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消費苦難?被罵慘的《逆行人生》真的罪不可恕嗎?

消費苦難?被罵慘的《逆行人生》真的罪不可恕嗎?

文章來源: 默默有聞也 於 2024-08-13 10:03: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全文1680字,閱讀約需5分鍾,幫我劃重點

一、是消費苦難?還是做一個在苦難中的發聲者,在苦難中傳遞希望?徐崢的電影《逆行人生》,或許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徐崢的電影《逆行人生》上映沒多久,作為一部聚焦底層勞動人民的現實主義電影,它把外賣員的真實生活擺上熒幕前,講述了一名外賣員如何逆行人生 。

有人說:它演繹出了外賣員這類底層人民的苦難,苦難中隱藏著希望,傳達著一種“力量”,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外賣員麵臨的現狀。

也有人說:它歌頌那些在苦難中前行的人,實則是在消費苦難,窮人掏錢看富人去演窮人何其可笑。

一時間這部電影的口碑迎來兩極分化,那麽《逆行人生》到底有沒有在消費苦難呢?

關於對《逆行人生》的看法,先說結論,它其實並沒有歌頌苦難,並且在電影中無處不在的具象化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對身處底層的人而言,它就像苦難生活的調味劑,盡管它無法改變活在苦難中的你我,但是它在為外賣員發聲,為那些身處底層的逆行者發聲。

而這個世界,正需要更多這樣的發聲者。

但是,它不被一部分人認可,甚至被認為是一場虛假拙劣的演技。

在他們眼中,不就是富人演窮人還要我們這些窮人花錢去看,這又算什麽?

其實富人演窮人一直屢見不鮮,明星一直都是富人,他們沒少演底層普通人,看的人更是不在少數。

八年前,同樣是徐崢演的《我不是藥神》口碑票房雙豐收,為何如今的《逆行人生》就不行了呢?

說到底,就是因為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苦難”已經不再被買賬,所以一切跟苦難沾邊的事物都會被打上“消費苦難”的標簽。

那麽,這部電影究竟為何會被人曲解?

二、電影《逆行人生》的劇情很簡單,主角高誌壘作為大廠程序員大齡被辭,麵對生活的壓力,不得不當起了外賣員。

在他成為外賣員得這段人生中,他認識了形形色色得外賣員群體,體會到他們的心酸與無奈。

最後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單王”,還開發出了優化路線的軟件,可謂大圓滿結局。

但這個過程中,卻沒有想象中那麽美好。

電影致力於讓觀眾深刻感受外賣員的生活,盡力還原現實生活中外賣員的現狀,高誌壘剛入外賣行業踩過的坑,就是外賣員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在這其中位置和路線不熟都還是最簡單的事,餐廳取餐慢怎麽辦?商場不讓停車怎麽辦?小區不讓進怎麽辦?電話打不通怎麽辦?顧客難纏怎麽辦?

每一個問題都可能造成延誤,導致顧客不滿,最後隻能得到差評。

另外,外賣員麵臨的交通安全問題,電影裏幾乎每一個角色都出現過,騎快車、闖紅燈,為了搶時間與交通規則鬥智鬥勇。

這些看似不合理的電影情節都是現實,《逆行人生》對外賣員的日常生活做了最真實和具象的呈現。

外賣員“老摳”天天省吃儉用,衣服壞了用膠帶粘,電動車壞了用膠帶粘,隻是為了省錢給孩子治白血病。

一家四口人住在破舊不堪的房子裏,卻總能能樂嗬嗬地笑對一切。

單王“大黑”每天至少接70單,連續跑單超過16個小時,頂著胃病拚命幹活,他的那一句“我累了,我隻想今天比昨天過得更好”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女外賣員曉敏白天送外賣忙到不可開交,晚上還要帶著娃繼續送。

那句“一般晚上我都帶著他跑,沒想到今天下這麽大雨,回不去了”又包含了多少帶孩子跑單外賣員的心酸。

《逆行人生》取自外賣員中的平凡人,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展現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但是這種苦難卻是人們心中最想避開的現實。

三、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在追求美好的事物,但掩藏在美好中的苦難,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接受的絕望。

