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糧油運輸亂象,美中兩國行規比較
中國糧油運輸亂象,美中兩國行規比較
文章來源: RFA 於
2024-07-09 23:36: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圖為一輛油罐車正在為北京一處加油站的油槽加油。《新京報》近日披露中儲糧、匯福等大型糧油企業使用的罐車先後混裝食用油和化工油,引發食用油遭殘留化工液體汙染的疑慮。
《新京報》近日披露中儲糧、匯福等大型糧油企業使用的罐車先後混裝食用油和化工油,引發食用油遭殘留化工液體汙染的疑慮。
《新京報》日前調查報道發現,幾天前從寧夏裝載液蠟、白油等液體到河北的灌車,卸完貨後又開往他地裝上食用大豆油等繼續運輸。報道指出,有的業者為了節省開支,在換貨時不清洗罐體;此外,中儲糧、匯福等大型糧油企業也沒嚴格把關,看到罐體有“食用油”字樣就不管上麵出現多次塗改紀錄而放行,或是隻查看泄油口是否幹淨就算通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向《新京報》表示,運輸食用油應該專車專用。如果混用又不清潔幹淨,煤製油含有不飽和烴、芳香族烴、硫化物等成分將影響人體健康,可能導致中毒,對呼吸係統、消化係統等造成損傷。
據《新京報》報道,中國企業理應遵守2014年起施行的《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範》,使用專用車輛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並認真檢查運輸容器是否清潔、幹燥。但該《規範》僅具推薦性質,因此約束力有限。
圖為山東曲阜良友工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大豆油。中國企業理應遵守2014年起施行的《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範》,使用專用車輛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
旅美資深媒體人王劍對本台表示,19年前中國就陸陸續續出現過類似問題。如今再度發生,顯示從企業到司機均“道德淪喪”。此外,即便中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成立聯合調查組,並發誓依法嚴懲並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後續有無問責機製,以及是否製度出現改變,才能看出“中共對這件事情有多認真”。
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國務院食安辦組織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會議研究,並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徹查,依法嚴懲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涉事的中儲糧及匯福糧油集團也表示,不排除對發現違反規定的運輸單位和承運車輛終止合作,或將其列入采購
“黑名單”。
資料照:一名男子騎車經過天津港附近的中儲糧倉庫。
針對中國運輸罐車卸完煤製油,不清洗就直接換運食用油的亂象,本台諮詢美國業界是如何確保食用油的運輸安全。
為近4萬家餐廳、酒店、醫院及賭場等客戶提供食用油管理及相關解決方案的美國企業Restaurant Technologies
品質管理主管德維爾(Sarah M. deVille)告訴本台,食用油(無包裝)散裝運輸(bulk
transportation)在美國主要是受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監管,不遵守規定者將導致牌照(authorization)撤銷。
德維爾以書麵形式回覆本台采訪時表示,“食用油散裝運輸必須使用FDA 批準的材料建成的專門設備和運輸係統。FDA
法規和行業標準也要求,必須建立一套係統確保客戶收到正確的油,這包括達到供應商及客戶同意的預訂標準(pre-defined
criteria),以及不出現任何汙染或摻假的可能。實際施行是透過運輸日誌(transportation
logs)、上鎖的掛牌(lockout tags
)還有清洗記錄等,以了解罐車先前運送了哪些貨物、罐車和輸送設備的清洗時間及清洗時的水溫等信息。”
德維爾寫道,在收到散裝油後,FDA也要求對文件進行檢查,以確保所有記錄的信息正確無誤,並執行任何必要的驗證測試、確保上鎖掛牌保持原位,還有檢查罐車和輸送設備是否受到前一批貨物的汙染。
“任何損壞的上鎖掛牌或汙染證據都將導致貨物被拒收,並送回供應商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