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中獎”後陷入騙局,千餘人被騙上億元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央廣網北京6月20日消息(總台記者白傑戈 賀威通)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年來,公眾的反詐防騙意識增強,接到詐騙電話,往往能第一時間掛斷。但是如果收到一個姓名、電話、地址都正確的快遞,裏邊有一張刮獎卡,你會試試運氣麽?如果獎品很快送上門,再被客服人員拉進群,介紹更多的賺錢方法,你會繼續照做麽?山西太原警方近日偵破一起以快遞作為引流工具實施詐騙的案件,全國18個省份有上千人被騙,涉及資金上億元。這樣的快遞是怎麽來的?背後的騙局又該如何防範?

去年12月,山西太原的李女士意外地收到一份快遞。

李女士說:“頭一天拿回快遞,我就覺得奇怪,因為我沒有買這東西,它是一個很小的黑袋子,有名有姓,還有電話,全是我的。我也沒多想,拆開一看,有一個小筆記本、一個宣傳冊,還有一個刮獎的卡。”

快遞內的卡片,以知名互聯網平台的名義開展“刮獎”活動(央廣網發 警方供圖)

李女士刮出五等獎,一份水果。按卡片上的信息掃碼登記,很快收到了送貨上門的水果。客服人員順勢又把她拉進了一個聊天群,推薦刷單賺錢的“兼職”。

太原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反詐中心民警胡焱傑介紹:“客服拉了一個群,一開始就是進行比如點點讚、收藏店鋪等活動,群裏麵就發紅包,也確實發了,她就相信了。之後他們就說這些任務太小了,也掙不了多少錢,下個APP,從APP裏麵接大單任務,所掙的錢就多了。”

李女士的刷單任務從一單幾元,到幾千元、上萬元,需要她先投錢,再得到更高的返利。

李女士表示:“我回想整個過程,就是他們一步一步先給小利,覺得這東西可能是真的,然後通過這過程一步一步套進去。我轉了一個5萬元、一個8萬元,之後再轉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問題了,我當時沒有那麽多錢。有的人就在群裏說,我立即去貸款。實際上,他們都是托兒。”

受害者在嫌疑人指引下參與刷單(央廣網發 警方供圖)

李女士告訴中國之聲,從收到快遞,到發現自己被騙,不過三天時間,她已經按照對方的指引,投入了三十餘萬元。警方接報後展開調查,確認李女士收到的快遞是從太原本地發出的,寄件人一次性向網點購買了30萬個快遞單號,而這些夾著刮獎卡的快遞是從河南安陽運來的。

胡焱傑介紹:“我們通過他們的貨運車輛找到了源頭,很多房間裏就有堆砌的用來快遞的包裝,還有小禮品、引流卡片、快遞單號、麵單紙等。”

警方進一步向源頭追溯,又找到了包裝這些快遞的現場。

胡焱傑說:“幾張桌子邊都坐的是做兼職的人,包括附近村裏的阿姨大媽,就在那裏包裝快遞,把小卡片和小禮品放到快遞裏,然後貼單號,全在幹這些事情。”

警方查獲大批量已打印好收件信息的快遞麵單(央廣網發 警方供圖)

調查顯示,這些包含姓名、電話、住址的公民個人信息來自境外,甚至根據相對容易受騙的年齡和性別進行了分類。胡焱傑分析,這種通過快遞中獎,吸引事主加入刷單的方式,與傳統詐騙相比,引流環節比較長,但更容易獲取受害者信任。

胡焱傑介紹:“這是比較長的環節。因為傳統引流很簡單,發廣告或打電話,拉人進群就可以了,比較直接。但是發快遞很複雜,很多環節都要做好,還先要進行大量的墊資,但是其成功率確實會比其他的引流手段高。比如其他的引流,如果接到詐騙電話就直接掛斷,但是接到快遞的一些人比較愛貪小便宜,收到小禮品,就拿回去了,拿回去一看能刮獎,可以刮出來水果,水果也送了。他們就一步一步建立了信任關係。”

嫌疑人向警方供述,這樣的引流快遞,從印刮獎卡、買小禮品,到雇人包裝、租車運輸、下單寄送,每件成本大約需要10元。警方統計,涉案團夥共發出引流快遞超過500萬件,全國18個省份有上千人因此落入電詐“陷阱”,被騙資金上億元。隻要涉詐快遞被簽收,嫌疑人就能從上家收到酬金,總共獲利300餘萬元。目前,有6名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批準逮捕,2人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執行監視居住,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

受害者李女士說:“我現在刻意不再想。它其實帶給我的更多是精神上的一種自我否定,因為我也都是受過教育的人,居然被這些騙子騙了如此多,我不相信自己怎麽如此傻。”

而在太原,因為收到這樣的快遞而被騙的,不止李女士一位。警方記錄下勸阻受害者張女士轉賬的過程:

民警:為什麽給人家轉賬?

張女士:是刷單。

民警:怎麽收到的信息?

民警:我先跟你表明一下身份,我們是太原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反詐中心的民警。是你本人轉賬嗎?你還告訴我是某個親戚向你借錢。

張女士:按對方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操作。

民警:對方讓你這麽說的?

張女士:是的,對方就讓瞎編。

民警:我看對方跟你的聊天記錄,紅心點讚群、小任務專群等,這些都是幹什麽的?你接觸的全是刷單。你一共被騙了三萬餘元,如果我們不聯係你,你是不是還準備給騙子再轉錢?

張女士:對方讓我再轉45800元。

太原市公安局萬柏林分局表示,案發後已經與轄區內數百家快遞網點簽訂了責任書,建立起堵截涉詐快遞的第一道防線。同時,組織社區民警、網格員等力量開展排查和宣傳,請疑似涉詐快遞的收件人簽署反詐宣防告知書2000餘份。今年6月以來,當地中獎快遞引流電詐案件發案數量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