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 AI“泡沫論”令美股深陷回調時刻

萬億美元市值灰飛煙滅 AI“泡沫論”令美股深陷回調時刻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一路高歌猛進的美股,在7月份以來出現了一輪明顯回調的走勢。美國時間7月24日,美股出現單日大幅下挫,標普500指數下跌超過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超過3.6%,兩大指數均創下2022年底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以英偉達、穀歌、微軟、Meta等萬億市值巨頭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當天成為美股市場的重災區,它們的集體下跌令當天美股市場全天蒸發市值超過1.1萬億美元。

今年以來,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熱潮下,這些科技巨頭的股價表現也是美股市場中最為搶眼的,例如受益最大的芯片明星股英偉達,在今年創下了市值連續突破2萬億、3萬億美元的“神話”。萬億美元市值公司股價在單日還能夠上漲5、6%的誇張行情也頻繁出現,在權重股的拉動下,美股主要指數的表現也十分亮眼,但實際上,去除了美股最大市值的頭部公司來看,美股其他中小市值公司今年以來整體表現並不理想,可以說,在生成式AI浪潮的推動下,科技巨頭公司的股價表現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美股今年以來總體表現平平的事實。

進入7月份以來,有關AI“泡沫論”的分析逐漸在市場中升溫,以高盛、巴克萊等為代表的投行拋出看空言論,質疑人工智能領域大規模的投入,未來能否獲得相應的回報。

一位長期從事美股投資交易的投資者對騰訊新聞《潛望》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美股確實麵臨一定程度的超買,也差不多到了回調的時刻,此時消息麵的一些配合,讓市場獲得了更多回調的理由。

7月23日同一天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的特斯拉和穀歌,股價在24日分別重挫12%和5%,成為新一輪市場AI“泡沫論”的最新腳注,下周微軟、蘋果、Meta等今年最受益於人工智能的科技巨頭將集中發布財報,市場屆時或將麵臨更大的考驗。

兩大巨頭財報利空 美股“閃崩” 市值蒸發萬億美元

美國時間7月24日,美股遭遇大幅回調。標普500指數下跌超過2%,跌破50天線,創下2022年1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3.6%,同樣跌破50日均線,代表中小市值的羅素2000指數下跌2.1%,跌破10日均線。

科技股是當天跌幅最大的重災區。一天前剛剛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的特斯拉,股價遭遇到超過12%的大幅下挫,特斯拉電動車銷售收入持續下滑,利潤率連續走低,同時被外界寄予厚望的Robotaxi發布會又被正式推遲,是當天特斯拉股票在市場中遭到拋售的最直接原因。

與特斯拉同一天發布財報的科技巨頭穀歌,股價也出現5%以上的大幅下挫。當天穀歌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盡管業績總體穩健增長,尤其是搜索和雲業務增長良好,但Youtube視頻平台廣告收入不及預期,同時穀歌預計接下來第三季度的費用開支仍將進一步增長,導致投資者對其未來利潤率的擔憂。

除穀歌外,被並稱為美股“七大奇跡”(Magnificent Seven)的其他六隻美股市場中市值最大的公司,當天股票也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拋售。今年美股市場中最熱門、受益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芯片明星股英偉達股價當天下跌6.8%,同樣在今年受益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科技巨頭微軟股價下跌3.6%,這兩家巨頭股價雙雙跌破50日均線。社交巨頭Meta當天股價下跌5.6%,亞馬遜下跌3%,這兩家公司股價也雙雙觸及50日均線。蘋果股價下跌2.9%,自今年5月1日以來,蘋果股價首次收於21日均線之下。

總體上,美股“七大奇跡”當天市值縮水4.6%,創下自2002年9月13日以來最大跌幅。

僅24日一天,美股市場市值蒸發超過1.1萬億美元市值。

“AI泡沫論”開始在市場中蔓延

當天觸發市場大幅下跌的主要因素是特斯拉與穀歌財報對的利空,但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這樣的回調早就應該發生,隻是之前市場缺乏一個像樣的理由。

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上漲近20%,但市場並非呈現出普漲的格局,而是主要由上述“美股七大奇跡”等市值權重最大的巨頭級公司所帶動,例如市值近3萬億美元的英偉達,今年以來漲幅高達137%,市值超過3萬億美元的微軟,今年以來漲幅超過15%。同樣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近年來漲幅超過17%,市值2萬多億美元的穀歌今年漲幅超過24%。

除了這些大權重巨頭公司之外,今年美股其他中小市值公司的股價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進入下半年以來,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板塊輪動,即超大市值和大市值公司股價上漲出現停滯,中小市值公司開始補漲,代表中小市值公司的羅素2000指數ETFIWM在7月份上漲超過8%,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卻出現下跌。

對於生成式人工智能未來前景的擔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科技公司近期的股價表現。在23日穀歌第二季度財報發布會後的電話會議上,公司首席執行官Pichai就遭遇到分析師的“拷問”,分析師擔憂穀歌目前每個季度超過100億美元在AI人工智能方麵的資本支出,未來能否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過去幾周,包括高盛、巴克萊等投行均發布了相關報告,提出這一輪AI的“淘金熱”,是否在未來能夠帶來業績的提升。

高盛負責科技行業的分析師Jim Covello在報告中提出,盡管代價和投入高昂,但至少目前AI技術距離真正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過度建造這個世界還沒準備好的東西,通常結局都很糟糕。”他寫道。

巴克萊則給出了更為詳盡的情景分析,這家投行認為,到2026年,科技巨頭公司每年投入到人工智能方麵的支出高達600億美元,但每年獲得的相應收入為200億美元。

The Information最新分析文章認為,這一輪生成式AI熱潮中最受追捧的初創公司OpenAI,今年全年虧損可能高達50億美元,如果後續融資進展不順利,可能12個月後就麵臨現金枯竭。

毫無疑問,AI人工智能“泡沫論”在市場中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可,一天前特斯拉和穀歌發布的財報以及後續的股價表現,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樣的不樂觀態度。下周,微軟、Meta、亞馬遜、蘋果等這些今年以來主要受益於人工智能的科技巨頭,均將在下周集中發布財報,如果對人工智能的謹慎態度進一步蔓延,市場可能會遭遇更大的一輪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