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當年轟動中美的“搶娃大戰”已過去17年 那個孩子怎樣了?

當年轟動中美的“搶娃大戰”已過去17年 那個孩子怎樣了?

文章來源: 爸媽親子課堂 於 2024-07-16 10:45: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文 |?Dr Bing

來源 |??英華蘭DrBing(ID:HiDrBing)

最近看到一條消息:當年那個轟動中美的跨國撫養權爭奪案的女孩,從聖勞倫斯大學畢業了。

她對著媒體說,自己學習的是國際關係專業,未來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外交官,希望能當中美溝通的橋梁。

這個女孩叫賀梅,說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能回憶起了這個十分的經典的案例。

圍繞著她的官司,打了整整7年,一路從田納西州地方法院打到了米國最高法院,期間更換了5任主審法官,案子的結果幾經反轉,甚至一度修改了米國的法律。

這背後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故事?

一切還要從賀梅的原生家庭說起。

賀梅爸是1965年生人,我鍋最典型的第一代做題家。

他出生在湖南邵陽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受了當時“美國淘金夢”的影響,一路勤勤懇懇念書,申請到了孟菲斯大學經濟學專業碩博連讀的全獎。

但在米國期間他過得也挺不容易,因為家裏給不了半點支持,他就隻能邊上學邊打工掙生活費,還要寄錢補貼家裏。

賀梅爸和賀梅媽是相親認識的。

賀梅媽年輕、漂亮,城市女孩,性格也開朗大方。

兩個人靠著打電話談了1年的戀愛才確立了關係,之後在米國完婚。

婚後沒多久,倆人就懷上了第一個娃——賀梅。

但也是這段時間,賀梅媽慢慢發現自己和賀梅爸的相處有問題——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實在太大了!

比如賀梅爸屬於“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性格,他在米國念書這麽多年居然沒啥朋友,一天到晚掉著一張冰塊臉。

而賀梅媽,來了短短幾天就交了很多當地的華人朋友,每天家裏門庭若市。

所以真正住在一起後,倆人的摩擦也越來越多。

但為了肚子裏的娃,賀梅媽選擇了忍耐。

直到1998年10月18日,賀梅爸就職的孟菲斯大學打來一個電話,讓兩人的人生軌跡直接發生徹底改變——

學校說他們收到一起投訴,賀梅爸涉嫌性騷擾!!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據說起因是一個中國女學生找賀梅爸借500塊,賀梅爸不借。

之後她就控告說賀梅爸用錢勾引她,並對她實施了性暴力。

雖然賀梅爸大喊冤枉極力否認,但兩個人確實在教室單獨相處了四十分鍾,也沒有其他證人。

因為這件事,學校取消了賀梅爸的獎學金,還炒了他的助教工作。

於此同時,女學生的老公來尋仇,一腳踢在賀梅媽的肚子上,導致她住進醫院,同時賀梅早產,光醫藥費就花了1萬多刀!

一時之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巨大危機。

看著剛剛出生的賀梅,兩口子流著淚長籲短歎。

一邊要忙著應付官司,努力自證清白,一邊還要沒日沒夜地打黑工養活自己,還債務。

可怎麽養活賀梅呢?

實在走投無路,他們隻能找到了當地的社會機構求救。

當時他們所在的社區有一個叫“中南基督”的慈善機構有“臨時照料”服務,於是倆人就把小賀梅送了過去,臨時寄養在了一個米國人家裏。

這對米國夫妻叫貝克夫婦,是典型的米國中產家庭,生活富裕,喜歡小孩,一直以來都很想領養個亞裔小孩。

誰想到老天爺居然白白送來一個!

看著軟軟糯糯的小賀梅,倆人高興瘋了,和賀梅爸媽承諾他們一定會幫忙到底!

