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牆內媒體:盧比奧更名魯比奧,難道就能逃脫製裁?

牆內媒體:盧比奧更名魯比奧,難道就能逃脫製裁?

文章來源: 海上客 於 2025-01-23 09:38: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按:文章轉自牆內中文自媒體“海上客”:

自打魯比奧上任國務卿以來,他似乎有所收斂。

“‘盧比奧’的中文譯名更改為‘魯比奧’。這種改變是否意味著他不再被中方製裁?”在昨天(1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如此提問。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首先回答:“我還沒有注意到。”然後,她也做了一番略微深入的點評。

毛寧主持1月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圖:央視軍事微博端

在海叔看來,正如毛寧所說,“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

1

美國新任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

確實,之前哪怕是正規大媒體,不少將之寫作“盧比奧”。當然,也有將之稱為“魯比奧”的。

隨著他被特朗普提名為美國國務卿,成了較為受矚目的“大人物”,有關他的中文譯名究竟該怎麽寫、怎麽統一,成了題中之義。

參考消息網頁截屏

還是注意到,1月21日,新華社所屬參考消息網站發布了一則“譯名發布”。顯然,這則譯名發布代表了新華社的意思表示。

這不由令人想起新中國成立初期,麵對外國人名翻譯比較混亂的問題,周恩來總理曾經指示,由新華社統一譯名。

周總理還親自提出整理改革了幾個常用舊譯,包括把“怯尼亞”改為“肯尼亞”,把“莫三鼻給”改為“莫桑比克”等。

從當年事看今朝,海叔注意到美國政府一些網站的中文呈現,果然也成了“魯比奧”。也就是說,人家認為尊重新華社翻譯,“姓魯”比“姓盧”合適。

改名,或者說改姓“魯”,是否這位素來以反共、反華為標識的美國國會議員、現任美國國務卿的內心想法,其實無關緊要。從美國政府相關網站所為看,起碼在音譯層麵,是對中國有所尊重。

魯比奧 圖:新華社資料

提及尊重,其實是外交對等的一種體現。

對於外國譯名之更改,中方一直挺大度的,也可以說是尊重朋友的。比如說中韓建交以後,韓國方麵希望將漢城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中方終究是同意的。其實這個地方的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等的表述一直沒變,音譯的話,大約與“首爾”相似。

在漢語中,首爾到底什麽意思?

海叔一直認為,無非“首都”之意。如果確實如此,代表大韓民國現在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也就是韓國首都之意,則此地稱為“首爾”,還不如稱為“首邑”。畢竟:

所謂“爾”,是何意?似乎就是個表音字。

而“爾”“邑”在中國古代讀音接近。即便如今一些南方方言中,兩個字的讀音也極其相似!

邑,就是城市的意思。有個詞,叫“都邑”,希望韓國朋友了解下!

但既然韓國政府希望中國將這座城市稱為“首爾”,我們本著尊重對方的原則,也就稱為“首爾”了。

如今,既然中方認為此人應該稱為“魯比奧”,美方也認可,那就從今晚後都叫魯比奧吧。

2

在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為特朗普(左)助選的魯比奧

魯比奧怎麽“更名”的,答案已經揭曉。

不過,總感覺他本人是否知道自己從“盧比奧”變成了“魯比奧”,尚不得而知。

不過,正如毛寧所說,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是否改變。

從英文的角度說,比如一些單詞中的“C”改做“K”,字母寫法或者說單詞拚法改變了,卻並不影響讀音——

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但目前看,古巴後裔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其英文名字大概率是沒改。

其實,改了又如何?

雖說有這麽一句俗話,“男子漢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盧比奧”並非他自己或者家人給他起的名。本來就是譯名,管他魯比奧、盧比奧,反正就是他。

恨他的人或許會說,燒成灰都認識他。

或者也有人說,測測DNA,是同一個人不是?

