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馬成鋼(沈騰飾)作為富一代,白手起家,不知道吃過多少苦。和前妻生下兒子馬大俊,是個沒有任何壞心眼,甚至冒著點傻氣的公子哥,生活優渥卻沒有文化,繼承家業更是指望不上,被稱為“練廢的大號”。於是一切的重擔和期望就落在了和現任妻子春蘭(馬麗飾)生的小兒子身上。為了讓兒子繼承家業,甚至給他取名“馬繼業”,就差把望子成龍的期望打成標簽,貼在孩子身上了。
眼看在八個保姆的照顧下,小兒子恃寵而驕,即將舊幕重演之際,馬成鋼帶著妻子一起,毅然決然離開大別墅,在四合院裏打造了一個全景式“貧困版”圍城。邀請了一個教育團隊作為兒子生活中的NPC,暗中為孩子的成長服務。
上學徒步五公裏,節約用水靠偷水表,撿瓶子賺錢...這些極端的省錢操作是“憶苦思甜”的教育環節之一,可怕的是,這些令我們捧腹大笑的場景,卻在電影主人公身上真實地發生著,這一磨練,就是十幾年。
放在籠子裏養孩子,擱誰誰不瘋啊。
如果說電影前半段的搞笑,是富人小醜扮窮的極端諷刺對比,後半段的笑點,卻帶著些審判的意味。建立在孩子痛苦之上的“為了你好”,讓人有點笑不出來了...
隨著“馬繼業”的成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完善,他開始意識到生活中的被操縱感。想要搞田徑,卻被父母開具虛假殘疾證明;和他走得近的女孩,被父母“送”去更好的學校;看到殘疾多年的“奶奶”在操場打籃球,於是第二天“奶奶”假死被迫下線...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不合理的時候,繼承人培養計劃逐漸敗露。
高考結束後的馬繼業走進密室,發現自己其實活在父母的操控,監視與欺騙下,這一場教育實驗徹底以失敗的悲劇告終。
就像在一個精密的的高科技溫室裏,最優秀的培育員,頂級的營養液,適宜的溫度氣候和合適的光照。馬繼業的人生,從一開始就是奢華配置。但在這個密不透風的實驗室中,缺少了如土壤和水一樣重要的真實和信任,最終的結果就是植物無法結出燦爛的果實,兒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紐帶,也斷裂了。
放大式的誇張化背後是現實生活的寫照,這部以教育為題的電影,主角看似是被精心“嗬護”的孩子,其實是鏡頭之外,“第四麵牆”之外身為教育者的父母。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到,父愛是有條件的:“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願望,因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
雖然在影片的最後,以馬成鋼對著兒子問“今晚還回家吃飯嗎?”的結尾巧妙化解了尖銳的矛盾,但合家歡式結局,在這部影片中並沒有讓觀眾們釋懷。父母一輩子等待孩子感恩的時候,孩子也在等待父母一個道歉。
“為了你好”究竟是為了誰好?考清北到底是父母的執念還是孩子的夢想?我到底應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樣子?
當以愛為名的教育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這種“自找苦吃”的苦難教育模式,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這場教育的本質也會將所有的真情變得充滿目的性。
影片中的這句台詞,道出了許許多多家庭的心聲。不是每個家庭都像馬成鋼夫婦一樣有錢和極端,但這種父母和孩子間的虧欠式相處,卻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印度電影《起跑線》同樣是聚焦教育問題,白手起家的父母,覺得孩子必須受到最好的教育,才能彌補自己的遺憾,然而入學資格緊缺,人人都想擠入這條賽道,隻能想辦法通過特困渠道進入學校學習。於是父母扮窮,以此通過資格審查。
“我還沒有優秀到能像達官顯貴一般,為你博取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但我也為你付出了我所擁有的一切。”父母和孩子好像一直捆綁著彼此的人生。
電視劇《三十而已》裏的優秀媽媽顧佳,顧名思義,一切為了照顧自己的家。辭去光鮮亮麗的工作,照顧老公和兒子的起居日常。硬扛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學區房,買昂貴的奢品包,學做甜點討太太們芳心,努力躋身“闊太太”圈,就為了兒子能進入貴族幼兒園。
電視劇的最後,顧佳和渣男老公離婚,賣掉家產遣散員工,從頭開始找到自己生活的初心。可是對於普通人的我們,又有多少試錯成本呢?