剛開始,兩家人的相處還是很和諧的。

賀梅的爸媽對貝克夫婦也很是感激,因為他們真的把賀梅照顧得很好,也歡迎他們隨時去探望。

但時間長了,問題出現了——隨著貝克夫婦和賀梅的感情越來越深,慢慢地,他們冒出了“霸占賀梅”的想法。

一次,貝克夫婦提出要給賀梅辦醫療保險需要監護權,讓賀梅爸媽和他們簽署無固定期限的書麵撫養協議。

賀梅的爸媽也沒多想就簽了。

從那之後,貝克夫婦就算是拿到了法律上賀梅監護權的認證。

但賀梅爸媽沒想到的是,協議一簽完,貝克夫婦就翻臉了,之後他們就再也見不到賀梅了!

1999年9月,賀梅爸媽提出要接8個月的賀梅回家,終止委托。

但貝克夫婦一口回絕,這就算是徹底撕破臉了。。。

賀梅的撫養權還沒解決,性侵案官司這邊又起波瀾。

1999年9月,性侵案舉行了聽證會,雖然沒有任何確鑿證據,但是學校為了平息輿論,還是取消了賀梅爸的學籍。

這意味著賀梅爸沒了學生身份,賀梅媽的陪讀簽證也不成立了。

但如果這時候回國,那不是徹底要不回賀梅了?

2000年5月,他們向少年法庭提出收回監護權的訴訟,準備帶賀梅回國,但被駁回。

2001年,賀梅2歲生日那天,賀梅的爸媽想和賀梅拍一張全家福,結果貝克夫婦直接報警把兩人趕走。

實在無奈,他們隻能把貝克告上了法庭。

但沒根基沒背景的華人在米國打官司,難度級別可想而知。

貝克夫婦通過不斷申請延遲開庭、延後歸檔文件的方式,讓案子的審理時間不斷推遲。

但等再次開庭的時候,賀梅爸媽已經成了被告!

因為他們為了打官司拚命打黑工,這點被貝克抓了個正著——這說明他們兩人根本沒有撫養孩子的條件!

2004年5月,法官判決:賀梅的撫養權歸貝克夫婦所有。

而判決的理由是賀梅爸媽故意遺棄和無經濟能力。

“按照田納西州法律,賀家父母4個月蓄意不見孩子、不支付贍養費,構成蓄意拋棄小孩,應被剝奪撫養權!”

聽到這個結果,賀梅爸媽直接傻眼。

明明是貝克不讓自己見孩子,怎麽成了自己遺棄?

但打官司都要講證據啊,沒證據的他們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賀梅變成別人家的娃,兩口子抱頭痛哭。

因為太想女兒了,一天賀梅媽跑到貝克家門口去偷看賀梅。

貝克發現後,第一時間報警帶走了她,導致她在監獄裏呆了長達33小時。

而當時,她還懷著8個月的二胎!

這件事被媒體報道後,立刻引起了中國駐美使館的注意。

“美國司法機關居然幫有錢人搶華人的孩子?”“讓8個月孕婦坐牢,有沒有人性?!”

中美兩國的輿論都爆了。

一些米國華人決定團結起來,要幫這兩口子打官司!

與此同時,拖了4年的性侵案也開庭了。賀梅爸被判定性侵罪名不成立,終於沉冤得雪!

說回賀梅——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賀梅爸媽兩口子層層相告,花了整整5年不停上訴,終於在2007年迎來了峰回路轉。

賀梅家的律師指出了一個關鍵性證據——

當初他們和貝克簽訂的是寄養協議,從來就沒寫過“領養”,既然都不是“領養”,撫養權怎麽會歸貝克家?

在大使館的壓力下,案子重審,法院一致通過撤銷原判,將監護權還給賀梅家!

至此,這場長達7年的撫養權搶奪案終於落下帷幕!

2007年7月24日,賀梅終於可以跟著爸媽回真正的“家”了。

但當所有聲音褪去的時候,卻沒有人關心過風暴中心的賀梅,她會怎麽想?

