇,即便景區工作人員一直提醒不要投喂,但仍屢禁不止,有不少遊客不顧勸阻,私自投喂、吸引藏馬熊靠近。
“藏馬熊是野生動物,不是景區飼養的,景區範圍內藏馬熊的數量較龐大。一般藏馬熊不會主動靠近人,經常被投喂會讓它們養成習慣,看到人就直接過來,以為會喂東西給它。對當地來說,也容易有安全隱患,目前已向縣裏相關部門申報,計劃將兩頭熊進行遷移了。”他說。
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九派新聞,局裏已知悉此事,現在已加強對遊客的宣傳和教育,並抓緊和縣林草局進行溝通,討論相應的解決措施和方案,以阻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藏馬熊是保護動物,現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做得好,數量也越來越多,一般來說,我們沒辦法對它們采取什麽措施進行處理,趕也趕不走。盡管確實出現了被遊客投喂的情況,但目前並未發生傷人事件,沒有在當地造成較大的傷害,隻是看著影響不好,所以縣裏也在調查到底有沒有必要把它們遷移走。我們也暫未收到抓捕藏馬熊,將其遷移、送至無人區的地方的申請,事情還沒進行到這一步。”她說。
上述工作人員還表示,遊客對藏馬熊進行投喂是今年才出現的情況,如果一直有相關事件發生,確實會對藏馬熊自身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目前局裏已向比如縣核實、跟進具體情況,也正在向其他縣區了解當地是否也有類似情況發生。
遊客近距離拍攝藏馬熊嬉鬧。圖/社交平台
九派新聞注意到,藏馬熊即西藏棕熊,又名藏棕熊、馬熊、喜馬拉雅藍熊,食肉目熊科雜食性動物,是棕熊青藏亞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
科普博主explorer羽睿介紹,藏馬熊分布於我國的青藏高原、甘肅、新疆等地,在尼泊爾和不丹也有棲息地。人們可以在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森林、荒漠草原、灌叢找到它們的身影。由於藏馬熊通常生活在高海拔的地區,這裏生存環境嚴苛,可獲取的食物種類較少,因此,較之其他棕熊,藏馬熊的食肉占比更高,攻擊性也更強。
據果殼自然報道,藏馬熊的脖子後方有一條明顯的淺色肩帶,看起來像是戴了一條哈達,胸前還有一道別的棕熊一般沒有的“月牙”。這讓它們的外形亮眼了起來,如果能在安全的地方圍觀,西藏棕熊可以說是最好看的棕熊亞種。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之後,藏區的捕獵越來越少,棕熊的數量可能增加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喜歡熊。如果讓藏民們選擇最討厭的動物,那棕熊必然會高票當選。它們不僅會扒房子,甚至曾殺死人。在藏語中,棕熊叫“?????????”,讀音和“折磨”很像。
投喂野生動物,對動物、對生態、對人類自己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行為。投喂會影響動物的健康,破壞種群和生態的平衡;當動物為了食物靠近人類,不僅會讓病菌在人與動物之間互相傳播,還可能咬傷、撲傷人類。
【2】野保會呼籲:遊客在遊玩時,不投喂、不接觸
近年來,關於遊客私自投喂野生動物致其生病死亡的事件頻發,有的野生動物是因投喂過量致死,有的則是因為不文明投喂致其健康狀況堪憂。此前青海可可西裏的一頭野狼便因經常被過往遊客和司機投喂,不但體形變得滾圓,還會向過往車輛搖尾巴、露肚皮討食。在網友更新的後續視頻中,它還開始帶著另一隻新狼一起來蹭吃。
上海動物園的紅猩猩“森泰”因遊客瘋狂投喂,導致長期飽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性代謝疾病困擾。去年9月29日,“森泰”因老年多髒器衰竭死亡。
九派新聞查閱發現,在一些地方出台的條例規範中,已對遊客在景區內傷害、投喂動物等行為作出了規製。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明確規定,禁止投喂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野生動物。同年10月16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發布新修訂的《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規定加強對觀眾的管理,防止觀眾擅自投喂或者驚擾野生動物。
被投喂的可可西裏網紅狼。圖/社交平台
今年7月17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關於嚴禁投喂野生動物的通告》。通告提醒,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力度加大,往昔難得一見的狼、旱獺等野生動物頻頻現身,給社會各界訪客帶來更多驚喜,但也有個別訪客因好奇心和愛護動物心理,出現給野生動物投食現象,特別是前段時間密集報道的可可西裏網紅狼更是備受公眾和網民關注。
給野生動物投喂人類食物,可能會破壞野生動物自然覓食本能,從而影響生存能力甚至喪失野性,影響種群平衡,存在病害傳播的隱患。另外,人類食物中的高糖、高鹽、高脂肪等成分,會導致野生動物肥胖,影響野生動物心血管健康,還會造成骨骼變形、脫毛、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嚴重危害。“為了保護您的自身安全,為了保持寧靜的自然環境,為了野生動物的安全,禁止投喂野生動物,讓我們共同嗬護野生動物生存的自然環境。”
深圳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劉輝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曾介紹,遊客在投喂野生動物的時候,多數有一種獵奇、好玩、關心野生動物的心態,但這些行為混淆了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界限。事實上,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從行為特點和生理需求上有非常大的區別,不能將對家養動物的關愛投射到野生動物上。
他表示,這種投喂行為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嚴重危害。首先,許多人畜共患病、寄生蟲可以在人和野生動物之間傳播,不僅影響人,也會影響動物們;其次,有些人在投喂時,會附加觸摸和呼喝的行為,很可能驚嚇和傷害到野生動物,而野生動物的應激反應也很可能對投喂人及其他遊客造成傷害;此外,長期接受遊客投喂的不適宜的食物,尤其是人類加工過的高鹽高糖食物,會造成野生動物的消化係統損傷,也可能形成依賴,喪失自我捕食的能力。
劉輝呼籲,廣大遊客在遊玩時,不投喂、不接觸,與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不幹擾野生動物的生存,防止可能出現的互相傷害和疫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