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講不出再見。”7月7日,複旦大學研究生支教團(以下簡稱“研支團”)老師譚敬元結束支教生活,在朋友圈寫下了感言,“該怎麽形容在王民的這一年呢?似乎比畢業論文的致謝更難以落筆。”
研支團老師譚敬元朋友圈截圖。受訪者供圖
又是一年畢業季,又是一輪支教結束時。複旦大學第25屆研支團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王民鄉王民中學的支教工作結束。
從1999年起,複旦大學作為最早響應團中央、教育部組建研支團的高校之一,每年派出學生赴全國多地多所學校支教扶貧。王民中學是25年來寧夏接受複旦學子支教年頭最長的學校,也是複旦大學支教扶貧的一個縮影。25年來,50多名複旦學子跨越山海,用對教育的愛與光,照亮王民中學的孩子們,在複旦大學與王民中學之間,書寫了一段山海情更深的佳話。
衝在前,挑重擔
黃浦江畔,複旦大學。六盤山區,王民中學。
1999年,複旦大學與王民中學結緣。當年秋天,複旦大學第1屆研支團的老師來到西吉縣王民中學。時至今日,已有25屆學生在此支教。
2002年4月,作曲家李正帆來到王民中學。王民中學孩子們的純真質樸打動了李正帆,他寫下了《寧夏》這首歌。
“寧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心裏頭有些思念,思念著你的臉。我可以假裝看不見,也可以偷偷地想念……”
聽著《寧夏》這首歌,記者驅車來到王民中學,見到了複旦大學第25屆研支團的牛嘉陽、譚敬元、常怡然三位老師。
研支團老師(中間三位)與王民中學教師代表合影。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 攝
讓三位老師至今難忘的是,他們剛到王民,要去采購一些日用品,在麵館、超市、五金店,遇到的人都會親切地向他們打招呼:“研究生老師好!”
牛嘉陽是西北人,他聽懂了當地老鄉的方言。“我突然覺得,身上的責任重了。”牛嘉陽說,這是前麵24屆學長學姐用堅持與責任換來的。
受此感召,他們衝在前,挑重擔。王民中學缺什麽課的老師,他們自動補上去。王民中學缺音樂老師,從小接受音樂專業培訓的常怡然老師,成為了三個年級的音樂老師;一位老師有身孕,行動不便,譚敬元老師補位衝在前,承擔了七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九年級缺數學老師,牛嘉陽補了上去。七年級缺道德與法治課老師,牛嘉陽又補了上去。
除此之外,研支團的老師還根據王民中學每學期的安排,帶孩子們積極參加課外活動,例如藝術節、運動會、文藝晚會等。
“能來到王民中學,意味著責任,我們會盡全力完成各項工作。”牛嘉陽表示,複旦大學與王民中學結緣25年,有幸成為複旦大學研支團的一員,這是一件特別驕傲自豪的事情。
用微光,照亮他人
記者在王民中學采訪時,牛嘉陽正在跟九年級的學生打籃球。
牛嘉陽是甘肅會寧人。會寧方言與西吉方言相差無幾。球場上,牛嘉陽用方言和同學們交流。“不要讓著我,咱們好好打。”牛嘉陽說,融入王民的方式有很多種,與學生們一起打籃球是其中之一。
通過打籃球,牛嘉陽發現有些平時調皮的孩子,球打得好,還有集體意識。於是,他和譚敬元、常怡然二位老師在家訪時,會先去這些孩子家裏。
譚敬元(左一)與牛嘉陽(右一)家訪留影。受訪者供圖
通過家訪他們發現,有些孩子生性好動,有些孩子家長管得不嚴,有些孩子缺少關愛……一次次的家訪,讓家長記住了他們,雖然記不住全名,但都知道他們是“研究生支教老師”;通過家訪溝通,原本平時在學校或課堂調皮搗蛋的孩子,調整了狀態,課前能積極預習,上課能認真聽講,課後能仔細複習,“感覺像換了一個人”。
牛嘉陽在讀中學時,得到了支教老師的幫助與指點,讓他有了走出大山、走向更大世界的目標。“祝願孩子們都能考出去,走上更大的舞台。”牛嘉陽說,希望同學們能通過他的講述,得到一些激勵和啟發。
譚敬元是一位東北姑娘,平時喜歡用視頻和照片記錄生活。每當學校有運動會、藝術節,她都會拿起手機記錄下美好的瞬間,然後分享給同學們。
譚敬元老師與學生談心。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 攝
一年時間,譚敬元已經能聽懂一些西吉方言,有時還能說上一兩句,不時引來同學們一陣歡笑。在王民中學的複旦支教亭,譚敬元與七年級(2)班的孩子們談起心:“孩子們,未來不是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你們的夢一定會實現。”
常怡然來自北京,父母都是高校教師。“我大概受父母影響比較大,熱愛教育事業。”常怡然說,這是她參加研支團的原因之一。
正在講課的常怡然老師。人民網記者 穆國虎 攝
常怡然來王民中學支教,得到了父母的支持,身邊也有反對聲。“你一個女孩子,去那麽遠、那麽艱苦的地方,能不能堅持得下來?”有人曾這樣質疑常怡然。
“女孩子,為什麽不可以?女孩子也能吃苦。”常怡然告訴班裏的女孩子,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要從容麵對,踏踏實實過好生活。
傳承精神 繼往開來
一張書桌,銘記曆史。行行字跡,傳承精神。
在王民中學,有一張書桌見證了25年來、50多位支教老師的堅守。
2022年4月底,這張書桌被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借用作展品。2024年春季學期開學前,這張書桌被運回了王民中學,運回時用保鮮膜包裹著,存放在辦公室裏。
“開學時,書桌用保鮮膜包著,放在辦公室裏,我們沒發現。”站在這張記錄了曆屆研支團老師名字的書桌旁,第25屆研支團的三位老師們講起了與這張桌子的緣分。
聽說書桌被運回王民中學了,三位老師還特意找了一下這張記載著學長學姐姓名的書桌,但沒找到。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經同事提醒,他們仔細一看,才知道眼前被保鮮膜包裹的書桌,就是他們要尋找的那張。
書桌四周密密麻麻的黑色印記,是曆屆複旦研支團成員的簽名。“震撼。”談及第一次看見這張書桌的心情,牛嘉陽表示,一批又一批的複旦人秉承同樣的理念來到王民中學,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在這裏詮釋了“團結、服務、犧牲”的精神。
在王民中學,研支團成員團結互助,向同事取經,學習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水平。沒有人要求他們必須家訪,但是他們利用節假日,從學校周邊的王民村開始,走村入戶,開展家訪工作,掌握學生在家情況,促進家校共建工作。正是有了一次次的家訪,一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孩子,變得積極上進。
眼前的書桌,證明了王民中學是寧夏接受複旦學子支教年頭最長的學校,見證了複旦大學研支團在王民中學支教扶貧的曆史。
第25屆研支團老師的支教生活已結束,他們依次在這張書桌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複旦大學第25屆研支團老師合影。受訪者供圖
“王民滿足了我對於‘人生是一場盛大的體驗’的期待,又給予了我太多未曾期待過的幸福、溫暖和快樂。”譚敬元說,一年的時間太短,而王民留給他們的又太多,雖然他們的支教生活結束了,但是他們與王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