“貴族教育”一直是中產家庭難以抉擇的教育問題。容易版本的送孩子去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讀書,之後留學。挑戰模式的直接舉家移居國外,重新找合法糊口的工作,申請綠卡排期,等著拿身份。“這條短則三五年,長則數十年的艱辛路,任何一環出問題,對於‘背井離鄉’的人而言,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人們常說中產返貧三大陷阱:房貸近千萬,配偶不上班,送娃上國際。不得不說,《抓娃娃》這部電影是一部套著“西虹市首富”外皮,實則反應中產焦慮的電影。對於廣大中產而言,沒有如此多的試錯機會,“已經為孩子付出了這麽多,他不成功,我該怎麽辦?”在規定好的這條道路上,出錯了隻能把這一段路再走一遍,這是合理的答案,也是命定的選擇。
在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看來,許多人繼續傳遞自己童年時受到的殘忍行為和態度,試圖成為理想父母,本質上其實是試圖成為自己父母的理想孩子。
撰文:Rachel
設計:Mika Zhang
圖源:微博、豆瓣、視頻截圖
上學徒步五公裏,節約用水靠偷水表,撿瓶子賺錢...這些極端的省錢操作是“憶苦思甜”的教育環節之一,可怕的是,這些令我們捧腹大笑的場景,卻在電影主人公身上真實地發生著,這一磨練,就是十幾年。
放在籠子裏養孩子,擱誰誰不瘋啊。
如果說電影前半段的搞笑,是富人小醜扮窮的極端諷刺對比,後半段的笑點,卻帶著些審判的意味。建立在孩子痛苦之上的“為了你好”,讓人有點笑不出來了...
隨著“馬繼業”的成長,孩子的自我意識不斷完善,他開始意識到生活中的被操縱感。想要搞田徑,卻被父母開具虛假殘疾證明;和他走得近的女孩,被父母“送”去更好的學校;看到殘疾多年的“奶奶”在操場打籃球,於是第二天“奶奶”假死被迫下線...生活中的一切都變得不合理的時候,繼承人培養計劃逐漸敗露。
高考結束後的馬繼業走進密室,發現自己其實活在父母的操控,監視與欺騙下,這一場教育實驗徹底以失敗的悲劇告終。
就像在一個精密的的高科技溫室裏,最優秀的培育員,頂級的營養液,適宜的溫度氣候和合適的光照。馬繼業的人生,從一開始就是奢華配置。但在這個密不透風的實驗室中,缺少了如土壤和水一樣重要的真實和信任,最終的結果就是植物無法結出燦爛的果實,兒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紐帶,也斷裂了。
放大式的誇張化背後是現實生活的寫照,這部以教育為題的電影,主角看似是被精心“嗬護”的孩子,其實是鏡頭之外,“第四麵牆”之外身為教育者的父母。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到,父愛是有條件的:“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願望,因為你盡了職責,因為你像我。”
雖然在影片的最後,以馬成鋼對著兒子問“今晚還回家吃飯嗎?”的結尾巧妙化解了尖銳的矛盾,但合家歡式結局,在這部影片中並沒有讓觀眾們釋懷。父母一輩子等待孩子感恩的時候,孩子也在等待父母一個道歉。
“為了你好”究竟是為了誰好?考清北到底是父母的執念還是孩子的夢想?我到底應該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成為你們希望我成為的樣子?
當以愛為名的教育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這種“自找苦吃”的苦難教育模式,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這場教育的本質也會將所有的真情變得充滿目的性。
影片中的這句台詞,道出了許許多多家庭的心聲。不是每個家庭都像馬成鋼夫婦一樣有錢和極端,但這種父母和孩子間的虧欠式相處,卻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印度電影《起跑線》同樣是聚焦教育問題,白手起家的父母,覺得孩子必須受到最好的教育,才能彌補自己的遺憾,然而入學資格緊缺,人人都想擠入這條賽道,隻能想辦法通過特困渠道進入學校學習。於是父母扮窮,以此通過資格審查。
“我還沒有優秀到能像達官顯貴一般,為你博取到最好的教育資源。但我也為你付出了我所擁有的一切。”父母和孩子好像一直捆綁著彼此的人生。
電視劇《三十而已》裏的優秀媽媽顧佳,顧名思義,一切為了照顧自己的家。辭去光鮮亮麗的工作,照顧老公和兒子的起居日常。硬扛下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學區房,買昂貴的奢品包,學做甜點討太太們芳心,努力躋身“闊太太”圈,就為了兒子能進入貴族幼兒園。
電視劇的最後,顧佳和渣男老公離婚,賣掉家產遣散員工,從頭開始找到自己生活的初心。可是對於普通人的我們,又有多少試錯成本呢?
“貴族教育”一直是中產家庭難以抉擇的教育問題。容易版本的送孩子去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讀書,之後留學。挑戰模式的直接舉家移居國外,重新找合法糊口的工作,申請綠卡排期,等著拿身份。“這條短則三五年,長則數十年的艱辛路,任何一環出問題,對於‘背井離鄉’的人而言,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人們常說中產返貧三大陷阱:房貸近千萬,配偶不上班,送娃上國際。不得不說,《抓娃娃》這部電影是一部套著“西虹市首富”外皮,實則反應中產焦慮的電影。對於廣大中產而言,沒有如此多的試錯機會,“已經為孩子付出了這麽多,他不成功,我該怎麽辦?”在規定好的這條道路上,出錯了隻能把這一段路再走一遍,這是合理的答案,也是命定的選擇。
在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看來,許多人繼續傳遞自己童年時受到的殘忍行為和態度,試圖成為理想父母,本質上其實是試圖成為自己父母的理想孩子。
撰文:Rachel
設計:Mika Zhang
圖源:微博、豆瓣、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