電影《逆行人生》口碑呈現兩極反轉,它揭露了外賣員背後的苦難,為苦難發聲,但是一部電影又怎能改變赤裸裸的現實。

在這種無力改變的局麵下,發聲就演化成了一種“消費苦難”。

電影中對主角外賣員的刻畫—盡管麵臨著生活的種種苦難,但他們善良又有人情味,相比於高誌壘的大廠同事,他們都快樂得多。

如今,溫情、勵誌這種正向的情緒,被越來越多的人去消費,有的人已然對這個社會失望,所以徐崢這部電影中所展現的苦中作樂,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而這部分人可能恰恰在經曆苦難。

有網友說:“我不想花錢去電影院看我自己”,在一部分人眼中苦難終究是苦難,他們可能並不需要花錢去看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

對他們而言,生活就已經壓迫的他們喘不過來氣,哪怕活著就已經用盡了全身力氣。

他們逆行不了自己的人生,電影《逆行人生》仿佛成了他們的宣泄口,讓他們講述著屬於自己的苦難,然後附帶上一句:你根本沒有真正了解我們。

然而現實生活是,如果沒有這部電影,又會有多少人關注到外賣員這個群體呢?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這部電影是成功的,正因為它被罵“不平凡”才有了人們對平凡大眾的關注。

它引發了人們對於苦難的思考,讓人們拋開電影劇情和演技,去看背後存在的問題。

但是指望一部電影,去讓更多人不再苦難,真的可以做到嗎?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場罕見的聚會,特朗普要錢成功
坦克真沒有後視鏡!九三當天吳京評論區太熱鬧
飛機臨時改變航線!他信淩晨發聲
中國的“九三”閱兵展示了哪些新式武器?
55歲梅拉尼婭跟科技富豪們吃飯,蓋茨坐身旁




24小時討論排行

重慶標語主事者戚洪:悲憤所以行動 但不要仇恨
普京:澤連斯基應來莫斯科 要我去別的地方就過分了
泰國新總理阿努廷:我是100%的中國人後代
特朗普政府被曝將終止對歐洲長期安全資助
美政府突襲在美韓企工廠抓非法移民 韓外交部發聲
82歲拜登顫巍巍露麵 頭頂疤痕醒目 做了皮膚癌手術
威尼斯扒手橫行 市民自發組成巡邏隊竟遭扒手起訴
“習金”時隔六年會晤 金正恩:涉台議題堅定挺中
哈裏寧棄妻兒返英 英媒曝梅根“死亡禁令”猶似戴妃
女子500萬存款不翼而飛,公安“審訊”逼其放棄追索
非法移民不再享有州內學費優惠 影響數萬名夢想生
觀察者網這篇文章,問題很大
金正恩結束對中國訪問,乘專列離京返程
華裔女子對丈夫潑酸並鎖門致其死亡 警察到場仍聞慘叫
普林斯頓大學新研究:強化學習讓AI變成了“馬屁精”
法國博物館三件中國瓷器被盜 價值7900萬元人民幣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消費苦難?被罵慘的《逆行人生》真的罪不可恕嗎?

默默有聞也 2024-08-13 10:03:11

全文1680字,閱讀約需5分鍾,幫我劃重點

一、是消費苦難?還是做一個在苦難中的發聲者,在苦難中傳遞希望?徐崢的電影《逆行人生》,或許能給你想要的答案。

徐崢的電影《逆行人生》上映沒多久,作為一部聚焦底層勞動人民的現實主義電影,它把外賣員的真實生活擺上熒幕前,講述了一名外賣員如何逆行人生 。

有人說:它演繹出了外賣員這類底層人民的苦難,苦難中隱藏著希望,傳達著一種“力量”,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外賣員麵臨的現狀。

也有人說:它歌頌那些在苦難中前行的人,實則是在消費苦難,窮人掏錢看富人去演窮人何其可笑。

一時間這部電影的口碑迎來兩極分化,那麽《逆行人生》到底有沒有在消費苦難呢?

關於對《逆行人生》的看法,先說結論,它其實並沒有歌頌苦難,並且在電影中無處不在的具象化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對身處底層的人而言,它就像苦難生活的調味劑,盡管它無法改變活在苦難中的你我,但是它在為外賣員發聲,為那些身處底層的逆行者發聲。

而這個世界,正需要更多這樣的發聲者。

但是,它不被一部分人認可,甚至被認為是一場虛假拙劣的演技。

在他們眼中,不就是富人演窮人還要我們這些窮人花錢去看,這又算什麽?