她從小就在標準的米國家庭長大,打記事起就幾乎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更不會說中文。

當8歲的她突然得知自己的親生爸媽居然是一對陌生的中國人,賀梅嚇壞了。

她死死抱著貝克家的柱子不撒手,希望貝克夫婦不要把她送走。

但法律已經判決了,她隻能跟著親生爸媽回家。

不會說中文,吃不慣中餐,在真正的家裏她無所適從。

唯一的對抗方式,就是不吃飯不說話。

看著女兒這樣,賀梅也心疼。

她隻能翻開賀梅小時候的相冊,一張張和她講她小時候的故事,一遍遍和她說:爸爸媽媽從來沒想過拋棄你,我們都很愛你,這麽多年一直能想著把你接回家。

經過一年多的朝夕相處,賀梅終於慢慢接受了新家庭。

2008年2月,她和爸媽弟妹第一次回到中國。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裏,這一家好不容易迎來了大團圓。

但萬萬沒想到,新的反轉又出現了!

就在當年的6月10日,賀梅爸突然向法院提起訴訟離婚,並向賀梅媽索賠10萬人民幣賠償!

提到賀梅時,賀梅爸更是說出讓人大跌眼鏡的話:“一開始讓賀梅回家就是個錯誤。當初我早就想放棄了,是她媽堅持要要回女兒。”

這又是鬧哪出呢?

前文就說了,其實這兩口子剛結婚的時候就發現了彼此的性格不合適。

但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搶回賀梅的撫養權,所以還能同仇敵愾,強行被捆綁在一起。

當這個共同目標完成時,這種合作也就結束了,兩個人的矛盾也再次浮現了出來。

尤其是賀梅接回家後和他並不是很親近,在中國呆著明顯也不太適應。

他越來越後悔,覺得當初為什麽一定要搶回這個孩子?

這種觀點,讓賀梅媽萬萬不能接受,兩個人天天吵架,終於鬧到了離婚。

離婚後,賀梅媽一人帶著三個娃來到了重慶,開啟了新生活。

不過有趣的是,自打和賀梅爸離婚,賀梅媽和貝克夫婦的關係倒是緩和了不少。

一開始她和貝克夫婦保持聯係,是為了賀梅的情緒著想。

但時間長了,他們才覺得彼此不應該是敵人的關係。

賀梅被貝克兩口子教養得很好,也確實是人家在他們最難的時候幫助他們渡過了危機。

回國的第二年,貝克邀請賀梅和她的弟弟妹妹去米國玩,賀梅媽同意了。

在米國,看到賀梅真正開心的樣子,賀梅媽也在想,也許讓賀梅在米國念書才更適合她!

2011年,她在拿到了300萬的拆遷款後,立刻聯係貝克夫婦,說了自己想送孩子們去米國念書的打算。

貝克夫婦求之不得啊!

就這樣,打官司苦苦搶回來的女兒,兜兜轉轉又回到了米國貝克家。

但實際上,去米國度假是一回事兒,去米國上學又是另一回事。

真正回到米果後,賀梅過得也並不是想象中那麽舒心。

她不敢在穀歌上搜自己的名字,不敢看那些關於自己的狗血新聞,更不敢走在大街上麵對別人的審視。

在中國的時候,她老感覺自己是個米國人,但到了米國,她又感覺自己是中國人。

不管在哪裏,她都沒辦法真正融入,真正找到家的感覺。這種身份認知的錯位,讓小姑娘開始懷疑人生。

賀梅和貝克家兄弟姐妹的合照

好在混亂的生活總有平靜的一天,孩子也總有真正長大、能夠直麵自己過去的一天。

18歲時,賀梅在大學申請的文書裏寫:

“我學會一種新的語言(漢語),去過被曲解的中國;我學習怎樣去愛我的原生家庭,去理解各種不同的觀點;我有勇氣分享自己的故事。”

“記住我自己的過去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我的一部分,我應該擁抱真實的自我。”

這篇文書成功幫助她被聖勞倫斯大學的國際關係專業錄取,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看到最近的一條新聞,賀梅已經順利從聖勞倫斯畢業。

在頒發學位證書的時候,她重新在自己的名字裏加上了貝克家的姓:Anna Mae-He Baker。

這起案子扒完,真是讓人唏噓。

還記得當年媒體轟轟烈烈報道時,網友的意見分歧就很大。

有人覺得,自己生的小孩當然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來。

但也有人覺得,賀梅留在米國對她的身心成長才是最好的,否則搶回來的孩子再送回去那不是有毛病嗎?

