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忙著在互聯網上重啟人生?
文章來源: 差評XPIN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你會做年度規劃麽?
想必絕大多數人聽到這個問題,答案都是:這不廢話?
無論你的夢想是考 211 、 985 ,是某張含金量拉爆的證書,又或是高效完成某日待辦,拉個計劃都是必經之路。
從小到大,小學寫寒暑假作業進度安排,高中寫衝刺高考複習計劃,有計劃的度過一生寫在人類的 DNA
裏,一支筆、一張紙,就能直接開啟對自己的全麵統籌管理。
簡單粗暴點,時間段按小時分割。
詳細一點也有啊,設定月目標,分到每一天,還有有點時間管理意識的小萌芽,每天 24
個小時,吃飯休息占多少小時,鍛煉多少小時,睡覺多少小時,努力了多少小時。
但近幾年來,我發現情況有變。
如果說,以前的規劃像一種鞭策自己前進的小皮鞭,那麽翻開現在年輕人的規劃事項,感覺就像是皮鞭都要揮斷了:
原本我以為大家的人生都一樣:每年設定一套目標,然後在除夕夜把 2008 劃掉改成 2009 , 2009 劃掉改成 2010
,多劃幾次,輕鬆理解我命由天不由我。
結果大家的人生是:目標必須拆解到每個月、每一周、每一天,今天要完成哪些事情,養成什麽習慣,有哪些複盤與改進,都要記錄歸檔,目標完成進度還會自動生成進度條。
上班背負著老板的 KPI ,下班背負著人生的 KPI ,日日懸命。
最開始,我還以為這種係統用得人不多,應該都是硬核猛人。
但隨手打開一個社交網站,我就被打臉了,看著播放量,你應該就能感受這事有多少受眾了。
這市場需求甚至旺盛到,已經成了門生意,好多人自己做了規劃模板,放在平台上分享售賣,銷售額度還都不算低。
用各種精心模版規劃時間,僅僅隻是重啟人生的路徑之一。
有人複盤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缺的不是規劃,而是注意力,或者沒有一個高效行動的習慣,所以想要超越 99% 的人必須得從 “21
天培養一個習慣 ” 開始。
有人則認為規劃和習慣都是助攻,隻有時間管理才是撬動人生的支點,向油管大神們學習 “ 堅持 5 點起床,搞懂早起改變人生的秘密 ”
,簡化任務清單,決定把時間消耗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改變人生沒有固定公式,隻要你說得夠有道理,就能征服無數正謀劃重啟人生的人。
教人學習、工作、副業、規劃人生都能成為備受關注的賽道。
在劍橋大學拿第一名的學生,在個人簡介裏標明了效率達人等關鍵詞,出來分享如何在劍橋拿高分同時還有時間搞社交和副業,爆火。
複雜的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的行業前景,無數人正為前途和可能的發展路線而困惑。
所以有人專注職場,分享 “ 一定要明確人生主線 ” ,如何挖掘真正的事業,為自己節約 10 年,同樣引發無數關注。
無論是學習還是搞錢,都由體能承載,於是一篇篇 “ 體能就是人生的底線 ” 、 “ 體能決定了職場天花板在哪 ”
被生產出來,如何規劃體能也成了必修課之一。
類似的還有超完美存錢計劃,拒絕無意義消費,堅持養成記賬習慣等等財務向的規劃內容。
各行各業的規劃鋪天蓋地,全方位,無死角,給人一種一秒都不能浪費,一步彎路都盡量別走的感覺。
一言以蔽之,都想往死裏培養自己。
為啥這麽多人想精密規劃自己的人生?
