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人民日報評論:早婚晚婚,這條賽道無關快慢

人民日報評論:早婚晚婚,這條賽道無關快慢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於 2024-08-30 10:02: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婚姻,一個從古至今令人魂牽夢繞的話題。“城堡”說有之,“圍城”論也不少。近日,關於“30至44歲人群未婚比例大幅提高”的話題引發關注。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30—44歲未婚女性的比例從0.8%上升到5.6%,相同年齡段未婚男性的比例從5.5%上升到12.7%。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或許在老一輩人眼裏,青年男女到了適婚年齡結婚生子,是自然而然的事。但這一觀念,正在受到更多的審視。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盲婚啞嫁、包辦強迫的封建婚姻製度不複存在。此後,隨著教育的普及、公共服務的完善、物質生活的豐富、社會的包容性提高,人們享受美好生活的方式不再局限於婚姻與家庭。

有人先成家後立業,追求相互扶持、共同進步;自然也有人希望在年輕時專注學業和事業,先誌同道合、再情投意合。正因如此,甚至出現了“英年早婚”的說法,不反對二人世界的浪漫、生兒育女的幸福,也承認一個人的自在、貓狗雙全的快樂。其實,在豐盈的物質與精神世界裏,不論早婚還是晚婚,隻要是遵從真實內心的選擇,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都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

8月10日,七夕當天,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新人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新華社發(譚雲俸攝)

當然,必須要承認,“我從來不想晚婚,卻有預感獨身”,是一部分未婚族的心聲:並非不向往熱烈的愛情、美滿的婚姻,而是難以找到那個ta。有調查發現,在不婚晚婚群體中,僅兩成受訪者未來不打算結婚,大部分人仍有進入婚姻的意願。隻不過,“願而不能”,對不少人來說,結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婚姻觀念發生變化。“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現代人在感情中更加注重心靈與情感的契合、愛好與三觀的同頻。這樣高質量的感情關係自然進步得多,也稀少得多,秉持著寧缺毋濫的觀念,很多人決定“與其湊合、不如單著”。

愛的能力有待提升。有網友吐槽:“上學時家長對愛情、婚姻閉口不提,一等自己大學畢業尤其是跨過30歲,家裏就開始上演催婚大戲。”現代婚姻家庭關係是一門學問,而我們的婚戀觀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和缺位,導致一些人對婚姻認知模糊,缺乏經營感情的責任意識、溝通技巧、理解能力,自然難以長久經營親密關係。

自不必說,交際圈小、生活節奏快、婚戀成本高等,也是阻擋人們找到愛情、跨入婚姻的門檻。簡而言之,大齡未婚現象,是社會變遷與個人選擇交織作用的結果,值得理解,更應當尊重。感情無法強求,婚姻更非兒戲。在情感的賽道上,無需分出快慢,每個人都是在獨特的人生軌跡中尋找“唯一契合的靈魂”。

其實,與其糾結早與晚,不如把精力用在分清好與壞。婚姻並不是簡單的兩人集合體,而是對同舟共濟另一生命體的尊重和承諾。與戀愛相比,婚姻需要麵對更多現實難題。婚姻殿堂裏的幸福,不能隻用愛情做支柱,隻有和責任、寬容、互敬榫連卯合時才能圓滿。

好的另一半,應當是戰勝生活挑戰、穿越人生風雨的最佳拍檔。我支持你的夢想,你懂得我的不易,才能難關一起闖、甜蜜一起嚐,與子攜手、白頭偕老。

這正是:

早婚晚婚不婚,適合自己就是滿分;