如果是同一個人,那麽咱們之前對之的製裁,不會因為他改名了就能夠免除,或者有人認為是中方給他改個名,那就“不免除對‘盧比奧’的製裁,而‘魯比奧’未獲製裁”。這簡直無稽之談!

海叔也絕對相信,無論是盧比奧還是魯比奧,反正如今的美國國務卿不會為了逃避中方製裁,而改名,甚至另搞一本護照。否則這與小蟊賊何異?

不過,我本人來說,對“盧”“魯”兩個姓氏還是有些好奇。與魯比奧國務卿本人是否改名無關——

盧,乃是中國北方大姓。比如唐代即有大詩人盧照鄰、盧綸。有意思的是,韓國前總統盧泰愚祖籍在中國山東長清,生前曾回山東認祖歸宗。

魯,倒是又與山東有更大關係。山東,齊魯大地。以魯而論,孔子家鄉是也。反正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1997年12月,盧泰愚獲得特赦獲釋後,在妻子金玉淑陪伴下,向民眾揮手致意

海叔要說,盧比奧、魯比奧,反正都源出於一個西班牙語單詞、一個古巴後裔,如今在美國——

因此,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稱之為“英文名字”,其實是對這個名字、對美國國務卿這個職位的充分尊重了。

至於魯比奧國務卿是否希望如盧姓人家一般,時時刻刻以“高門大戶”來在道德上要求自己,或者以孔子鄉人自居,而講究禮義廉恥,這是他自己的事。

如果這位新任美國國務卿、負責外交部門主要任務、活動者,能在這方麵動點腦筋,促進中美交流,不是壞事。

正如毛寧所說,“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方的製裁針對的是損害中國正當權益的言行”。換言之,中方針對的是魯比奧之前做出來的種種反華之事,但並非獨獨針對他這個人!

3

“關於製裁,我想說的是,我的同事昨天已經介紹了中方的立場。”毛寧此言,點出了此前一天,她的同事郭嘉昆回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提問時的情況。

當時,記者問道:“魯比奧確認出任特朗普政府的國務卿。魯於2020年被中國製裁。鑒於這明顯會給中美關係有益發展帶來複雜因素或製造障礙,中方是否考慮解除對魯製裁?”

不得不說,這段文字裏,已經單單以一個“魯”字來稱呼魯比奧,搞得他真打從山東來一樣。

當然,這是海叔一句玩笑。

郭嘉昆回應記者提問,則如此說:“中方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中美兩國高層級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

1月2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圖:外交部網站

此言無非兩層含義:

其一,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容侵犯。誰想自以為是地去搞事,中國方麵當然不會含糊、手軟,該製裁就製裁,該采取措施就采取措施。近年來,類似的情況不少,美國新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不妨去梳理、學習一番。這樣或許更有自知之明!

其二,中美接觸,當然有高級官員接觸這一重要環節。哪怕中美交往重要之點在民間的源頭活水,但對兩個有大使級外交關係的大國來說,高層交往不可能偏廢。從元首外交,到以下的各部門對接的對等外交,中美官員,特別是外交官,有許多事可做。但魯比奧以被製裁之身,而擔任國務卿,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

他該盡速改弦更張,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海叔也發現,自打魯比奧上任國務卿以來,他似乎有所收斂。起碼言行不再像之前那般張狂。即便如此,亦有美國媒體分析稱,魯比奧未必能在任上挨過一年。

這倒不妨拭目以待。

總感覺,中美關係要相向而行,向好發展。這攸關兩國和人類的未來。但凡想要在更大舞台上有更多作為者,該自省,該改過,該向前行!

希望魯比奧國務卿獲得工作上的順利與成功吧。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想要不再被製裁,不如——

改!