仔細想來,這對父母確實都有他們的問題。

貝克夫婦打著“愛孩子”的旗號,想把別人的小孩據為己有,本身就很變態。

而賀梅家呢,明明被人抓住“沒有經濟能力”的把柄,都勒緊褲腰帶打官司了還要一個接一個的生。

尤其是賀梅爸,好不容易打贏了官司搶回了撫養權,又不好好履行父親的責任,一推二六五,也是朵奇葩了。

最慘的是就是賀梅。一出生就淪為大人鬥爭的犧牲品,小小年紀就過上了抓馬混亂的狗血生活。

好在這孩子最後沒長歪,也正常長大,接受了教育。

希望這孩子的生活能慢慢走上正軌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黃仁勳點名AI時代「這工作最火」:需求翻倍再翻倍
這兩條新聞一起看,是不是過於“諷刺”了?
"雞排哥"童年課堂照片遭曝光,網友稱其手裏有5套房
緬北明家的崛起與覆滅,11人被判死刑
流行天後轟川普“生活真的變好了嗎?”白宮火速回擊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稱若未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對美國的侮辱”
政府關門 紐時:為何民主黨拒讓步?憂失未來籌碼
極左派曼達尼或當市長 紐約富豪嚇壞準備搬家
習近平重申“反台獨”,北京發布2758決議立場文件
美防長批“肥將軍” 紐森諷川普:“胖統帥”恐失業
特朗普重提“讓加拿大成為第51州”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發長文 “開撕“赫敏扮演者艾瑪沃特森
移民局突擊這州1000家庭 近半涉婚姻詐欺 全美或迎大清洗!
美深入海底放手開採稀土和貴金屬 中國恐跳腳
上海大師賽觀眾幹擾比賽 揮外國護照被抬離現場
川普政府與哈佛達成協議 辦職業學校培養工人
強化“斬首”演練!內蒙古驚見台灣總統府模擬實景
魯比奧在中國國慶之際發表聲明 中國駐美大使呼籲...
政府關門!川普氣炸"凍結民主黨州資金",威脅裁員30萬人
FT:川普為何又盯上了和他沒有衝突的索羅斯?
深圳車主“15小時出不了廣東” 公路塞車畫麵極震撼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當年轟動中美的“搶娃大戰”已過去17年 那個孩子怎樣了?

爸媽親子課堂 2024-07-16 10:45:59

文 |?Dr Bing

來源 |??英華蘭DrBing(ID:HiDrBing)

最近看到一條消息:當年那個轟動中美的跨國撫養權爭奪案的女孩,從聖勞倫斯大學畢業了。

她對著媒體說,自己學習的是國際關係專業,未來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外交官,希望能當中美溝通的橋梁。

這個女孩叫賀梅,說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能回憶起了這個十分的經典的案例。

圍繞著她的官司,打了整整7年,一路從田納西州地方法院打到了米國最高法院,期間更換了5任主審法官,案子的結果幾經反轉,甚至一度修改了米國的法律。

這背後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故事?

