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滬昆高速杭州蕭山服務區,一名貨車司機被發現在車內叫不醒。18日,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回應稱,這名司機已經去世。
網絡視頻截圖
8月13日淩晨,山西太原貨車司機牛先生向福建三明某廠送貨途中,在武漢新洲服務區突發疾病不幸去世。來不及料理牛先生的身後事,車上十多萬元的貨物如何完成配送成了家屬擔心的問題。接到牛先生家屬求助後,石家莊的卡車司機於先生和其他地方的3名卡車司機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武漢到福建三明,700多公裏配送路程,4人開著牛先生的卡車,一路接力順利完成了牛先生這段未完成的路程。送完貨後,他們將運費一分不少地歸還牛先生的家人後,還將大貨車開回太原並給牛先生家人送去了近4萬元的愛心款。
參與救援的愛心車主“勝哥”將愛心款送給了牛先生家人(來源:張先生提供)
於先生告訴縱覽新聞記者,卡車司機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特別辛苦、勞累,每個卡車司機對同行都能感同身受,所以收到求助後,在能力範圍內,他們4個人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更早前的5月25日下午,四川成都青白江區仁新路,一名貨車司機被發現死在車內。
民警在現場處警(網絡視頻截圖)
據介紹,當日中午,這名駕駛員和朋友一起吃了飯後,稱自己很困,於是到車上休息。25日下午,駕駛員的朋友打他的電話,發現無人接聽,於是到車上查看情況,發現他已沒了氣息,立即報了警。民警和法醫到場後,將死者從車內抬了下來。
速度越卷越快,運費卻越卷越便宜
上述幾起,隻是見諸媒體的案例。每次有大貨車司機去世,總會在網絡上引起較大的關注。一個頂梁柱途中倒下,這是誰家的父親?誰家的兒子?又或是誰家的丈夫?
8月14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貨運分會發布《2023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調查數據顯示,貨車司機從業年齡集中分布在36-45歲之間,占比為45.44%。其次是46-55歲的區間,占比為33.24%。35歲以下的貨車司機占比不到兩成。
全國貨車司機群體較大,當下最有代表性的生存困境就是超載和勞動強度大。
貨車司機勞動強度大(圖源:中物聯公路貨運分會微信公眾號)
上述報告還顯示,貨車司機工作時間普遍較長,個體司機和受雇司機每天開車10小時及以上的分別占比52.89%、43.36%,其中開車時間12小時及以上的分別占34.99%、24.24%。個體司機較受雇司機駕駛時間總體更長,勞動強度大。
此前,《三聯生活周刊》發表了一篇引發熱議的文章:《“次日達”背後,快遞貨車司機已經“卷”不動了》,揭示的不少問題都是長期性的。
“怎麽把貨物周轉速度壓到極致,一直是快遞競爭的核心。”文章提及,近五年,在業務量高速增長的同時,時效“互卷”幾乎成了快遞業的常態。2016年中國快遞全程時限59.2小時,到去年第二季度已經縮短至54.2小時,尤其是2018年後,年縮短幅度達到1.5小時。而在攬收投遞等全程4個環節中,運輸環節的平均時限縮短幅度每年都占最大頭。
貨車司機運輸不得不快,不卷就掙不到錢,不快就會被市場邊緣化。據說,有的公司規定,行程2000公裏,限時32個小時,遲到一小時就罰款500元。
速度越卷越快,運費卻越卷越便宜。這兩年,司機們普遍感覺到運價低迷,以青藏線為例,有司機稱,以前格爾木到拉薩的運費是一噸290元左右,現在變成一噸220元。
貨車司機收入如何?
根據監管規定,每連續駕車4小時就強製司機停車休息不少於20分鍾。這些公開接受采訪的司機自然都遵守這一規定,但大部分司機真的就是踩著20分鍾來,一分鍾不多一分鍾不少,與其利用這20分鍾睡覺,不如去個廁所或者刷手機搶下一單,真正休息的時間進一步被壓縮。
有的司機疲勞駕駛時為了不讓自己睡著,還會抽自己耳光掐自己以保持清醒。這種“疲勞”不僅是真的連續開多少小時而一點不休息,還是經年累月地踩著最少休息時間來,經年累月地不給自己放假。
另外,很多貨車司機其實是背負車貸的,一輛大貨車至少得大幾十萬元。車貸沒還完之前,這些貨車司機很難抽身,也成了壓在他們身上的一座大山。
貨車司機的收入如何?《2023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個體司機月純收入(扣除通行費和油費等成本)在5000-8000元/月的占比最高,達27.47%。其次為8000-10000元/月,占比為24.25%。收入在10000元/月以上的司機占比25.5%,其中收入1.5萬元/月及以上的占比10.14%。相對而言,受雇司機的收入相對低一些。該群體稅後月均收入在5000-8000元/月的占比最多,為43.36%。收入在8000-10000元/月占比28.14%。收入在10000-15000元/月的占比9.62%,收入在15000元/月及以上的占比隻有0.85%。
不過,可能因為調查樣本不同,相關數據也會有所差異。
今年7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發布了《數字貨運平台司機就業與收入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在剔除油(電、氣)費、高速費、保險、保養和平台信息技術服務費等成本後,貨車司機平均月淨收入均值為12063元,主要收入區間集中在8000至12000元,比例達37.17%,月淨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司機數量相對較少,占比為8.37%。
貨車司機的健康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2023年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77.14%的貨車司機患有職業病,較2022年度的調查小幅上升。反饋有職業病的貨車司機中主要年齡分布在36-45歲之間,從事貨運行業在11-15年之間且平均開車時間在12小時及以上。司機所患的職業病主要為頸椎病、腰椎病、胃病、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