其實富人演窮人一直屢見不鮮,明星一直都是富人,他們沒少演底層普通人,看的人更是不在少數。

八年前,同樣是徐崢演的《我不是藥神》口碑票房雙豐收,為何如今的《逆行人生》就不行了呢?

說到底,就是因為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苦難”已經不再被買賬,所以一切跟苦難沾邊的事物都會被打上“消費苦難”的標簽。

那麽,這部電影究竟為何會被人曲解?

二、電影《逆行人生》的劇情很簡單,主角高誌壘作為大廠程序員大齡被辭,麵對生活的壓力,不得不當起了外賣員。

在他成為外賣員得這段人生中,他認識了形形色色得外賣員群體,體會到他們的心酸與無奈。

最後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單王”,還開發出了優化路線的軟件,可謂大圓滿結局。

但這個過程中,卻沒有想象中那麽美好。

電影致力於讓觀眾深刻感受外賣員的生活,盡力還原現實生活中外賣員的現狀,高誌壘剛入外賣行業踩過的坑,就是外賣員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在這其中位置和路線不熟都還是最簡單的事,餐廳取餐慢怎麽辦?商場不讓停車怎麽辦?小區不讓進怎麽辦?電話打不通怎麽辦?顧客難纏怎麽辦?

每一個問題都可能造成延誤,導致顧客不滿,最後隻能得到差評。

另外,外賣員麵臨的交通安全問題,電影裏幾乎每一個角色都出現過,騎快車、闖紅燈,為了搶時間與交通規則鬥智鬥勇。

這些看似不合理的電影情節都是現實,《逆行人生》對外賣員的日常生活做了最真實和具象的呈現。

外賣員“老摳”天天省吃儉用,衣服壞了用膠帶粘,電動車壞了用膠帶粘,隻是為了省錢給孩子治白血病。

一家四口人住在破舊不堪的房子裏,卻總能能樂嗬嗬地笑對一切。

單王“大黑”每天至少接70單,連續跑單超過16個小時,頂著胃病拚命幹活,他的那一句“我累了,我隻想今天比昨天過得更好”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女外賣員曉敏白天送外賣忙到不可開交,晚上還要帶著娃繼續送。

那句“一般晚上我都帶著他跑,沒想到今天下這麽大雨,回不去了”又包含了多少帶孩子跑單外賣員的心酸。

《逆行人生》取自外賣員中的平凡人,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展現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但是這種苦難卻是人們心中最想避開的現實。

三、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在追求美好的事物,但掩藏在美好中的苦難,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接受的絕望。

電影《逆行人生》口碑呈現兩極反轉,它揭露了外賣員背後的苦難,為苦難發聲,但是一部電影又怎能改變赤裸裸的現實。

在這種無力改變的局麵下,發聲就演化成了一種“消費苦難”。

電影中對主角外賣員的刻畫—盡管麵臨著生活的種種苦難,但他們善良又有人情味,相比於高誌壘的大廠同事,他們都快樂得多。

如今,溫情、勵誌這種正向的情緒,被越來越多的人去消費,有的人已然對這個社會失望,所以徐崢這部電影中所展現的苦中作樂,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而這部分人可能恰恰在經曆苦難。

有網友說:“我不想花錢去電影院看我自己”,在一部分人眼中苦難終究是苦難,他們可能並不需要花錢去看這些所謂的“心靈雞湯”。

對他們而言,生活就已經壓迫的他們喘不過來氣,哪怕活著就已經用盡了全身力氣。

他們逆行不了自己的人生,電影《逆行人生》仿佛成了他們的宣泄口,讓他們講述著屬於自己的苦難,然後附帶上一句:你根本沒有真正了解我們。

然而現實生活是,如果沒有這部電影,又會有多少人關注到外賣員這個群體呢?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這部電影是成功的,正因為它被罵“不平凡”才有了人們對平凡大眾的關注。

它引發了人們對於苦難的思考,讓人們拋開電影劇情和演技,去看背後存在的問題。

但是指望一部電影,去讓更多人不再苦難,真的可以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