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瀟湘晨報報道,7月11日,東莞一男子發布視頻稱,7月9日在一家平台下單上門按摩,女技師在服務過程中提出“3980元可包養十天”,此事引發關注。隨後,涉事平台發布聲明,稱對該事件深感遺憾,已經責令東莞地區運營商終止涉事商家入駐。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已成立專業的鑒黃師團隊,專門負責技師服務的監督和審查。
作為線上經濟的一種,上門按摩服務網絡平台近年來不斷湧現。此類平台給人們享受上門按摩服務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涉黃問題。此次涉黃風波,平台稱是“涉事商家旗下技師試圖通過違規甚至是違法手段,以達到私下掙快錢、提高個人短期利益目的,該行為逃避平台監管、逾越職業道德紅線,觸碰法律底線”。可是,如果要技師的歸技師,平台的歸平台,恐怕沒那麽容易。
有網友認為,上門按摩本身就挺隱晦的,門前正規,門後擦邊,這種平台就不應該允許它們存在。我們倒無意於有罪推定相關平台,隻要不被法律明確禁止,平台經營行為應該是自由的;我們也願意相信,很多平台都是提供合法合規的上門按摩服務,並且致力於長期健康發展。問題是,涉黃風險是此類平台早就應該提前預料到的,何以能讓涉黃技師輕鬆逃避平台監管?是過去沒有認真管,還是真的管不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涉事平台第一次陷入涉黃風波。今年3月,包括此番涉事平台在內的多家按摩平台被曝涉黃,技師上門的核心不是“按摩”,而是“加鍾服務”。隻要加鍾,她們甚至可以直接提供色情服務。
此次風波發生後,雖然涉事平台呈現臉懵無辜狀,聲稱“絕不容忍任何違反職業道德和法律的行為”,但此類行為似乎一直在部分平台眼皮底下發生。
如果平台不能很好對此進行監管,無法形成有效製約機製,而隻是在輿情發生後就事論事地進行回應,就很難讓人相信上門按摩平台能夠長期健康發展。相反,還有可能成為藏汙納垢之地,甚至涉嫌觸犯刑法。要合規經營,就要規範技師行為,就要杜絕涉黃可能。目前,前述涉事平台想到的辦法是招募鑒黃師,成立專業的鑒黃師團隊,通過“神秘顧客暗訪和自查自糾的方式”對技師服務進行監督和審查。
然而,神秘顧客恐怕隻能代表個案,自查自糾更是缺乏監督。況且,既然都是技師上門服務,鑒黃師該如何有效開展工作?難道鑒黃師也跟著去到客戶家裏,進行現場鑒定?又或者,技師與客戶的服務過程聊天內容,都要給鑒黃師錄音查看?這是否會侵犯客戶隱私,客戶又是否會同意?像此事中這種由客戶主動曝光的涉黃服務其實並不多見。大多情況下,客戶與技師的私下行為是雙方的私人秘密,外人無從得知,鑒黃師的工作如何保證有效開展?僅憑鑒黃師,大概難以讓上門按摩服務平台更合規,平台要做的工作還有更多。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3月,溫州市沐足浴養生保健行業協會出台全國首個針對上門按摩行業的專項規範標準,要求上門服務人員上崗前要向當地行業協會報備、實名登記信息,並持有相關資質證明,同時明確了服務過程中的著裝要求、收費標準和服務承諾,絕不提供或非法從事色情服務。因此,相關平台也應對入駐技師服務尤其是加鍾服務進行嚴格規範,同時采取鼓勵客戶舉報以及神秘顧客暗訪等方式,對違規技師形成有效威懾。隻要真正想管,相信辦法一定會有的,就看願不願意徹底割舍這種“黃色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