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刀削麵被網暴,全體山西人坐不住了
文章來源: 視覺誌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山西,最近有點忙。
前腳剛因《黑神話悟空》取景,古建築驚覺世人,一舉帶火了山西旅遊。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現在又因為一碗麵,上了熱搜——
有三位遊客,想嚐嚐更地道的山西刀削麵,找到了一家開在礦區旁邊的麵館。
誰知就餐時發現存在「陰陽菜單」,本地食客同款隻需要7元(小碗裸麵6元、雞蛋1元),自己卻被收了11元(麵加雞蛋和豆幹,三個人共33元)。
圖源:微博@中國新聞周刊
遊客當即質問店家,店家稱夥計算錯了賬,將多出來的錢退還給了他們。
後來遊客將視頻發布到了網上,收到投訴的山西大同市雲岡區市場管理局立刻回應:麵館停業整頓,立案調查。
圖源:微博@大河報
原本事情到此就能結束了,麵店如今也重新開業,7元一碗,明碼標價。
可網友的討論,卻是一波接著一波。
為什麽一碗麵,會引發這麽大的討論?
因為麵,對於遍地都是麵館的山西來說,太重要了。
圖源:微博@向陽視頻
「晉城人清晌吃甚飯?」
很多人可能都刷到過@山西四人行 這個出圈的段子。
事件發生後,包括@山西四人行 在內的很多山西ip網友,紛紛為店家的行為進行「辟謠」。
他們說,這並不是宰客,而是情義。
圖源:抖音
山西的礦區,和景區不同。這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物價要比外麵便宜4的倍數。
過去是少4分、4毛,如今是少4塊。
「無非是井上的人,對井下的人,少四(死)的一個樸實祝願」。
山西四人行中,有兩個人都曾經下過井,在礦上打過工。他們從自身經驗出發,揭開了這個溫情的山西「規矩」。
圖源:抖音@山西四人行
麵價7元,是為了保供,為了礦工。
賣11元則是為了生計,為了麵店維持經營。很多自稱來這裏吃過的食客提到,店裏除了礦工外的普通市民來吃,其實也是11元。
而很多外省人也認為,11元對於一碗加蛋、加豆幹,還有肉臊子的麵來說,並不貴。
因為在景區吃碗麵,隨隨便便就要15元起,一般人也不會專門選擇去礦區吃麵。
圖源:抖音
在網友們的一句句聲援中,很多人發現這家店給礦工的7元麵價,其實還有更深層的寓意——
因為「七上八下」,下井的礦工們,必須得「上」來。
這個給礦工的7元麵價,是不能漲的。
但可能有人會問,有那麽多美食、日用品都可以選來給礦工打折,為什麽偏偏要在一碗麵上斤斤計較呢?
因為,這碗麵對山西人來說太重要了,他們的生活離不開麵。
在山西大街上走一圈,一百米恨不得能開出幾家麵館來。
所以,隻有麵價優惠了,大家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圖源:視覺中國
愛吃麵的山西,被譽為「世界麵食之根」,食麵的習慣曆史悠久。
山西這碗麵的「根」,則來自這片崇山峻嶺、千溝萬壑的三晉大地。
山地、丘陵占80%的地理環境,大部分地區的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使得這裏耕地和平原很少。
同時,被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讓山西成為黃河和海河的分水嶺,承東啟西,少水、多旱,水資源不夠豐富。
加上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度不高,使得水稻、蔬菜等作物,缺乏在這裏生長的自然條件。
圖源:視覺中國
三晉大地上的先民們,找到了填飽肚子的新方法:種植小麥。
黃河流域中遊作為中國的小麥主產區,小麥製成的各類麵食,也由此養育了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
但在山西的高寒山區,小麥的種植也成了問題。
山西智慧的先民們,又嚐試種植了小米、高粱、大麥、蕎麥等粗糧作物,發現大有收獲。
圖源:視覺中國
當高粱麵、豆麵、蕎麵、蓧麵等粗糧,和小麥粉按照相應比例結合,自然形成了花樣眾多的麵食花樣——
刀削麵、拉麵、圪培麵、推窩窩、灌腸……
苛刻的地理條件,倒逼山西先民形成了吃麵習慣。
但這不僅填飽了他們後代的肚子,也讓山西有了「世界美食看中國,中國麵食看山西」的美稱。
圖源:視覺中國
尤其是山西被發現是煤炭大省後,挖礦工人們需要暖呼呼的碳水來填飽肚子,一來好有力氣幹活,二來也能填飽祖國各地源源不斷的煤炭需求。
