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網友發帖稱,她的父親在某直播間花9999元下單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的馬首。主播描繪的藍圖裏,這類標價數千上萬元的藏品將來可以拍賣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有幸買到將會徹底改變生活現狀。
趁著珠寶文玩直播的火熱行情,部分賬號正在以“高價回收或參與拍賣”的說辭誘導中老人瘋狂下單。
以高價回收誘導下單,珠寶文玩直播間一夜進賬幾十萬
“家人們,十年來這件藏品巡展到哪,張某謀導演就跟到哪裏。再看這件,幾任某宮某故博物院院長連續數年登門求取,想放在展館C位,我們一直沒答應。”
上述吹捧發生在某瓷器文玩直播間。主播多次暗示藏品價值高昂、有許多名人權貴求取不得,現在因為情義分享給家人們,不能做到保密的就不要拍。隨後,“保密”“格局”“情義”等彈幕滾動刷屏。
主播嘴裏“最後一件”的大師遺作以標價2380元的閃購鏈接出現,頁麵顯示該花瓶共有16件,數秒內售罄下架。藍鯨記者蹲守當晚,這個平均在線觀看人數僅140多的直播間賣了10-25萬元,其中多數閃購商品數據並未計入第三方平台,實際GMV可能遠高於前述數額。
類似這樣的叫賣在坊間並不罕見。他們賣的大多是客單價較高的珠寶文玩,商品標價從數百到上萬元不等,而受騙的則是略有積蓄的中老年人。藍鯨新聞記者從多位受害者家屬處了解到,有老人入坑時間長達7年、下單次數超400,為此花費幾十萬元甚至借錢下單的也不在少數。
老人們深信不疑,是因為主播編織了一個完全虛假卻又自洽的世界。
促使直播間觀眾下單的核心邏輯在於撿漏。主播的話術包括且不限於被境外勢力追殺、家族幫派內鬥、重建博物館沒有地方存放藏品等,因此需要家人們暫時守護這些珍貴的珠寶古董。如果叔叔阿姨們“不給力”,這些藏品可能會落入奸人之手。
老人代博物館守護的藏品 / 受訪者供圖
主播們給出的承諾則圍繞錢和權展開。比如高價回收、參與某某家族舉辦的拍賣會、放進博物館收租金、用古董換取位於北京的醫療教育就業資源及VIP服務等。
部分主播會明示或暗示藏品的回收價值
參與拍賣會的入場券往往是一些價值數千元的工藝品,它們也可以當作藏品參與拍賣。受訪子女提供的訂單錄屏中,有老人在數月時間裏連續購買了26塊標價1999元的乾坤璧,僅該款商品支出就高達5萬。
老人們以為這些乾坤壁可以扭轉命運,但它們的詳情頁上分明寫著材質是琉璃。
為連續詐騙,有些主播還會會雇人上演“藏品回收”的戲碼以安撫人心。
有受訪子女告訴藍鯨記者,“我爸已經在這些人的直播間買了二十幾萬的藏品。他有時會聯係主播問到底什麽時候來回收,但對麵從來不回複,第二天繼續演戲編故事騙粉絲。”
此外為規避平台監管和後期維權,直播間通常會在左上角注明“虛構劇情”“劇情演繹”等字眼試圖免責。前述受訪子女稱:“告訴我爸是演戲了,他還會覺得主播是善良的人,實在是被洗腦太深。”
左圖中的車隊和黑衣人“準備下鄉回收藏品”/ 受訪者供圖
相關產業鏈已成熟,多個矩陣賬號死而複生
有接近此類直播間的知情人士阿豪向藍鯨記者透露,其所在的中原某縣城,售賣假文玩字畫的直播間已經形成產業鏈,在當地發展多年。
他們通常是5、6人的小團隊,在比較偏僻的地方租一家民房辦公。前述核心團隊主要負責對接貨品供應鏈、直播支持、話術培訓、賬號運營和招募主播等,一個團隊可以有很多主播,而主播通常隻找當地人。
主播們的粉絲基本維持在數百到幾千之間,因為怕粉絲太多影響大了被封號。但即便是兩三百人的直播間,倆小時直播也能淨賺5-6萬。據阿豪了解,當地此類直播間的貨源地大多在山東、河南一帶。一幅批發價40、50塊的字畫,在直播間至少可以賣到499元,價格翻了約十倍。
假珠寶文玩的貨源地一般與該品類的知名產地、大型集散地高度相關。
景德鎮人老唐對藍鯨記者表示,以市轄區內的浮梁縣為例,當地聚集了好些“外地人來開的銷售公司”,專門做仿古、仿大師瓷的直播,當地也有許多為此類直播間供貨的作坊。
在稍微懂行的本地人看來,直播間常見的“撿漏價大師遺作”基本是貼畫瓷器,主播自詡的大師後人身份多半也值得推敲。老唐補充稱,他們當地還會有一些名人配合部分賬號拍視頻、為其背書,“至於為什麽配合你懂的。”
