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走向不婚不育?
文章來源: 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之前有個研究結果挺有意思:歐美國家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後,結婚年齡會顯著增長,也就是走向晚婚。但東亞女性在普遍接受高等教育之後,會跨過“晚婚”這一選項,直接走向不婚不育。
放在十幾年前,許多人會嘲笑歐美社會不肯生孩子,崇尚儒家傳統的東亞社會將來會占據人口優勢。誰也想不到,如今東亞成了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區。
2023年,韓國新生兒人數跌破23萬,總和生育率(女性一生中預計生育的孩子數量)降至0.72,雙雙創下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新低。0.72的總和生育率意味著每一百名女性一生隻會生72個嬰兒。一般來說,由於嬰兒夭折及患病等原因,發達國家的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實現正常的世代更替。而且,0.72的總和生育率也遠低於經合組織(OECD)38個成員國的平均水平。日本2023年總和生育率為1.20,連續8年減少,創曆史新低。
之前還有官方調查表明,韓國年輕人拒絕結婚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高學曆女性尤其如此。“三拋族”成為流行詞,即拋棄戀愛、拋棄婚姻、拋棄孩子。
2023年韓國統計廳公布的《2022年韓國社會指標》顯示,半數韓國人認為一輩子完全可以不結婚,10到29歲年齡段中近6成認為婚後不必生孩子。統計顯示,2022年韓國13歲以上人口中認為有必要結婚的人群僅占50%。韓國育齡婦女平均初育年齡為32.6歲,比2000年(27.7歲)增長了近5歲。
跨過“晚婚”選項,直接走向不婚不育,說明高學曆對於東亞女性的衝擊遠遠大於西方女性。這當然跟曆史有關,相比工業革命以來西方女性受教育的曆史,東亞女性起步晚,中間波折也多,還有傳統掣肘,但也正因這些阻撓,造成了“壓力越大,反抗越大”。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東亞文化始終看低一線。統治層麵的“儒表法裏”,民間層麵的儒家傳統,在我眼中都是糟糕的,與現代文明始終存在隔膜,也讓個體成為“正常人”的努力變得困難重重。
現在說起不婚不育,很多人都歸咎於經濟壓力問題。但這個說法在邏輯和事實上都站不住腳,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日本是高度發達國家,韓國則是中等發達國家。無論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收入,還是整體福利保障,都是不錯的,而且日韓人口基數不小,所以“平均數”的含金量不低。
說到底,還是一個“累”字,養孩子累,孩子也累。到底有多累,養過的都知道。“累”在教育方麵的表現最為突出,這些年來備受質疑的“雞娃”,幾乎就是東亞標配。過分填鴨式的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很顯然,雖然很多東亞父母把孩子盯得特別緊,一切為了孩子打轉,但效果未必理想。尤其是在需要創造力的領域,東亞的劣勢相當明顯。
但是,東亞人為什麽這麽累呢?因為東亞文化對等級的強調。以中國社會為例,學者易勞逸曾寫道:“中國是一個以社會地位為本位的社會。中國人都十分清楚社會是一個由不同階層構成的結構,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十分清晰的位置,而一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的關係則取決於他們各自的位置。”
同時,在中國人乃至東亞人的認知中,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是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的。他們因此放棄個人獨立自主權而去尋求他人的支持、指導和保護,人們非常渴望與有錢有權以及有影響力的人建立關係。
在中國,當一個人第一次見到某個人時,總是盡快去了解這個人的背景:他是個什麽官?他家裏有什麽背景?他有錢嗎?他過去在哪裏上學?他擁有什麽學位?通過搞清楚這個人擁有多少財富和何種權力、受過何種教育等判斷出這個人處於哪個社會階層,才有可能采取合適的態度來對待這個人。由此可見,中國社會的結構是何等根深蒂固。
這必然導致“權威依附模式”,或是“主奴根性”,家庭中強調父權、手工業中強調師徒關係,官僚體係則強調上下級關係。而且,人們會在特定社會圈子裏做“主子”,但隨時有可能成為別人的奴仆,比如有人在家中顯示權威,但出門見到官員立刻下跪。這也造成了一個更糟糕的問題:中國人普遍缺乏抽象的正義原則,因為是非觀念不是根植於自己的獨立判斷,而是根據社會圈子而變化,一個人無法“自己對自己負責”。
日本與韓國在近現代的不同時間裏,逐漸擺脫這種社會傳統,尤其是日本,西化相當徹底。但即使如此,如今的日本和韓國,在社會等級層麵仍然有非常明顯的“傳統傾向”。
正因為這種等級傳統,“不懂愛”“不懂理解”也成為很普遍的思維。在東亞社會,家庭關係的連接非常緊密,父輩往往會將自己認可的家庭價值觀全數傳遞到子女身上,不容任何質疑,這也造成了各種幹涉、誤會和不理解。所以一個歐美年輕人選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不但社會能包容,父母也能包容,甚至反過來予以各種支持。可是在東亞社會,別的不說,學什麽專業、做什麽工作,都很可能在家裏掀起“戰爭”。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的意見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句“我是為你好”就足以讓人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壓抑甚至窒息感,並不僅僅存在於東亞家庭,也廣泛存在於東亞社會的每個領域。
比如韓國人考公,一方麵有傳統因素,更多則是基於現實。為了考公,韓國人甚至會在狹窄的考試院房間裏一住就是好幾年,幾乎處於瘋狂狀態。經曆過從小的各種補習班、瘋狂般的考公之後,韓國年輕人怎麽可能會選擇生孩子重複自己的路呢?
對於女性來說,麵對的困境更為明顯。很多人說起當下的女性地位,都會僅僅從金錢方麵考量,認為女性“占了便宜”,尤其是離婚時的財產分割。這個說法當然有部分事實作為依據,但一來因人而異、因具體事件而異,並非普遍現象,二來僅僅停留於物質層麵,所以存在偏頗(連家暴婚姻都要麵對離婚冷靜期的社會,將視線完全集中於“錢”的層麵,是一種很糟糕的思維)。他們顯然忽視了東亞社會的各種隱性歧視和隱性付出。比如“喪偶式育兒”,一個因為“喪偶式育兒”而選擇離婚的女性,並不可能是受益者,即使在財產分割層麵得到一些所謂補償,但對於人生來說,金錢不是唯一,精神層麵的壓力和遺憾或許是終生的。在這些壓力麵前選擇不結婚,其實是一種女性的自保行為。
很多邏輯不清的人,會將不婚不育指斥為自私。但實際上,正是“不結婚不生孩子,人生就殘缺不全”“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雞不下蛋”“傳宗接代是人生必須”之類的陳腐觀念,才逼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遠離婚姻。因為對婚姻的觀念固化,導致了人生價值感的缺失,為了找尋自我價值,就隻能放棄婚姻。婚姻與自我價值原本並不衝突,是陳腐的東亞文化導致了衝突。正是對這種衝突的反抗,使得更多東亞女性直接跨過“晚婚”,直接走向不婚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