一切還要從賀梅的原生家庭說起。

賀梅爸是1965年生人,我鍋最典型的第一代做題家。

他出生在湖南邵陽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受了當時“美國淘金夢”的影響,一路勤勤懇懇念書,申請到了孟菲斯大學經濟學專業碩博連讀的全獎。

但在米國期間他過得也挺不容易,因為家裏給不了半點支持,他就隻能邊上學邊打工掙生活費,還要寄錢補貼家裏。

賀梅爸和賀梅媽是相親認識的。

賀梅媽年輕、漂亮,城市女孩,性格也開朗大方。

兩個人靠著打電話談了1年的戀愛才確立了關係,之後在米國完婚。

婚後沒多久,倆人就懷上了第一個娃——賀梅。

但也是這段時間,賀梅媽慢慢發現自己和賀梅爸的相處有問題——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實在太大了!

比如賀梅爸屬於“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性格,他在米國念書這麽多年居然沒啥朋友,一天到晚掉著一張冰塊臉。

而賀梅媽,來了短短幾天就交了很多當地的華人朋友,每天家裏門庭若市。

所以真正住在一起後,倆人的摩擦也越來越多。

但為了肚子裏的娃,賀梅媽選擇了忍耐。

直到1998年10月18日,賀梅爸就職的孟菲斯大學打來一個電話,讓兩人的人生軌跡直接發生徹底改變——

學校說他們收到一起投訴,賀梅爸涉嫌性騷擾!!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據說起因是一個中國女學生找賀梅爸借500塊,賀梅爸不借。

之後她就控告說賀梅爸用錢勾引她,並對她實施了性暴力。

雖然賀梅爸大喊冤枉極力否認,但兩個人確實在教室單獨相處了四十分鍾,也沒有其他證人。

因為這件事,學校取消了賀梅爸的獎學金,還炒了他的助教工作。

於此同時,女學生的老公來尋仇,一腳踢在賀梅媽的肚子上,導致她住進醫院,同時賀梅早產,光醫藥費就花了1萬多刀!

一時之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巨大危機。

看著剛剛出生的賀梅,兩口子流著淚長籲短歎。

一邊要忙著應付官司,努力自證清白,一邊還要沒日沒夜地打黑工養活自己,還債務。

可怎麽養活賀梅呢?

實在走投無路,他們隻能找到了當地的社會機構求救。

當時他們所在的社區有一個叫“中南基督”的慈善機構有“臨時照料”服務,於是倆人就把小賀梅送了過去,臨時寄養在了一個米國人家裏。

這對米國夫妻叫貝克夫婦,是典型的米國中產家庭,生活富裕,喜歡小孩,一直以來都很想領養個亞裔小孩。

誰想到老天爺居然白白送來一個!

看著軟軟糯糯的小賀梅,倆人高興瘋了,和賀梅爸媽承諾他們一定會幫忙到底!

剛開始,兩家人的相處還是很和諧的。

賀梅的爸媽對貝克夫婦也很是感激,因為他們真的把賀梅照顧得很好,也歡迎他們隨時去探望。

但時間長了,問題出現了——隨著貝克夫婦和賀梅的感情越來越深,慢慢地,他們冒出了“霸占賀梅”的想法。

一次,貝克夫婦提出要給賀梅辦醫療保險需要監護權,讓賀梅爸媽和他們簽署無固定期限的書麵撫養協議。

賀梅的爸媽也沒多想就簽了。

從那之後,貝克夫婦就算是拿到了法律上賀梅監護權的認證。

但賀梅爸媽沒想到的是,協議一簽完,貝克夫婦就翻臉了,之後他們就再也見不到賀梅了!

1999年9月,賀梅爸媽提出要接8個月的賀梅回家,終止委托。

但貝克夫婦一口回絕,這就算是徹底撕破臉了。。。

賀梅的撫養權還沒解決,性侵案官司這邊又起波瀾。

1999年9月,性侵案舉行了聽證會,雖然沒有任何確鑿證據,但是學校為了平息輿論,還是取消了賀梅爸的學籍。

這意味著賀梅爸沒了學生身份,賀梅媽的陪讀簽證也不成立了。

但如果這時候回國,那不是徹底要不回賀梅了?