盡管山西麵食有兩千多年曆史,更有幾百種麵食種類。可「山西為什麽沒能跑出一個全國麵食品牌」等問題,也時常被媒體拋出。
純手工、難以複製,千人千種風味,手工技藝勝於麵本身的意義……種種難題,使得山西麵食囿於三晉大地,很難走出去。
數據源:餐企老板內參
除了品牌以外,山西麵食在大眾視野中的聲名,似乎也略顯謙遜。
因為說到麵食,大家耳熟能詳的提起的,多是蘭州拉麵(牛肉麵)、安徽板麵、陝西biangbiang麵等,很少提到山西刀削麵。
這也導致了一種窘境,山西人在外地點所謂「山西麵館」的麵,發現裏麵的品種甚至不少都「嫁接」自那些更出名的麵——
新疆的過油肉拌麵、陝西的油潑麵、安徽的板麵……
山西刀削麵的銷量,甚至不及「山西過油肉拌麵」的三分之一。
圖源:抖音
很顯然,山西刀削麵被遠遠低估了。
因為陰陽麵館事件,很多人靠著網友們不斷科普和刷屏後,才意識到了這碗刀削麵的含金量。
在山西當地,大家對它的稱呼很樸素,就是三個字:「刀削麵」——
每分鍾能削出100多刀,一條條麵好似銀魚,齊齊躍入湯鍋之中。
這些麵條粗細均勻、長度相當,中厚邊薄、形似柳葉,通常搭配各種臊子食用。
做法除了湯的,還有炒的。在山西的不同區縣,風味方麵還各有側重。
圖源:視覺中國
緊接著,懂了山西刀削麵情懷的網友,也在全網掀起了一股做刀削麵的熱潮——
“刀不離麵,麵不離刀”,有人曬出了自己用了幾十年的削麵刀。
圖源:抖音@娜醬
有人不會做刀削麵,強行拿著掛麵、方便麵等整活。
圖源:白比特(回國種地版)
刀削麵的熱潮甚至火到了法國巴黎,賣向了全球……
圖源:抖音
最好笑的是,網友們在評論區裏還玩起了梗。
山西ip的網友,人人一個削麵表情包,排隊給全國網友削麵。
圖源:抖音
而其他地區ip的網友,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有拿著盆等著的,有不斷提出自己的忌口要求的,還有人替山西人著急,也連夜「加班」用表情包開始幫忙削麵的。
可以說這段時間,全國人民都學會了如何削麵。
圖源:抖音
山西刀削麵的這次走紅,讓很多人直呼:這碗麵終於被看見了!
其實山西該被看見的麵食,還有很多。就像上文所說,山西麵食,花樣百出。
圖源:視覺中國
比如山西著名的「四大麵」,除了刀削麵,還有一根麵、刀撥麵和剔尖。
一根麵,顧名思義,是一根綿長、不斷的麵。所以也常被叫作長壽麵,一塊麵團通過手指間繞來繞去,最後成為一條非常長的麵條。
刀撥麵和刀削麵類似,也需要用刀來完成,隻不過是用特製的撥麵刀來撥,麵條呈細長型,口感偏軟。
剔尖也需要專門的工具,製成的每一根麵條都帶有尖頭,配上臊子湯頭,爽滑入味。
圖源:視覺中國
其實這樣看來,就能發現,相比「吃麵」,山西人更像是在用個人喜好,在給不同的製麵工藝「投票」。
因為山西的麵食種類,隨便一算,能有成百上千種。
經過不同的專業工具,麵也變成了不同的形態,口感從柔軟到硬挺,質地從爽滑到柔糯。
當然更重要的是,工具背後的人。
圖源:視覺中國
隨便在山西的麵館打聽下,可以發現拉麵師傅的功力都是以幾年、幾十年起步,不存在什麽幾天、幾個月就能出師。
三醒、三柔、三拉,每一次手工製麵過程都宛如一場曆經幾小時的烹飪實驗。
師傅和徒弟即便用同樣的工具,做出的成品也大有不同。
可能因為這濃濃的「晉麵之魂」,中國非遺麵食大會的舉辦地也選在了山西太原,最近正在火熱舉辦中。
從山西文旅那支「中國非遺麵食大會」的宣傳片,讓人看完就已經不由得驚呼「高級」。
圖源:抖音@山西文旅
麵食師傅們齊聚太原,用表演專用麵(並非食用麵)進行麵藝競賽——
有的考驗刀工是否精湛,需要邊削刀削麵,邊用麵條投籃;
圖源:新華社
有的測試,做的剔尖能不能鑽過銅錢;
圖源:新華社
更絕的是,還有人將麵做成了氣球吹起來,一個比一個大;
圖源:新華社
除了氣球,還能做成麵手絹,像二人轉一樣舞起來;
圖源:新華社
有的人還索性,直接跳起了扯麵舞,比海底撈的扯麵更上了一個level……
圖源:新華社
比賽一場比一場精彩,仿佛魂穿8月看巴黎奧運的激情時刻,精彩程度堪比麵食屆的春晚。
最值得一提的,還得是山西的非遺麵塑。
圖源:抖音@山西綜合廣播
在手藝人們的巧奪天空手藝中,麵能被雕刻成各種樣子,極具藝術價值的麵塑,活靈活現。
雕塑之都山西,仿佛能將每一種技藝都運用在做麵食上。
圖源:視覺中國
三晉大地,臥虎藏龍。
小小一碗麵裏,藏著一整個山西。
山西人的巧奪天工的麵藝中,又藏著最珍貴的中國先民質樸的傳統飲食文化。
這樣的山西,該因為麵而紅,更該因為它自己本身而長紅!
圖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