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有網友稱乘坐廈門航空航班時,無意中發現廈航官方雜誌內頁廣告出現了疑似代孕廣告。9月5日,廈門航空方麵回應記者稱,目前已將相關雜誌撤下,對於出現廣告的原因正在調查核實中。
該網友貼出的圖片顯示,這份雜誌封麵名稱為“廈門航空”,旁邊有“09”字樣,應該為2024年9月新刊。其中一張內頁彩頁廣告顯示,主題為“生育新主張”,一家名為“xx國際”的公司,自稱為全流程生育方案解決商,宣傳詞不乏“無需經曆十月辛苦,隻享受美好的結果”
“海外試管” “想什麽時候生,就什麽時候生”等宣傳語。
該網友所發的雜誌封麵和內頁(來源:視頻截圖)
該網友吐槽稱,“無需十月懷胎,這暗示不要太明顯!”“產業鏈不在國內就可以明目張膽打廣告?關鍵這廣告還印在廈航自己的官方雜誌上?”此事一經曝光,立即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雖然涉事公司聲稱其並不從事代孕業務,隻是“通過接聽服務,讓客戶懷孕更輕鬆”,一切都是“旅客理解有誤”,但廣告措辭用意可以說是昭然若揭。眾所周知,代孕在我國屬於違法行為。即便在境外某些國家,商業代孕並未被界定為違法,但航空公司和飛機都在中國,這種打“擦邊球”且爭議極大的海外代孕灰色產業鏈,竟然在正規的航空內部刊物上明目張膽地進行宣傳,實在令人三觀炸裂。
據廣告法相關規定,廣告內容必須合法合規,不得涉及任何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信息,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哪怕這份廣告真的隻是表述上有宣揚代孕之嫌,也絕不適合刊登在航空公司刊物上,並放在飛機上供廣大旅客翻閱。
廈門航空作為一家知名的航空公司,其官方宣傳物本應承擔起普及航空知識、塑造品牌形象的責任,刊登這樣的廣告,不但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給品牌聲譽抹黑,更可能會作為違規廣告的發布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件事揭示出一個更為廣泛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代孕、買卵廣告無孔不入,它們以各種形式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醫院、高校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在公共場所的女性衛生間內,這類小廣告屢見不鮮,互聯網平台上也有很多包裝成“分享貼”“種草貼”的代孕廣告。
此前,不少女性都曾以實際行動在網絡發出倡議,讓大家看到這類廣告就及時用口紅、馬克筆塗掉,或者直接用指甲剪清理掉,避免有女性因一時的利益誘惑而做出錯誤的決定。但如今,這種代孕廣告卻以更為隱蔽、更為“高端”的形式出現,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飛機,實現“空中傳播”,這無疑是對法律和社會道德的嚴重挑釁。
代孕廣告的無孔不入,不僅嚴重損害了女性的權益和尊嚴,也擾亂了社會倫理秩序,營造出一種“代孕隻在我國違法”“代孕也有其道理”的扭曲氛圍,不利於形成“尊重生命,抵製代孕”的社會共識。這些廣告,往往以花言巧語粉飾代孕行為,隻說好處不說危害,誘導有生育需求的人“花錢買肚子”,誘惑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女性賣卵、出租子宮,嚴重威脅女性的健康安全,破壞,危及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平等性,更容易滋生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對社會穩定構成潛在風險。所以,治理並鏟除這類廣告,不能隻靠民眾自發,應有更嚴密有效的監管之策。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監管部門都要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明確代孕廣告的違法性和危害性,加大對違法廣告的打擊力度。要加強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對於違反規定的廣告主及相關平台,應依法予以嚴懲。
各個能成為廣告載體的媒介平台、公共場所,都應該提高對違規廣告的警惕性。線上、線下的媒介都要建立健全審核機製,嚴格把關廣告內容,主動發現並處理可能存在的違法廣告問題,絕不能成為代孕廣告的“幫凶”,一旦發現違法廣告,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清理,消除影響,並積極配合監管部門調查。
線下公共場所的管理者、城管執法者也要落實清理巡查機製,實行網格化管理,加大執法力度,及時高效地清除包括“代孕”廣告在內的非法小廣告,堵住非法行為可能趁虛而入的漏洞。
所有媒體和廣告從業者更應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不製作、不發布任何形式的“代孕”廣告。隻有全社會共同努力,為整治“代孕”黑產出一份力,才能有效遏製“代孕”廣告的蔓延,保護女性的權益和尊嚴,守護倫理和人權的底線,促進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