2000年5月,他們向少年法庭提出收回監護權的訴訟,準備帶賀梅回國,但被駁回。

2001年,賀梅2歲生日那天,賀梅的爸媽想和賀梅拍一張全家福,結果貝克夫婦直接報警把兩人趕走。

實在無奈,他們隻能把貝克告上了法庭。

但沒根基沒背景的華人在米國打官司,難度級別可想而知。

貝克夫婦通過不斷申請延遲開庭、延後歸檔文件的方式,讓案子的審理時間不斷推遲。

但等再次開庭的時候,賀梅爸媽已經成了被告!

因為他們為了打官司拚命打黑工,這點被貝克抓了個正著——這說明他們兩人根本沒有撫養孩子的條件!

2004年5月,法官判決:賀梅的撫養權歸貝克夫婦所有。

而判決的理由是賀梅爸媽故意遺棄和無經濟能力。

“按照田納西州法律,賀家父母4個月蓄意不見孩子、不支付贍養費,構成蓄意拋棄小孩,應被剝奪撫養權!”

聽到這個結果,賀梅爸媽直接傻眼。

明明是貝克不讓自己見孩子,怎麽成了自己遺棄?

但打官司都要講證據啊,沒證據的他們就隻能眼睜睜看著賀梅變成別人家的娃,兩口子抱頭痛哭。

因為太想女兒了,一天賀梅媽跑到貝克家門口去偷看賀梅。

貝克發現後,第一時間報警帶走了她,導致她在監獄裏呆了長達33小時。

而當時,她還懷著8個月的二胎!

這件事被媒體報道後,立刻引起了中國駐美使館的注意。

“美國司法機關居然幫有錢人搶華人的孩子?”“讓8個月孕婦坐牢,有沒有人性?!”

中美兩國的輿論都爆了。

一些米國華人決定團結起來,要幫這兩口子打官司!

與此同時,拖了4年的性侵案也開庭了。賀梅爸被判定性侵罪名不成立,終於沉冤得雪!

說回賀梅——在各方力量的幫助下,賀梅爸媽兩口子層層相告,花了整整5年不停上訴,終於在2007年迎來了峰回路轉。

賀梅家的律師指出了一個關鍵性證據——

當初他們和貝克簽訂的是寄養協議,從來就沒寫過“領養”,既然都不是“領養”,撫養權怎麽會歸貝克家?

在大使館的壓力下,案子重審,法院一致通過撤銷原判,將監護權還給賀梅家!

至此,這場長達7年的撫養權搶奪案終於落下帷幕!

2007年7月24日,賀梅終於可以跟著爸媽回真正的“家”了。

但當所有聲音褪去的時候,卻沒有人關心過風暴中心的賀梅,她會怎麽想?

她從小就在標準的米國家庭長大,打記事起就幾乎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更不會說中文。

當8歲的她突然得知自己的親生爸媽居然是一對陌生的中國人,賀梅嚇壞了。

她死死抱著貝克家的柱子不撒手,希望貝克夫婦不要把她送走。

但法律已經判決了,她隻能跟著親生爸媽回家。

不會說中文,吃不慣中餐,在真正的家裏她無所適從。

唯一的對抗方式,就是不吃飯不說話。

看著女兒這樣,賀梅也心疼。

她隻能翻開賀梅小時候的相冊,一張張和她講她小時候的故事,一遍遍和她說:爸爸媽媽從來沒想過拋棄你,我們都很愛你,這麽多年一直能想著把你接回家。

經過一年多的朝夕相處,賀梅終於慢慢接受了新家庭。

2008年2月,她和爸媽弟妹第一次回到中國。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裏,這一家好不容易迎來了大團圓。

但萬萬沒想到,新的反轉又出現了!

就在當年的6月10日,賀梅爸突然向法院提起訴訟離婚,並向賀梅媽索賠10萬人民幣賠償!

提到賀梅時,賀梅爸更是說出讓人大跌眼鏡的話:“一開始讓賀梅回家就是個錯誤。當初我早就想放棄了,是她媽堅持要要回女兒。”

這又是鬧哪出呢?

