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節、七月半、中元節,一直被誤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廣西資源縣的七月半

“萬盞水燈漂資江”是遠近聞名的勝景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8月

攝影/呂建偉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是傳統的祭祀節日。“鬼節”之名,對活人來說總有幾分神秘恐怖。鬼者,歸也。古人相信,“死亡”隻是靈魂的回爐重煉。人們帶著慷慨與溫情,緬懷先祖,也超度孤魂,還慰藉自己。

中元節是一個承載著深厚民俗情感與信仰色彩的節日,其核心在於“孝”與“感恩”,各地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然而,在現代人眼中,中元節往往被誤解為單一的“鬼節”,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卻鮮為人知。

今天,一起重新認識中元節。

道教的中元節

佛教的盂蘭盆節

圖自《中華遺產》2020年2月

道教在進行中元普渡時,需用到招魂幡,上圖插於香爐內的五色幡旗即是。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的普渡儀式,都體現出中元節時人們對孤魂的安撫和慈悲。攝影/林垚

如今,人們習慣用中元節稱呼七月十五,“中元”之名卻是來自道教。《道經》稱:“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意思是說,這天親人的亡魂會被釋放回家,接受供奉。

佛教的盂蘭盆節,與道教的中元節,一個氣氛熱烈,一個肅穆,在唐代同日並行,融合一道殊為奇特的節日景觀。當然,也令信眾不知該如何跟隨。大約在唐代末期,中元節正式成為節日名稱取代盂蘭盆節,從此固定下來。

當中原委,或是與中元節一名更具傳統文化內涵有關。唐朝韓鄂編撰的《歲華紀麗》中說道:“孟秋之望,中氣之辰。道門寶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將中元置於盂蘭盆之前,無疑反映了當時兩節之中中元節的優勢地位。

“華池流真香,蓮蓋隨雲浮。”不論是盂蘭盆,還是中元節,它們的本意都是給人以安慰,希望已經不可挽回的人,脫離苦難。至於生者,亦得享一份祈願。

圖自《中華遺產》2020年2月

三官大帝是道教中的重要神靈。具體而言,指天官、地官與水官。農曆七月十五是地官誕辰日,這日地官降凡,考訂人間禍福、赦免罪責。上圖截取自宋馬麟《三官出巡圖》,表現地官巡遊天地的場景。供圖/台北“故宮博物院”

繁華盛大的中元節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3月

四川堯壩古鎮專門打紙錢的老手藝人,正在給一摞紙錢打上銅錢的印記。川南一帶重視祭祀,民間將這種打上銅錢印的草紙用於祭祀,意即給在陰間親人的錢幣。雖然現在有了很多不同幣值的冥幣,但人們還是要選取這種自製的紙錢用於上墳和祭祀。攝影/喻磊

宋代經濟高度繁榮,民俗文化發展迅速。中元節也跨出寺觀和宮廷的範圍,風行於民間。人們薦亡已不再非佛寺、道觀不可,富貴人家可延請僧道,在自家舉行儀式,以祭亡親。

我們來看看北宋《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及印賣《尊勝目連經》。又以竹竿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增倍。中元前一日,即賣楝(liàn)葉,享祀時鋪襯桌麵;又賣麻穀窠兒,亦是係在桌子腳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又賣雞冠花,謂之“洗手花”。十五日供養祖先素食。才明,即賣穄(jì)米飯。巡門叫賣,亦告成意也。又賣轉明菜花花、油餅、餕(jùn)豏(xiàn)、沙豏之類。

這哪像鬼節?北宋末年,京師開封城的中元節,展現出一副繁華盛大的氣派,中元節的節期向前延展,與七夕節相連。街旁店鋪售賣的節物花樣繁多,從冥具、果品到祭祀用花,應有盡有。唐代時用於莊嚴供養的盂蘭盆,在這時也變得“接地氣”起來,變成人們焚化冥衣、冥錢的家用“燒金爐”。戲園子裏更是熱鬧極了,劇情跌宕起伏的應節戲《目連救母》連演七日,讓人們過足戲癮。此外,人們還將剛收獲的作物麻穀,係在桌腳上祭祖,以告秋成……