當然,改的是所作所為,而不是自己的名字!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遭父親連開5槍 25歲印度女網球手殞命家中 隻因...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賭城拉斯維加斯 這間酒店這個位置會讓你死於非命




24小時討論排行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針對台積電美國廠的集體訴訟升級,原告增加至30多人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我今天被開除了”,小哥在地鐵“發泄式演講”的三分鍾
王毅會見魯比奧: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務實
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複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Meta從蘋果重金挖角華人AI大牛,薪酬超庫克
高溫,熱射病死人,一個拒用衛生巾的女孩
特朗普要征50%關稅,巴西回懟:我們扛得住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中國姑娘在巴西,教中文、做網紅,圈粉250萬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牆內媒體:盧比奧更名魯比奧,難道就能逃脫製裁?

海上客 2025-01-23 09:38:42
按:文章轉自牆內中文自媒體“海上客”:

自打魯比奧上任國務卿以來,他似乎有所收斂。

“‘盧比奧’的中文譯名更改為‘魯比奧’。這種改變是否意味著他不再被中方製裁?”在昨天(1月2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如此提問。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首先回答:“我還沒有注意到。”然後,她也做了一番略微深入的點評。

毛寧主持1月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圖:央視軍事微博端

在海叔看來,正如毛寧所說,“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

1

美國新任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

確實,之前哪怕是正規大媒體,不少將之寫作“盧比奧”。當然,也有將之稱為“魯比奧”的。

隨著他被特朗普提名為美國國務卿,成了較為受矚目的“大人物”,有關他的中文譯名究竟該怎麽寫、怎麽統一,成了題中之義。

參考消息網頁截屏

還是注意到,1月21日,新華社所屬參考消息網站發布了一則“譯名發布”。顯然,這則譯名發布代表了新華社的意思表示。

這不由令人想起新中國成立初期,麵對外國人名翻譯比較混亂的問題,周恩來總理曾經指示,由新華社統一譯名。

周總理還親自提出整理改革了幾個常用舊譯,包括把“怯尼亞”改為“肯尼亞”,把“莫三鼻給”改為“莫桑比克”等。

從當年事看今朝,海叔注意到美國政府一些網站的中文呈現,果然也成了“魯比奧”。也就是說,人家認為尊重新華社翻譯,“姓魯”比“姓盧”合適。

改名,或者說改姓“魯”,是否這位素來以反共、反華為標識的美國國會議員、現任美國國務卿的內心想法,其實無關緊要。從美國政府相關網站所為看,起碼在音譯層麵,是對中國有所尊重。

魯比奧 圖:新華社資料

提及尊重,其實是外交對等的一種體現。

對於外國譯名之更改,中方一直挺大度的,也可以說是尊重朋友的。比如說中韓建交以後,韓國方麵希望將漢城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中方終究是同意的。其實這個地方的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等的表述一直沒變,音譯的話,大約與“首爾”相似。

在漢語中,首爾到底什麽意思?

海叔一直認為,無非“首都”之意。如果確實如此,代表大韓民國現在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也就是韓國首都之意,則此地稱為“首爾”,還不如稱為“首邑”。畢竟:

所謂“爾”,是何意?似乎就是個表音字。

而“爾”“邑”在中國古代讀音接近。即便如今一些南方方言中,兩個字的讀音也極其相似!

邑,就是城市的意思。有個詞,叫“都邑”,希望韓國朋友了解下!

但既然韓國政府希望中國將這座城市稱為“首爾”,我們本著尊重對方的原則,也就稱為“首爾”了。

如今,既然中方認為此人應該稱為“魯比奧”,美方也認可,那就從今晚後都叫魯比奧吧。

2

在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為特朗普(左)助選的魯比奧

魯比奧怎麽“更名”的,答案已經揭曉。

不過,總感覺他本人是否知道自己從“盧比奧”變成了“魯比奧”,尚不得而知。

不過,正如毛寧所說,更重要的是他的英文名字是否改變。

從英文的角度說,比如一些單詞中的“C”改做“K”,字母寫法或者說單詞拚法改變了,卻並不影響讀音——

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但目前看,古巴後裔的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其英文名字大概率是沒改。

其實,改了又如何?

