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孫正義翻身了 靠這股票大賺3.87兆 重新“封神”

孫正義翻身了 靠這股票大賺3.87兆 重新“封神”

文章來源: Newtalk 於 2024-06-17 09:31:2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軟銀公司執行長孫正義,近期尋求籌資 1,000 億美元,創立一家人工智能芯片企業。   圖:維基百科

靠著 Arm 這支股票,孫正義真正實現了“翻身”。也許孫正義也沒想到,這個曾經差點被自己“賤賣”的芯片設計公司,最後卻成為了挽回自己顏麵的“大殺器”。

根據最新市值計算,Arm 股價再創新高,達到 1,654 億美元。據悉,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持有 Arm 約 90% 左右的股份。以 320 億美元的投資本金計算,Arm 這筆投資就獲利超過了 1,200 億美元,約合 3.87 兆台幣。

也就是說,這一輪 Arm 的大漲,孫正義以及旗下的軟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這也意味著,孫正義長達五、六年的“水逆期”終於結束了。

知情人士透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正從曾經熱衷的創投交易轉向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策略投資。而此前,孫正義也曾透露,軟銀集團將結束的相對休眠狀態,並在 AI 領域發動攻擊。

事實上,自去年年初開始,孫正義就重拾了對AI領域的投資信心。早在去年六月,他就曾對外界稱,“過去幾年,軟銀一直專注於防守。3 年前,軟銀帳麵沒有太多的現金流,但是由於一直處於防守狀態,集團的現金已經增加了 5 兆日圓。

英國芯片設計公司安謀(Arm)。 圖:安謀

龐大的現金流,是支撐孫正義野心最大的籌碼。

2024 年初,彭博就曾揭露了一則讓外界震撼的消息,孫正義正尋求籌資 1,000 億美元,用於創立一家 AI 芯片企業,直麵和英偉達進行競爭。

據悉,這將是 ChatGPT 問世以來,AI 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

相關消息顯示,孫正義的 AI 芯片新計劃暫定名為 “Izanagi”。消息稱,孫正義原本打算投資另一家 AI 大模型科技公司,並要求該公司負責人協助建立一家合資芯片企業,但遭到了拒絕。

所以,孫正義乾脆自己領頭來做“Izanagi”這個計劃。根據市場流出的方案顯示,1,000 億美元當中,有 300 億美元來自軟銀集團,另外 700 美元則來自中東投資機構。

目前,孫正義已經在 Arm 身上複製了投資阿裡的神話,如果其 Izanagi 項目落地,那麽毫無疑問,芯片領域新貴將會誕生,或許不久的將來孫正義真的會和黃仁勳能在 AI 領域掰一掰手腕。

孫正義的“水逆”,自 2018 年就開始了。

當時,為了重現投資阿裏的輝煌戰績,孫正義說服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共同出資 1,000 億美元成立了一期願景基金。

讓孫正義沒想到的是,這一期投資的方向,成了他此後幾年的“惡夢”。

依照當時的全球風口,願景一期的重點投資方向是共用經濟、大出行以及 AI。根據軟銀的財報顯示,願景一期成立之後,孫正義延續了高舉重投的打法,三年就投出去了 700 億美元。

在孫正義“鈔能力”加持下,軟銀很快就成了共用經濟頭玩家 Uber、WeWork 等公司最大的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的創辦人在孫正義成為最大股東之後,大部分都選擇了拿錢走人,真正的將公司賣給了軟銀。

從結果來看,這些頭部共用企業的創始團隊,成了最終的贏家。

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左)與阿裏巴巴創辦人馬雲。 圖 : 達誌影像/路透社

2019 年,WeWork 的 IPO 的失敗,徹底攪碎了孫正義的“美夢”,也拉開了他“水逆”的序幕。

有統計顯示,2021 財年,軟銀淨虧損 131.2 億美元,創下了當時軟銀的虧損紀錄。而他近幾年投資的 88 家企業裡,在 2020 年前後有 15 家破產。

為了緩解投資失利帶來的財務黑洞,他選擇了出售優質資產,而阿裏股票則首當其衝,成了軟銀的“提款機”。最終,阿裏股份幾乎全部拋售。而軟銀的財務困境,依舊沒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為了進一步彌補投資失利帶來的影響,2020 年,軟銀將 Arm 擺上了“貨架”,而買方就是英偉達。據悉,Arm 作為孫正義手中最值錢的資產之一,如果英偉達併購成功,那麽這將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併購案,同時也是軟銀史上最大的資產出售案。

