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命卷"上岸"的碩博退學了 ,提前工作反而讓他們輕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拚命卷"上岸"的碩博退學了 ,提前工作反而讓他們輕鬆

畢業季,一批學生離開校園正式走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另一些學生則成功“上岸”,繼續深造攻讀碩博。然而,岸上同樣會有“暴風雨”,讓個別上岸者無所適從。

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一度成為學生們的主流選擇,但我們發現,拚命卷“上岸”的同學裏,有人卻在爭議聲中選擇了退學。“研究生退學”,甚至在網上成了討論度頗高的熱門話題詞。

探究退學之因,除了個別因身心疾病之外,更多的退學原因是個體不適,甚至有人感到“痛苦”。退學後,這些人抽身“離岸”,但也沒有躺平,他們選擇參加工作,享受更廣闊世界帶來的豐富快感。

01 好不容易卷“上岸”,

他們卻又退學了

多樂決定離開學校了。她的室友幫她收拾好行李,搬到宿舍樓門口,幾位跟她要好的同學一直把她送到了學校的大門口。

走出學校大門時,多樂回頭又看了看,盡管前途是未知的,但她那一刻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

回家的路上,一些相熟的學弟學妹給她發來信息,有安慰也有祝福,但讀研的這一年對於多樂自己來說更多的是痛苦,而緩解這種痛苦的最好方式是交友。

多樂是研究生會的主席,一年來她通過組織參加各種學生活動,認識了不少朋友,“這是我讀研時的一個舒適區。”

朋友多,讓多樂在研究生退學這件事上的壓力小了不少。在研究生二年級退學的想法,多樂跟很多朋友都提過,有的朋友對她報以理解的態度,也有朋友勸她再堅持一下,但看到她心意已決,朋友們也都表示支持。

最令多樂欣慰的是,她的父母也是同樣的態度。

有退學的打算後,多樂第一時間就跟父母進行了交流。父母問她為什麽想退學,她告訴父母,自己不太適應研究生的生活,讀研的整個過程她都不是很開心。一向開明的父母也沒有過多的阻攔便同意了她的想法。“我家一直都是這樣,隻要把原因說清楚,就不是什麽大事。”多樂說。

多樂本科的專業跟研究生的專業一樣,都是互聯網方向。但她本科的學校是一所工科實力相對較弱的學校,而研究生則考入了一所工科強校。這種專業上的落差,讓她在讀研的過程中壓力非常大,讀起來也非常吃力。

有一次實驗失敗了,多樂大中午的坐在操場上哭了好久,哭夠了,她打開相機,比了個“Yeah”。她隻能用這種方式給自己加油,“希望自己以後還能一直這麽樂觀”。

實驗失敗後,多樂跑到操場上哭著比了個“Yeah”

相比多樂,鶇鶇的退學選擇就沒有那麽容易獲得父母的理解,為了說服自己的父母,鶇鶇做了很多的工作。

鶇鶇本科的專業是護理學,研究生是在一所211大學攻讀基礎醫學專業。下定決心要放棄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時,她正處在醫院裏搞科研的階段,她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了父母。

父母的驚訝程度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想,他們不能理解一個孩子的求學之路到底遇到了什麽才會想到放棄前程,更無法接受鶇鶇的退學決定。

得知消息後,鶇鶇的媽媽當天晚上就趕到了學校,給鶇鶇簽了一個外宿表後,把她從學校裏接了出來,語重心長地勸阻她放棄退學的決定。

媽媽先是跟鶇鶇分析了讀研究生的好處,告訴她如果把這三年咬牙堅持下來,未來找工作會更容易,生活也會順利很多。

見苦口婆心地勸說毫無效用,鶇鶇的媽媽又翻起了舊賬,說鶇鶇選擇研究生學習基礎醫學專業就是為了不再學護理,好不容易考上了,怎麽能讀一年就要放棄……

鶇鶇記得,那天媽媽跟她從晚上十點一直聊到淩晨一兩點鍾,但母女兩個還是沒有聊通,誰也沒有把對方說服。

媽媽離開後,鶇鶇爸爸又給她打來視頻,連續幾天對她進行“轟炸”。

父母甚至提出,可以接受鶇鶇先休學一段時間,然後再回來繼續讀書。但鶇鶇退學的想法已定,父母無論怎麽勸說也都無法改變。

雙方僵持了一陣,後來不知怎的,鶇鶇的父母就想通了。有一天,媽媽突然跟她說:“既然不想讀了,那幹脆就退了吧,早點回來找個工作。”