雖說有這麽一句俗話,“男子漢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盧比奧”並非他自己或者家人給他起的名。本來就是譯名,管他魯比奧、盧比奧,反正就是他。

恨他的人或許會說,燒成灰都認識他。

或者也有人說,測測DNA,是同一個人不是?

如果是同一個人,那麽咱們之前對之的製裁,不會因為他改名了就能夠免除,或者有人認為是中方給他改個名,那就“不免除對‘盧比奧’的製裁,而‘魯比奧’未獲製裁”。這簡直無稽之談!

海叔也絕對相信,無論是盧比奧還是魯比奧,反正如今的美國國務卿不會為了逃避中方製裁,而改名,甚至另搞一本護照。否則這與小蟊賊何異?

不過,我本人來說,對“盧”“魯”兩個姓氏還是有些好奇。與魯比奧國務卿本人是否改名無關——

盧,乃是中國北方大姓。比如唐代即有大詩人盧照鄰、盧綸。有意思的是,韓國前總統盧泰愚祖籍在中國山東長清,生前曾回山東認祖歸宗。

魯,倒是又與山東有更大關係。山東,齊魯大地。以魯而論,孔子家鄉是也。反正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1997年12月,盧泰愚獲得特赦獲釋後,在妻子金玉淑陪伴下,向民眾揮手致意

海叔要說,盧比奧、魯比奧,反正都源出於一個西班牙語單詞、一個古巴後裔,如今在美國——

因此,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稱之為“英文名字”,其實是對這個名字、對美國國務卿這個職位的充分尊重了。

至於魯比奧國務卿是否希望如盧姓人家一般,時時刻刻以“高門大戶”來在道德上要求自己,或者以孔子鄉人自居,而講究禮義廉恥,這是他自己的事。

如果這位新任美國國務卿、負責外交部門主要任務、活動者,能在這方麵動點腦筋,促進中美交流,不是壞事。

正如毛寧所說,“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方的製裁針對的是損害中國正當權益的言行”。換言之,中方針對的是魯比奧之前做出來的種種反華之事,但並非獨獨針對他這個人!

3

“關於製裁,我想說的是,我的同事昨天已經介紹了中方的立場。”毛寧此言,點出了此前一天,她的同事郭嘉昆回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提問時的情況。

當時,記者問道:“魯比奧確認出任特朗普政府的國務卿。魯於2020年被中國製裁。鑒於這明顯會給中美關係有益發展帶來複雜因素或製造障礙,中方是否考慮解除對魯製裁?”

不得不說,這段文字裏,已經單單以一個“魯”字來稱呼魯比奧,搞得他真打從山東來一樣。

當然,這是海叔一句玩笑。

郭嘉昆回應記者提問,則如此說:“中方將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同時中美兩國高層級官員有必要以適當方式保持接觸。”

1月21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圖:外交部網站

此言無非兩層含義:

其一,中國的國家利益不容侵犯。誰想自以為是地去搞事,中國方麵當然不會含糊、手軟,該製裁就製裁,該采取措施就采取措施。近年來,類似的情況不少,美國新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不妨去梳理、學習一番。這樣或許更有自知之明!

其二,中美接觸,當然有高級官員接觸這一重要環節。哪怕中美交往重要之點在民間的源頭活水,但對兩個有大使級外交關係的大國來說,高層交往不可能偏廢。從元首外交,到以下的各部門對接的對等外交,中美官員,特別是外交官,有許多事可做。但魯比奧以被製裁之身,而擔任國務卿,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

他該盡速改弦更張,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海叔也發現,自打魯比奧上任國務卿以來,他似乎有所收斂。起碼言行不再像之前那般張狂。即便如此,亦有美國媒體分析稱,魯比奧未必能在任上挨過一年。

這倒不妨拭目以待。

總感覺,中美關係要相向而行,向好發展。這攸關兩國和人類的未來。但凡想要在更大舞台上有更多作為者,該自省,該改過,該向前行!

希望魯比奧國務卿獲得工作上的順利與成功吧。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想要不再被製裁,不如——

改!

當然,改的是所作所為,而不是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