這事有現實意義,許多優秀的人完全按照規劃走,塑造出了一個優質的自我。
清華大學學霸作息表
也有精神爽感,負責蘋果手表的技術副總裁凱文 · 林奇,就解釋過蘋果健身環消費心理—— “
人們就是喜歡封閉、喜歡有結局、喜歡完成任務後帶來的成就感。 ”
為啥有人為了把 Apple Watch
健身圓環合上,大半夜起來運動;有人為了遊戲裏的白金獎杯,各種重啟重玩。其實就是這個心理,規劃也是一種任務,完成了能獲得成就感。
但同時,你還會發現,跟這些規劃、效率提高相伴而生的,往往是這樣一些關鍵詞:
「 人生 “ 改命 ”APP 」、「 重啟自律生活」、「 奪回生活掌控感」。
聽著就好像懶惰的這個自己不是本我,是某個 “ 鬼魂 ” ,自己隻是被奪舍了。
這些想要重塑人生的人,具體動機五花八門,但有一個統一答案:焦慮。
有人焦慮是對生活失望,在 30 出頭的年紀,姻緣不順,工作受挫陷入了 emo
,製定一個計劃對於她來說,是走出低穀的起點。在諸多生活分崩離析的時刻,試圖去重新感受生活,愛上生活。
有人焦慮出自對生活的渴望,希望通過考試的人,正在追求獲得更好工作的人,想要現在拚命努力改善生活條件,讓老年有保障的人。
更多人在高考前,人生都有參考答案, “ 考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 ”
,但一進入社會就迷糊了?我該幹嘛?該成為什麽樣的人?都沒有想法。
這也是焦慮的來源,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沒有進展,停滯原地,稀裏糊塗,人生荒廢,焦慮。
看完這些推文,有這樣一個感受:自律是極致的欲望,焦慮是欲望嚴重偏離航線時的恐慌。
但現代社會,好像沒有誰的欲望保持在既定航線上。
努力學習的人,學習壓力大的焦慮,學習擺爛的人,懊惱沒有好好學習焦慮。
英年早婚的人,懊惱沒有探索人生的機會,焦慮, 30 歲還沒有結婚的人,憂愁於合適的人越來越少,焦慮。
每一個人好像都能從生活中挖掘出一份罪惡感。
而這些焦慮背後的最大關鍵詞就是——時間。
學習、搞錢、職場、婚姻,但凡沒有按照時間預期完成某個目標,那就是失敗了,難受了,完蛋了。
1965 年,心理學家 Bernice Neugarten
提出過一個概念,社會時鍾,意思就是社會的隱含期待,會給個人施加壓力,要求人要在特定時間框架內實現人生的重大裏程碑,實現了意味著一個人精神和能力成熟,落後的人則被社會認為能力比較差。
其實就是那句土話:什麽年紀做什麽事。
學習上,別人 18 歲讀大學,你 12 歲讀,就是天才, 24
歲讀就是笨蛋,在婚姻上也類似,順應時鍾會獲得社會認可,偏差則會產生焦慮和羞恥感。雖然有個性的人一直存在,但更多人會選擇跟上社會期待。
但,如今急速變化的社會,讓 “ 時間不夠了 ” 。
社會和科技的進步,讓傳統的時間表發生變化,比如初婚年齡逐漸變高,為人父母的年齡隨時後推,職業生涯單份工作時間縮短,退休年齡變長。
再比如,古人說三十而立,現在是三十而富,好像三十歲還沒富,這輩子沒機會了。
胡適之在焦慮以後,第二天就去打牌。
現代人在焦慮後,怎麽也能堅持個七天的勤奮計劃。
同時,互聯網將整個社會的生活鏈接一處,當你把自己生活的不順跟社交媒體上精心策劃的成功對比時,原本催人奮進的動力,就變成了落後的精神焦慮,仿佛全互聯網都發財了,隻有你兜裏就兩鋼鏰。
為了緩解焦慮,就隻能立刻行動。
但其實生活就不存在什麽時間節點。
每個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的苦惱,許多人都希望通過努力改變生活現狀,希望三十而富,卻忽略了生活本身應有的樂趣。
其實規劃也可以單純作為一種痕跡存在,幫多年以後得你記得。
哦,原來那一天我是這樣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