鶇鶇讀研期間上課的ppt

既然父母的阻力沒有了,鶇鶇很快申請了退學。她還記得,那是放完寒假回來的第一天,她向導師提出了申請。

鶇鶇說,自己離開學校的時候,心情還是很輕鬆的。唯一讓她有些懷念的,就是在學校這一年多的一些零碎記憶。比如,有一次學院裏的其他學碩都去做小動物的細胞實驗時,隻有她一個人沒有去,因為她去幫老師參加了一個合唱比賽。而這些課外活動恰恰是鶇鶇讀研期間最開心的事。

讀研期間,鶇鶇就沒怎麽進過實驗室,因為她覺得自己實在是學不懂基礎醫學這個專業,因為這不是她本科學習的專業。

鶇鶇說,她的導師是研究遺傳病學方向的,但這一方向和她本科專業差距很大,她學得很吃力。研一的期末考,她的醫學統計學和分子生物學都掛了科。“兩科都要重修,我就感覺學不下去了。”鶇鶇說。

鶇鶇回憶,她在研究生錄取結果出來前,曾以為自己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會很興奮。但當她真的接到通知書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有點失落。

因為在收到通知書之前,該專業的其他同學就已經早早找到導師開展研究學習。學院共有8個學碩,除了她之外其他人都是很快到醫院的實驗室開始做研究了。

“看著他們每天那麽忙碌,我就特別焦慮。我的導師也老是強調我不是本專業的,讓我覺得壓力更大了。” 鶇鶇說。

鶇鶇參加完合唱比賽後被誇獎

不僅僅是碩士,博士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攻讀政治學國際關係方向的博士劉建國也決定放棄自己的博士生涯。

劉建國總結他退學的原因有三:第一,對學科的興趣沒有想象得那麽濃;第二,博士讀完後仍舊會麵臨比較嚴峻的就業形勢;第三,與導師的相處並不愉快。

劉建國說,他研究生是外交專業,博士讀的是國際關係,他想要研究一些比較新穎的話題,但導師覺得他的話題風險太大,希望他多寫一些能夠發表的論文,兩人在科研論文方麵發生了很大的分歧。

劉建國承認,身邊有同學遇到好打交道的導師,也有人遇到更不好接觸的導師,這種人際關係確實需要學生自己去適應、調整,但他失敗了。

02 退學後的他們選擇工作,

感覺好多了

退學後,劉建國找了一份跟自己以前的專業不怎麽沾邊的工作——在廣告公司做市場調研,每天跟消費者打交道。劉建國說,自己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心情也比讀博期間好了不少。

“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說,我在學校做科研的時候,還看不到這門學科研究對這個社會能帶來什麽實質性的改變,我對學科沒有了信心,自己也沒有了成就感。”劉建國說,但現在通過對消費者的訪談,他發現自己的工作能夠幫助到具體的人,這種成就是能看得見的。

劉建國承認,當初畢業後選擇繼續讀博,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可以“繼續有寒暑假”。但在他工作後,他對於休息和工作也有了全新的體會。他覺得,雖然當學生確實有寒暑假,但平時學習和生活無法分割,學習的時候老想著去玩,玩的時候又想著論文的事情。現在工作了,反而能夠將工作和生活更好地切分開,上班就是上班,休息就是休息。

跟老師說完退學的事後,劉建國覺得那天的太陽十分明媚

退學後,鶇鶇覺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快樂。她的快樂很單純,不用去做研究也不用再去做護理工作。

鶇鶇現在的工作是從事生物和化學方麵的教輔資料編輯,她在生物和化學方麵有基礎,所以幹起來也不算吃力。

當然,工作的壓力仍然存在。前幾天她就被領導吐槽,認為她在編輯的時候沒有完成好校審工作,其中有一道遺傳方麵的題目中出現了錯誤,鶇鶇卻沒有看出來,結果挨了批評。“我也不是不認真,但我遺傳學確實是沒學好。”鶇鶇無奈地說。

盡管工作中有壓力,偶爾會被領導批評,但鶇鶇覺得自己離開校園走上工作崗位還是積極的選擇。至少自己不用在研究生的位置上為搞不懂的科研內耗,現在的工作壓力對她來說也隻是一種積累,“我還年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行了。”

