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致中國北方農田被淹,各地蔬菜價格飛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受強降雨影響,中國的蔬菜作物受損,蔬菜價格已在近幾周出現上漲。

持續數周的旱情之後,中國北方通常幹旱的農產區的農民對今夏早些時候的暴雨毫無防備,農田被淹沒,茄子、黃瓜和卷心菜等農作物幾近絕收。

在距北京290公裏的石家莊,農民在8月下旬把一段視頻發到了社交媒體上,視頻中可以看到,連日暴雨加上水庫溢水,將土地變成不適宜種植的爛泥田。全國各地天氣模式的變化讓人措手不及,洪水比往常早了兩個月來到南方,然後蔓延到夏季往往幹旱的北方和東部省份。

全國各地許多蔬菜品種的價格飛漲,有些漲幅達到了40%,為五年來的最高水平,令消費者大呼吃不消,由於中國經濟的放緩,他們本來已經捉襟見肘。

極端天氣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挑戰:中國領導人十分重視14億人口的糧食供應問題,將其視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中國領導人還想讓人民增加消費品支出,以提振低迷的整體經濟,而不是在食物等必不可少的支出上花更多的錢。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在7月下旬緊急召開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部署防洪救災工作。據官方媒體的報道,習近平傳達了一個明確信息:最大程度減少農業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其他高級領導人也呼籲地方官員加大工作力度,包括更多出現在視察工廠和政府機關新聞中的總理李強,也罕見地出現在視察救災和防洪設施的報道中。

氣候變化正在顛覆世界各地的糧食供應鏈,這個問題在中國尤其敏感,曆史上,中國曾因饑荒引發動亂,因此國家領導人長期以來把糧食安全作為一個政策重點。最近的洪水提醒人們,即使是執政的中共也難以馴服不可預測的天氣。

強降雨導致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個小鎮今年7月遭受了洪災。

這件事幹係重大: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需要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來養活近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而由於大量使用化肥和環境汙染,中國可耕地的麵積已縮小、並正在退化。務農人口也已減少,一代又一代的農民為了追求更高的工資正在向城鎮遷移。

極端天氣已經成為又一項挑戰。據中國水利部截止7月底的數據,今年江河發生的洪水數量是自1998年有資料統計記錄以來最多的。此外今年還錄得至少是自1961年以來最熱的7月。

這種天氣現象預計將變得更加頻繁。雖然中國在水壩現代化以及為即將發生的天氣事件建立預警係統方麵已投入了巨額資金,但大多投到了這類事件較可預測的地區。官員們現在需要更機敏地行動,這樣才能跟得上其它地區天氣變化的步伐。

“氣候變化是中國關注糧食安全的另一個動機,”錫索尼亞谘詢公司的農業市場研究主管達林·弗裏德裏斯說。“官媒報道和官員講話中一個常見的看法是,由於人口太多,中國不能依賴從其它國家進口來滿足糧食需求。”

據中國應急管理部的自然災害情況報告,今年7月的自然災害給全國各地造成了285.9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其中約90%是暴雨和洪水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麵積約2420千公頃。

在視頻博主上個月發布的視頻中,中國北部和東部地區的消費者抱怨了茄子、豆角、黃瓜的價格。“太貴了——誰吃得起?”陝西省延安市的一名買家問道。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已在應對經濟增長放緩上麵臨困難,有時還出現了價格普遍下跌的情況,即所謂的通貨緊縮。但當食品價格上漲時,消費者花在其他商品上的錢會減少。

在經濟已經低迷的情況下,“如果食品價格長時間持續上漲,家庭的消費能力將受到損害”,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中國問題的莫裏斯·格林伯格高級研究員劉宗媛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

有些蔬菜的價格曆史上波動較大,而且已從最高價位回落下來。劉宗媛說,她估計雨季過後,價格會進一步回落。

九江地區的一片玉米地部分被洪水淹沒。

但專家們說,從長期來看,中國領導人麵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習近平在2012年上台後不久就警告說,中國要有穩定的糧食儲備,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掉以輕心。“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他還說,要“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確保糧食供應已成為習近平政治特色的一部分。他已在多次講話中強調振興農村、為農業發展打下穩定基礎的重要性。為了消除“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的餐飲浪費現象,他在上台早期推出了“光盤行動”。

中國曆來就有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在夏季的高溫期,南方易遭受洪水,北方易遭受旱災。政府已對全國近8000個水利項目投入巨額資金,其中包括把南方大河多餘的水引到北方的“南水北調”工程。

“政府正在把防洪基礎設施投資導向曆史上經常發生洪水的地區,這是合理的,”從事政策研究的策緯谘詢公司農業分析師裴西霞(Even Pay)說。“但問題是,由於氣候變化,洪水發生的模式正在改變。這意味著,最好的基礎設施也許建在了略微錯誤的地方,而一些正在經曆、或未來可能遭受嚴重洪災的地方存在投資不足的問題。”

城市的防洪有時要犧牲農村居民的利益。去年夏天,官員們為了保護首都,打開閘門向首都附近的低窪地帶泄洪,導致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周邊的村莊被淹,村裏近百萬居民被迫撤離。

但對地方官員來說,保護城市更多的人口與保護住在城外的人口往往是不可兼得的事情。專家們說,隨著洪水在未來幾年變得更加頻繁,官員們將在向哪裏排洪的問題上麵臨更多的戰略選擇。

今年7月,中國已下達了5.46億元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財政撥款,其中大部分撥給了糧食生產省份和南方省份的抗洪救災工作。

政府已派專家組去指導田間排水工作,教農民如何清除葉子上的汙泥。收成已被毀掉的農民得到了耐寒作物的緊急救援種子。但政策分析師裴西霞說,這可能還不夠。

“由於中國許多地方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些地方8月底播種新作物,秋收之前也許來不及成熟,”她說。“這些地方的官員們正在考慮為受災最嚴重的農民提供救助的問題。”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