樊家井 / 圖源古鎮珠山官方視頻號
老唐介紹稱,景德鎮有一個知名的仿古地標樊家井,那裏有非常完整的高仿古瓷產業鏈。“但很多直播間賣的東西甚至談不上仿古,就是用化學原料和機器批量生產的工藝品。”
正因為有成套的幕後運營及供應鏈團隊,類似直播間的矩陣號、分身小號層出不窮。
更早發現被騙的往往是受害者子女,他們也是目前維權和投訴的主力。據藍鯨記者了解,多數受害者子女都嚐試過向平台舉報申訴、反饋給相關監管部門或者報警,但總體進展緩慢。
有短視頻平台方回應藍鯨記者稱,對存在“炒作推廣商品、誇大商品價值、虛假承諾回收”等違規行為的商家和達人,平台會依據違規情況采取下架商品、清退、禁止直播發視頻、封禁賬號等措施。知情人士補充稱,這其中的難點在於這些號會死而複生,平台治理是一個反複而漫長的過程。
子女們追討錢款的過程大多不算太順利。據受訪子女透露,三個月內的訂單聯係客服,平台會介入開通退款通道。商家迫於壓力一般會同意退款,但買家也要承擔高至千元的快遞費和手續費。如果店鋪跑路了且沒有剩餘的保證金,那麽這筆錢可能就很難要回來了。
另一方麵,維權阻力來自部分暫未清醒的父母。換了小號再賣貨的主播會告訴叔叔阿姨,被封號是因為犯罪集團的陷害,凡是質疑主播的就是壞人同夥,以後不會再給機會結緣藏品。他們還會誘導老人一收到物流提醒就提前確認收款,並再三囑咐別告訴子女關於藏品的任何事。
主播在直播間為自己辯白 / 發稿當日該賬號已被封禁
有受訪子女表示,她父親本來有些質疑和動搖,但受到主播威脅後就著急地想把藏品再買回來。父親在私信裏跟主播道歉,並去直播間下單了更多寶貝。
行業正在洗牌,珠寶文玩永遠沒有撿漏一說
多位受訪者提及,假古董直播間的套路和從前騙老人買保健品的一模一樣,隻是現在珠寶文玩直播火熱他們就盯上了這個品類。
珠寶文玩直播的確是門大生意。《2023年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珠寶玉石首飾產業市場規模約為8200億元,同比增長14%。而直播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展示珠寶文玩產品的成色形狀、更及時地為買家答疑,因此其交易線上化的程度較高。飛瓜數據顯示,過去不久的2024抖音618好物節,排名前十的直播帶貨達人中有四席都是以售賣珠寶文玩為主的直播間。
抖音618直播帶貨達人榜單 / 飛瓜數據
珠寶文玩直播間為什麽能以幾十幾百萬的粉絲規模撬動上億銷售額呢?
不言珠寶創始人何不言認為,這個品類在直播領域的飛速發展是平台主動傾斜流量和扶持上位的結果。短視頻電商平台需要自己的優勢核心品類,珠寶文玩就是那個被選中的行業。其商品單價相對較高,平台抽傭和紅利也相應更多。
正因為珠寶文玩客單價高、產品多為非標品,該品類直播間常被冠以水深之名。何不言介紹稱,業內最常見的造假套路包括編造年份、偽裝產地現挖、以次充好定製手鐲、用專業概念混淆試聽等。
以翡翠為例,它的價格和品質息息相關,種水、顏色、大小等因素都能極大影響定價。以上因素並無行業公認的量化分級,但隻要通過噴油噴水、美顏濾鏡等手段稍加美化,翡翠在直播間呈現的樣子就會完全不同。“比如一隻一萬塊的翡翠,磨皮之後它的粗糙感和顆粒感就會消失,看起來可能會價值三五萬。”何不言舉例道。
前文提及高價回收類的直播間其實是在用特別假的東西篩選客群,可能還不涉及上述伎倆。對於真心想挑選珠寶文玩的人而言,這一行可能無漏可撿。
一方麵是因為行業鑒賞門檻較高,不懂行的人很難撿到漏;另一方麵與珠寶文玩的性質有關——以寶石為例,寶石是耐久的、永遠不會壞的,所以它不會像臨期產品一樣急於促銷。
有業內收藏人士告訴藍鯨記者,收藏珠寶文玩需要大量知識和認知,看不懂器物又看不懂人,最後還不會分析就很容易掉坑裏。“現在各行各業的人都來搶珠寶文玩的紅利,但收藏終究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大浪淘沙之後,行業就能完成洗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