退學手續辦完後,父母曾經勸多樂在家裏休息一段時間,但多樂自己倒不想閑著,她形容自己是“閑不住的人”。很快她找到了一份新媒體的工作,臨上班的前一天,她還憧憬了自己未來的工作,想象著跟公司裏的同事如何相處。

當然,多樂承認,工作中也會承擔業績壓力,但她覺得這些壓力都可以克服,而且憑借自己的努力,她也可以把業績要求完成。

多樂很滿意自己的現狀。她反思自己當初考研就是為了找一份很好的工作,所以她很珍惜現如今的工作。對她而言,退學並沒有帶來什麽心理影響。

除了本職工作外,多樂還創建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研究生退學的經曆,有很多同齡人私信她谘詢退學的事情,問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讓父母和導師同意。

多樂發現,這些來谘詢的網友情緒都非常低落,比如有一個網友跟她說,自己已經延畢兩年了,堅持到現在壓力特別大。多樂就會勸他調整心態,自己好好想清楚,要走好自己的路。

03 尊重自己的選擇,

然後做出適合的決定

通過跟網友的交流,多樂發現,其實很多讀研讀不下去的同學都跟她一樣,就是當初並沒有想好自己為什麽要讀研,當周圍人都在考研的時候,也跟著“起哄”似的就讀了,讀了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熱愛專業科研,又不想放棄好不容易才“上岸”的機會,於是才有了“讀研比考研還痛苦”的境遇。

現在回想起來,多樂覺得,自己當初考研的時候,就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她並未預想到讀研後要在專業科研方麵花費這麽多的時間和精力。

“當時大四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在準備考研,我也沒想那麽多,就是一種隨大流的心態就去考研了。”多樂說。

多樂的心態其實在不少研究生身上有所體現,本科畢業不想馬上走入社會,想短暫地逃避應聘和工作壓力。所以,有些學生讀完本科去考研究生,讀完碩士又去讀博士,但結果發現,哪都有壓力,逃避是沒有用的。

劉建國說,他當時就知道自己讀博畢業會有難度,但想著讀完之後可以去學校當老師,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所以還是選擇讀下去,“我感覺這跟我身邊的那些考編考公的同學差不多,也算是一個從眾的行為吧。”

而從眾考研讀博的一個主因還是為就業擔心,這一點,從網友們的討論中也能看得出來。

社交媒體上關於研究生退學的帖子

鶇鶇也發現,考研時對專業及未來就業的預想和實際情況相差不少。

鶇鶇介紹說,她高中時候學的是文科,對生物、化學方麵的東西感覺很一般。她本科學習的是護理專業,考研的時候她曾猶豫要不要換個專業,但又想還是考一個跟本科有點關聯的專業更好,於是她在仔細篩選後選擇了基礎醫學的病理學方向。

當時她覺得,這個專業未來可能會到醫院的病理科就業,可以做一些病理研究,於是她就報考了。但後來去了醫院她才發現,醫院病理科現在都傾向於臨床醫學,對技師的需求並不大。

對就業方向錯誤的認知和想象,讓鶇鶇誤入了令自己難受的研究生專業。

對於退學的研究生,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認為不夠理性。

“你既然已經難受好久了,最後堅持下,拿到本本再跑路,別放棄啊,痛苦也就最後一年了。即便碩士爛大街那咱們也得有啊。”有網友在“研究生退學”的話題詞中勸那些準備申請退學的網友“咬牙堅持一下”。這些網友認為,隻要堅持下去,前景就會不一樣。

一位自稱有過退學經曆的網友中肯地勸說,“生活本來就沒有一帆風順,就是一個接一個挑戰。你自己考過研,應該知道矛盾無時無刻不在。不同環境麵臨不同矛盾問題,此時退學,可能解決了目前的問題,但是有可能造成新的問題。作為退學過的人,除非你有更好的選擇,不然別浪費三年時間”。

“關鍵還是自己要尊重自己的選擇,然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多樂覺得,任何人的討論都是站在個人立場上的,並不適合所有人。至於是堅持還是放棄,隻要自己決定好了努力走下去就好了,總會有收獲的。

多樂舉例說,她平時就是個比較愛熱鬧的人,但讀碩士的那段並不美好的回憶曾一度讓她覺得孤獨,可這也改變了她的性格,讓她開始學習穩重,“其實我們的每一段經曆都是有價值的,怎麽選擇都可以,沒必要糾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