軟銀最終和英偉達達成了一致,計劃以 400 億美元的代價出售 Arm。

不過,戲劇性的是,這筆交易最終被監管否了。站在今天的角度,這筆交易的失敗,最後卻成了孫正義的轉折。

2023 年 9 月 14 日,Arm 在納斯達克上市。作為 2023 年全球科技領域最大的 IPO 項目,Arm共獲得了 28 家投行參與、超過 10 倍超額認購,基石投資人包括台積電、蘋果、英偉達、三星、穀歌以及 Synopsys 等。

2022 年年底,孫正義將軟銀交給了後藤芳光,自己開始專注 AI 領域。孫正義高調宣佈,軟銀很快就會展開反攻,希望軟銀能引領人工智能革命。

輝達素來有將其產品和平台以著名科學家命名的傳統,以此向他們的成就致敬,而“Rubin”芯片架構正是以美國女天文學家薇拉·魯賓(Vera Rubin)的名字命名。 圖:輝達直播畫麵

事實證明,孫正義的判斷並沒有錯。2023 年, ChatGPT 一舉引爆了全球 AI 浪潮,而英偉達作為“賣鏟子”的人,則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 Arm 也順帶的“喝了口湯”。

實際上,按照當下 Arm 的業績,該公司很難撐起當下的市值。

根據 Arm 預計,本財年第一財季(截至 6 月)公司營收在 8.75 億至 9.25 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 9 億美元;預計全財年營收在 38 億至 41 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 39.5 億美元。

此外,孫正義也開始了其他芯片領域的“突圍”。而“Izanagi”如果能順利推出對於軟銀而言,則就可以和 ARM 形成互補。從當下市場消息來看,軟銀未來對 AI 芯片的投資方向,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根據媒體通報,軟銀集團將在 2025 年底前,斥資 1,500 億日元研發生成式 AI,計劃將運算能力提高至目前的數十倍水準,以研發和全球最先進模型具有同水準的生成式 AI,所需的 GPU 芯片將會向英偉達購買。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學生湧入伊利諾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宗慶後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動又熱情 看對方眼神…
53歲,她的10萬積蓄消失在“養老金騙局”
讀完985大學,我們成了“高學曆廢物”
馬斯克推出二次元“AI女友”,月費30美元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好感度反超,美國全球民調出現“逆轉”
美女議員AOC稱川普是“強奸犯” 白宮官員:可悲可憐
知情人士:宗慶後不止四孩 顧慮公眾形象未入家譜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麽多錢幹麽 天堂又不能用
開除一個被偷拍的女大學生,才是有損國格
宗馥莉的媽媽 才是狠人 以柔克剛 有容乃大
有損國格!一切西方偽史論 本質都是辱華的高級黑
消息人士:特朗普對俄變臉,普京“並不畏懼”
國會推"尊嚴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請永久身份
巴西咖啡恐大漲!業者搶50%關稅前加速向美國運貨
中領館:所有在美中國公民盡快完成"海外公民登記"
全球民調曝"對中國改觀",美國好感度僅剩35%
iPhone稀土不靠中國!蘋果砸5億建立美國供應鏈
別被川普“臨陣軟腳”騙了 他要的就是關稅!越高越好…
全美炸鍋!華裔夫婦找代孕瘋狂生21娃 被剝奪監護權
華裔夫婦瘋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緝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孫正義翻身了 靠這股票大賺3.87兆 重新“封神”

Newtalk 2024-06-17 09:31:21


軟銀公司執行長孫正義,近期尋求籌資 1,000 億美元,創立一家人工智能芯片企業。   圖:維基百科

靠著 Arm 這支股票,孫正義真正實現了“翻身”。也許孫正義也沒想到,這個曾經差點被自己“賤賣”的芯片設計公司,最後卻成為了挽回自己顏麵的“大殺器”。

根據最新市值計算,Arm 股價再創新高,達到 1,654 億美元。據悉,孫正義旗下的軟銀持有 Arm 約 90% 左右的股份。以 320 億美元的投資本金計算,Arm 這筆投資就獲利超過了 1,200 億美元,約合 3.87 兆台幣。

也就是說,這一輪 Arm 的大漲,孫正義以及旗下的軟銀,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這也意味著,孫正義長達五、六年的“水逆期”終於結束了。

知情人士透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正從曾經熱衷的創投交易轉向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策略投資。而此前,孫正義也曾透露,軟銀集團將結束的相對休眠狀態,並在 AI 領域發動攻擊。

事實上,自去年年初開始,孫正義就重拾了對AI領域的投資信心。早在去年六月,他就曾對外界稱,“過去幾年,軟銀一直專注於防守。3 年前,軟銀帳麵沒有太多的現金流,但是由於一直處於防守狀態,集團的現金已經增加了 5 兆日圓。