相知相愛相守,用心經營才能長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耶魯華裔大一新生被退學,細節太狗血了
失聯6天中國女孩被找到 竟涉電詐 專騙同胞…
第一批去景德鎮躺平的中產,已經卷瘋了
數十萬人大逃亡,“死亡比這樣活著更仁慈”
政府停擺 FAA擬讓近25%員工休假 大量航班恐延誤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稱若未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對美國的侮辱”
政府關門 紐時:為何民主黨拒讓步?憂失未來籌碼
極左派曼達尼或當市長 紐約富豪嚇壞準備搬家
習近平重申“反台獨”,北京發布2758決議立場文件
美防長批“肥將軍” 紐森諷川普:“胖統帥”恐失業
突襲將軍大會 全場靜默對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流行天後轟川普“生活真的變好了嗎?”白宮火速回擊
特朗普重提“讓加拿大成為第51州”
美深入海底放手開採稀土和貴金屬 中國恐跳腳
川普對美軍將領說:把危險的國內城市當作訓練場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發長文 “開撕“赫敏扮演者艾瑪沃特森
冷知識:中國是世界上外國人占比最少的國家之一
魯比奧在中國國慶之際發表聲明 中國駐美大使呼籲...
美防長講話:嚴批“肥胖將領” 蓄鬍不專業 不爽就離職
川普政府與哈佛達成協議 辦職業學校培養工人
意外插曲下:誰是特朗普夫婦的“電梯殺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人民日報評論:早婚晚婚,這條賽道無關快慢

人民日報 2024-08-30 10:02:36

婚姻,一個從古至今令人魂牽夢繞的話題。“城堡”說有之,“圍城”論也不少。近日,關於“30至44歲人群未婚比例大幅提高”的話題引發關注。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30—44歲未婚女性的比例從0.8%上升到5.6%,相同年齡段未婚男性的比例從5.5%上升到12.7%。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或許在老一輩人眼裏,青年男女到了適婚年齡結婚生子,是自然而然的事。但這一觀念,正在受到更多的審視。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頒布,盲婚啞嫁、包辦強迫的封建婚姻製度不複存在。此後,隨著教育的普及、公共服務的完善、物質生活的豐富、社會的包容性提高,人們享受美好生活的方式不再局限於婚姻與家庭。

有人先成家後立業,追求相互扶持、共同進步;自然也有人希望在年輕時專注學業和事業,先誌同道合、再情投意合。正因如此,甚至出現了“英年早婚”的說法,不反對二人世界的浪漫、生兒育女的幸福,也承認一個人的自在、貓狗雙全的快樂。其實,在豐盈的物質與精神世界裏,不論早婚還是晚婚,隻要是遵從真實內心的選擇,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都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

8月10日,七夕當天,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新人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新華社發(譚雲俸攝)

當然,必須要承認,“我從來不想晚婚,卻有預感獨身”,是一部分未婚族的心聲:並非不向往熱烈的愛情、美滿的婚姻,而是難以找到那個ta。有調查發現,在不婚晚婚群體中,僅兩成受訪者未來不打算結婚,大部分人仍有進入婚姻的意願。隻不過,“願而不能”,對不少人來說,結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婚姻觀念發生變化。“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現代人在感情中更加注重心靈與情感的契合、愛好與三觀的同頻。這樣高質量的感情關係自然進步得多,也稀少得多,秉持著寧缺毋濫的觀念,很多人決定“與其湊合、不如單著”。

愛的能力有待提升。有網友吐槽:“上學時家長對愛情、婚姻閉口不提,一等自己大學畢業尤其是跨過30歲,家裏就開始上演催婚大戲。”現代婚姻家庭關係是一門學問,而我們的婚戀觀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和缺位,導致一些人對婚姻認知模糊,缺乏經營感情的責任意識、溝通技巧、理解能力,自然難以長久經營親密關係。

自不必說,交際圈小、生活節奏快、婚戀成本高等,也是阻擋人們找到愛情、跨入婚姻的門檻。簡而言之,大齡未婚現象,是社會變遷與個人選擇交織作用的結果,值得理解,更應當尊重。感情無法強求,婚姻更非兒戲。在情感的賽道上,無需分出快慢,每個人都是在獨特的人生軌跡中尋找“唯一契合的靈魂”。

其實,與其糾結早與晚,不如把精力用在分清好與壞。婚姻並不是簡單的兩人集合體,而是對同舟共濟另一生命體的尊重和承諾。與戀愛相比,婚姻需要麵對更多現實難題。婚姻殿堂裏的幸福,不能隻用愛情做支柱,隻有和責任、寬容、互敬榫連卯合時才能圓滿。

好的另一半,應當是戰勝生活挑戰、穿越人生風雨的最佳拍檔。我支持你的夢想,你懂得我的不易,才能難關一起闖、甜蜜一起嚐,與子攜手、白頭偕老。

這正是:

早婚晚婚不婚,適合自己就是滿分;

相知相愛相守,用心經營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