前文就說了,其實這兩口子剛結婚的時候就發現了彼此的性格不合適。

但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搶回賀梅的撫養權,所以還能同仇敵愾,強行被捆綁在一起。

當這個共同目標完成時,這種合作也就結束了,兩個人的矛盾也再次浮現了出來。

尤其是賀梅接回家後和他並不是很親近,在中國呆著明顯也不太適應。

他越來越後悔,覺得當初為什麽一定要搶回這個孩子?

這種觀點,讓賀梅媽萬萬不能接受,兩個人天天吵架,終於鬧到了離婚。

離婚後,賀梅媽一人帶著三個娃來到了重慶,開啟了新生活。

不過有趣的是,自打和賀梅爸離婚,賀梅媽和貝克夫婦的關係倒是緩和了不少。

一開始她和貝克夫婦保持聯係,是為了賀梅的情緒著想。

但時間長了,他們才覺得彼此不應該是敵人的關係。

賀梅被貝克兩口子教養得很好,也確實是人家在他們最難的時候幫助他們渡過了危機。

回國的第二年,貝克邀請賀梅和她的弟弟妹妹去米國玩,賀梅媽同意了。

在米國,看到賀梅真正開心的樣子,賀梅媽也在想,也許讓賀梅在米國念書才更適合她!

2011年,她在拿到了300萬的拆遷款後,立刻聯係貝克夫婦,說了自己想送孩子們去米國念書的打算。

貝克夫婦求之不得啊!

就這樣,打官司苦苦搶回來的女兒,兜兜轉轉又回到了米國貝克家。

但實際上,去米國度假是一回事兒,去米國上學又是另一回事。

真正回到米果後,賀梅過得也並不是想象中那麽舒心。

她不敢在穀歌上搜自己的名字,不敢看那些關於自己的狗血新聞,更不敢走在大街上麵對別人的審視。

在中國的時候,她老感覺自己是個米國人,但到了米國,她又感覺自己是中國人。

不管在哪裏,她都沒辦法真正融入,真正找到家的感覺。這種身份認知的錯位,讓小姑娘開始懷疑人生。

賀梅和貝克家兄弟姐妹的合照

好在混亂的生活總有平靜的一天,孩子也總有真正長大、能夠直麵自己過去的一天。

18歲時,賀梅在大學申請的文書裏寫:

“我學會一種新的語言(漢語),去過被曲解的中國;我學習怎樣去愛我的原生家庭,去理解各種不同的觀點;我有勇氣分享自己的故事。”

“記住我自己的過去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我的一部分,我應該擁抱真實的自我。”

這篇文書成功幫助她被聖勞倫斯大學的國際關係專業錄取,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看到最近的一條新聞,賀梅已經順利從聖勞倫斯畢業。

在頒發學位證書的時候,她重新在自己的名字裏加上了貝克家的姓:Anna Mae-He Baker。

這起案子扒完,真是讓人唏噓。

還記得當年媒體轟轟烈烈報道時,網友的意見分歧就很大。

有人覺得,自己生的小孩當然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來。

但也有人覺得,賀梅留在米國對她的身心成長才是最好的,否則搶回來的孩子再送回去那不是有毛病嗎?

仔細想來,這對父母確實都有他們的問題。

貝克夫婦打著“愛孩子”的旗號,想把別人的小孩據為己有,本身就很變態。

而賀梅家呢,明明被人抓住“沒有經濟能力”的把柄,都勒緊褲腰帶打官司了還要一個接一個的生。

尤其是賀梅爸,好不容易打贏了官司搶回了撫養權,又不好好履行父親的責任,一推二六五,也是朵奇葩了。

最慘的是就是賀梅。一出生就淪為大人鬥爭的犧牲品,小小年紀就過上了抓馬混亂的狗血生活。

好在這孩子最後沒長歪,也正常長大,接受了教育。

希望這孩子的生活能慢慢走上正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