英國芯片設計公司安謀(Arm)。 圖:安謀

龐大的現金流,是支撐孫正義野心最大的籌碼。

2024 年初,彭博就曾揭露了一則讓外界震撼的消息,孫正義正尋求籌資 1,000 億美元,用於創立一家 AI 芯片企業,直麵和英偉達進行競爭。

據悉,這將是 ChatGPT 問世以來,AI 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

相關消息顯示,孫正義的 AI 芯片新計劃暫定名為 “Izanagi”。消息稱,孫正義原本打算投資另一家 AI 大模型科技公司,並要求該公司負責人協助建立一家合資芯片企業,但遭到了拒絕。

所以,孫正義乾脆自己領頭來做“Izanagi”這個計劃。根據市場流出的方案顯示,1,000 億美元當中,有 300 億美元來自軟銀集團,另外 700 美元則來自中東投資機構。

目前,孫正義已經在 Arm 身上複製了投資阿裡的神話,如果其 Izanagi 項目落地,那麽毫無疑問,芯片領域新貴將會誕生,或許不久的將來孫正義真的會和黃仁勳能在 AI 領域掰一掰手腕。

孫正義的“水逆”,自 2018 年就開始了。

當時,為了重現投資阿裏的輝煌戰績,孫正義說服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共同出資 1,000 億美元成立了一期願景基金。

讓孫正義沒想到的是,這一期投資的方向,成了他此後幾年的“惡夢”。

依照當時的全球風口,願景一期的重點投資方向是共用經濟、大出行以及 AI。根據軟銀的財報顯示,願景一期成立之後,孫正義延續了高舉重投的打法,三年就投出去了 700 億美元。

在孫正義“鈔能力”加持下,軟銀很快就成了共用經濟頭玩家 Uber、WeWork 等公司最大的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的創辦人在孫正義成為最大股東之後,大部分都選擇了拿錢走人,真正的將公司賣給了軟銀。

從結果來看,這些頭部共用企業的創始團隊,成了最終的贏家。

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左)與阿裏巴巴創辦人馬雲。 圖 : 達誌影像/路透社

2019 年,WeWork 的 IPO 的失敗,徹底攪碎了孫正義的“美夢”,也拉開了他“水逆”的序幕。

有統計顯示,2021 財年,軟銀淨虧損 131.2 億美元,創下了當時軟銀的虧損紀錄。而他近幾年投資的 88 家企業裡,在 2020 年前後有 15 家破產。

為了緩解投資失利帶來的財務黑洞,他選擇了出售優質資產,而阿裏股票則首當其衝,成了軟銀的“提款機”。最終,阿裏股份幾乎全部拋售。而軟銀的財務困境,依舊沒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為了進一步彌補投資失利帶來的影響,2020 年,軟銀將 Arm 擺上了“貨架”,而買方就是英偉達。據悉,Arm 作為孫正義手中最值錢的資產之一,如果英偉達併購成功,那麽這將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併購案,同時也是軟銀史上最大的資產出售案。

軟銀最終和英偉達達成了一致,計劃以 400 億美元的代價出售 Arm。

不過,戲劇性的是,這筆交易最終被監管否了。站在今天的角度,這筆交易的失敗,最後卻成了孫正義的轉折。

2023 年 9 月 14 日,Arm 在納斯達克上市。作為 2023 年全球科技領域最大的 IPO 項目,Arm共獲得了 28 家投行參與、超過 10 倍超額認購,基石投資人包括台積電、蘋果、英偉達、三星、穀歌以及 Synopsys 等。

2022 年年底,孫正義將軟銀交給了後藤芳光,自己開始專注 AI 領域。孫正義高調宣佈,軟銀很快就會展開反攻,希望軟銀能引領人工智能革命。

輝達素來有將其產品和平台以著名科學家命名的傳統,以此向他們的成就致敬,而“Rubin”芯片架構正是以美國女天文學家薇拉·魯賓(Vera Rubin)的名字命名。 圖:輝達直播畫麵

事實證明,孫正義的判斷並沒有錯。2023 年, ChatGPT 一舉引爆了全球 AI 浪潮,而英偉達作為“賣鏟子”的人,則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 Arm 也順帶的“喝了口湯”。

實際上,按照當下 Arm 的業績,該公司很難撐起當下的市值。

根據 Arm 預計,本財年第一財季(截至 6 月)公司營收在 8.75 億至 9.25 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 9 億美元;預計全財年營收在 38 億至 41 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 39.5 億美元。

此外,孫正義也開始了其他芯片領域的“突圍”。而“Izanagi”如果能順利推出對於軟銀而言,則就可以和 ARM 形成互補。從當下市場消息來看,軟銀未來對 AI 芯片的投資方向,幾乎是可以確定的。

根據媒體通報,軟銀集團將在 2025 年底前,斥資 1,500 億日元研發生成式 AI,計劃將運算能力提高至目前的數十倍水準,以研發和全球最先進模型具有同水準的生成式 AI,所需的 GPU 芯片將會向英偉達購買。