每逢中元看目連

觀音戲目連

圖自《中華遺產》2020年2月

福建地區的莆仙戲、傀儡戲等,都有目連劇目。圖為福建博物院“福建戲曲大觀”展中的觀音戲目連木雕,表現了觀音幻化為美女,試探目連的情節。攝影/張義

目連戲,顧名思義,演的是目連的故事,素材源自《盂蘭盆經》:目連是一位虔誠又孝順的僧侶,其母卻經常殺生,死後墮入地獄,萬分痛苦。經由佛祖指點,目連幫助亡母脫離了餓鬼地獄。

目連的故事和中國本土的孝道精神,頗為吻合,因而廣為流傳。

從北宋開始,目連戲就固定在中元節演出,成為了最早的一出“應節戲”。所謂“應節戲”,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為慶祝節日、節令而演出的劇目。比如明代《太和記》,根據二十四節氣和當季的古人故事改編,有整整二十四折。如果每個節氣演相應的那一折,一出戲可以演上一整年。

開台有儀式

圖自《中華遺產》2020年2月

目連戲中出現了大量的鬼神、地獄情節,為了驅邪、祈福,演出時需要遵守一定規範,比如開台儀式。圖為2018年中元節北京恭王府大戲樓目連戲展演中,由福建泉州傀儡戲演繹的“四將開台”一折。表現了四神將開台,恭迎戲神相公,踏棚祈福的情節。攝影/劉曉輝

明清時期,戲曲發展成熟,在中元節通宵達旦甚至連演數天的目連戲,必須進一步豐富情節,才能吸引觀眾。目連戲由是發展為一個係統,不僅演繹目連救母的故事,其他神魔小說中的情節,也被收入。紹興地區演出時,還會穿插演出一些針砭時弊的現實故事。

人們看目連戲,既從中感悟因果教訓,又獲取消災除難的心理安慰。福建莆田地區每逢戰爭或瘟疫過後,都要組織演出目連戲,借目連之佛力,保全境之平安。民國時期的徽州文書中,也有大家族謀求複興,首先“經合族人等告許目連一台”,以此積攢功德,使“人丁繁衍,特發善良”。

安徽省祁門縣民間藝人在鄉間田野裏上演目連戲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6月

攝影/李玉祥

柚子燈節

黃姚人獨有的節日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6月

黃姚古鎮興於明朝萬曆年間,盛於清朝,民國時逐漸衰落。峰叢間的穀地裏散落著300多座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嶺南民居。攝影/趙福珠

廣西桂林把中元節叫“七月半”,每到節前大人們就不讓小孩子靠近水邊,嚇唬孩子說水裏的鬼會出來找替身,所以孩子們都特別害怕這個節日。

而在廣西賀州昭平縣東北部的黃姚古鎮,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是當地的“柚子燈節”,也叫“黃姚放燈節”,人們紮彩船、做柚子燈,禳災祈福

人們點亮十幾米乃至幾十米的柚子燈排

場麵熱烈喜慶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6月

攝影/黃旭胡

鑼鼓和鞭炮宣告放燈活動的開始,幾個年輕人將一條彩船放入河中,接著是那條幾十米長、點上燈的“柚子排”。

黃姚的柚子燈節,完全沒有肅穆的氣氛,也不忌諱水。彎彎曲曲的姚江燈火通明,燈火和水花,沸騰了江水,喜樂了兩岸的人們。水中的隊伍自寶珠觀沿河而下,在興寧祠前上岸。一位長者念誦禱詞,祈求黃姚風調雨順,幸福安康。

集體祭神的儀式結束後,孩子們一擁而上,將柚子河燈分搶一空。舉著柚子燈的孩子們則趾高氣揚,似乎拿著的不是柚子,而是河神的護身符。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